saffron.finance 中文站

【有奖征集】关注我们的公共卫生------人畜共患病!

发布日期:2025-01-03 19:02    点击次数:156

四川这次猪链球菌感染,使我们对再次想到SARS,AIV对我们所造成的伤害,也引发了对人畜共患病的进一步关注!对畜禽疾病病原传染人所引发人类疾病的公共卫生意义不容忽视! 现有奖征集人畜共患病的相关资料,要求内容详实,有有图片最好,关注国内同时也兼顾国外!请大家注意发贴的内容与形式,并尽量把内容写的翔实,努力把本贴打造成本版的精华资源贴! 格式如下:【病原】【症状】【病理】【流行病学】【诊断】【治疗】【防制措施】【人畜感染特点】【历史事件】【研究进展】友情提示:人畜共患病包括:1、人畜共患病毒性疾病:B-病毒感染、埃博拉病毒感染、马堡病毒疾病、汉他病毒疾病、淋巴性脉络丛脑膜炎病毒感染、灵长类痘病毒病、orf病、麻疹、鸡新城疫、A型肝炎、B.C.D型与E肝炎、猿猴免疫缺陷病、狂犬病、流感、节肢动物携带性病毒感染。2、人畜共患立克次氏体病:Q热、猫抓热、其它立克次氏体病。3、人畜共患细菌性疾病:结核病、鸚鹉热、鼠咬热、鼠疫、布氏杆菌病、钩端螺旋体病、沙门氏菌病、志贺氏菌病、肠炎耶森氏菌病。4、人畜共患病原虫性疾病:弓形虫病、黎形虫病、隐孢子虫病、阿米巴原虫病、大肠纤毛虫病。目前罗列的和征集的有:  莱姆病(lyme disease)、大肠杆菌病、流行性乙性脑炎(Japanese B encephalitis)、病毒性肝炎(viral hepatitis)、猪链球菌病(swine streptococcosis)、炭疽(anthrax)、流行性出血热(epidemic hemorrhagic fever, EHF)、布氏杆菌病(brucellic disease)、鼠疫(plague)、空肠弯曲菌肠炎(campylobacter jejuni enteritis)、弓形体病(toxoplasmosis)、血吸虫病(Schisosomiasis)、兔热病(rabbit fever)、钩端螺旋体病(leptospirosis)、布鲁氏菌病(brucellosis)、隐孢子虫病(cryptosporidiosis)、埃博拉毒(Ebola)、耶尔森氏菌病、口蹄疫(FMD)、类鼻疽伯克氏菌、Nipah virus、马尔堡出血热(Marburg haemorrhagic fever )、SARS、森林脑炎(forest encephalitis)、新疆出血热(Xinjiang hemorrhagic fever;XHF)、狂犬病(rabies)、牛海绵状脑病(BSE)、禽流感(AIV)、鼠伤寒(mouse typhus)、鹦鹉热(psittacosis)、黄热病(yellow fever)、西方马脑炎(Western equine encephalitis,WEE)、博尔纳病(Borna disease,BD)、猪旋毛虫病(swine flesh-worm disease)、结肠小袋纤毛虫、兔热病(tularemia)、恙虫病(tsutsugamushi disease).......................(不完备的地方请大家补充,蓝色的表示已经总结!)我来抛个砖,莱姆病的研究!莱姆病(lyme diseade)是一种由伯氏疏螺旋体所引起,经硬蜱为主要传播媒介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临床表现为慢性炎症性多系统损害,除慢性游走性红斑和关节炎外,还常伴有心脏损害和神经系统受累等症状。【病原】莱姆病的病原体为一种螺旋体,称Burgdorfer螺旋体,属于包柔氏疏螺旋体属。其长11~39μm,宽约0.18~0.25μm有7-11根鞭毛。革兰氏染色阴性,姬姆萨染色呈紫红色。在BSK培养基中于30~37℃条件下生长良好。易感动物有小白鼠、金黄地鼠及兔等。【症状】人:病初有70%患都嶆特异性皮损“慢性游走性黄斑”。从叮咬部位向外扩散成“牛眼形疹”,同时伴有疲劳感,发热,寒战,头疼;中期出现神经症状,后期为典型的关节炎,体温升高40-41度,跛行,不愿走路 牛:体温升高,精神沉郁,口腔黏膜苍白....【病理】 螺旋体进入人体后随血流播散至全身,并可在体内长期存在,从而诱发复杂的炎症反应。从皮肤红斑、血液、脑脊液、关节液及其它组织器官中可检出螺旋体。此外,患者可出现循环免疫复合物阳性、抑制性T细胞活性低下及白细胞介素—1活性增加等免疫学异常。因此,目前认为本病机理与螺旋体的直接作用及机体异常的免疫应答有关。此外伴慢性关节炎患者的B细胞同种抗原DR3和DR4的频率增加。  皮肤红斑组织切片仅见上皮增生,轻度角化伴单核细胞浸润及表层水肿、无化脓性及肉芽肿反应。关节炎患者滑膜囊液中含淋巴细胞及浆细胞。少数患者可发生类似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理改变如滑膜、血管增生、骨及软骨的侵蚀等慢性损害。【流行病学】 家养动物,多种野生动物和人都有易感性。 感染动物可通过排泄物向外界排菌,成为传染源。界血和药物注射也能引起疫源性传播。 本病的传播,主要是通过媒介蜱的及吸血昆虫的叮咬,蜱在叮咬人或动物时需持续一定时间才能有效传播,另外通过直接接触也可水平传播。 蜱类是本病的主要媒介昆虫,是本病流行的重要环节! 发生有一定季节性,多在6-9月份,发生的季节及其高峰,与当地蜱类活动时间,数量及活动高峰相一致! 本病在世界上分布广泛,主要分布在美国东北部、中西部和西部,加拿大的东南部,欧洲的中部及北部,亚洲东部和北非,虽然澳洲和南美洲也有病例报告,但尚未从病人体内分离出病原体。在中国已从17个省、市、自治区的病人、蜱或动物体内分离到伯氏疏螺旋体,证实上述地区有莱姆病疫源地存在。11个省市区有典型病例报告。 【诊断】1.流行病学 在发病季节曾进入或居住于疫区,有被蜱叮咬史。2.临床表现 特征性的慢性游走性红斑以及在皮肤病变后出现神经、心脏或关节受累症状;3.实验室检查:外周血象基本正常,血沉轻度增快,血清中冷沉淀免疫球蛋白可阳性,转氨酶可升高。并发神经系统损害者脑脊液淋巴细胞及蛋白增加,糖正常或稍低。从血、脑脊液及病变皮肤等标本中可检出螺旋体。采用免疫荧光、免疫转印等方法可在患者血中测出特异性抗体。病原体分离及特异性抗体检测具有确诊意义。【治疗】没有最佳的疗法,动物常用青霉素、先锋霉素、四环素等。 对一期病人,首选四环素,成人250mg/次,一日四次。亦可用青毒素或红霉素治疗。对二、三期病人,可采用大剂量青霉素治疗。成人静脉滴注青霉素G2000万单位,每日一次,连用10天,或苄星青霉素G240万单位,每周一次肌注,用药3周。亦可用头孢噻肟三嗪1~2g/天,疗程2周。对有心脏损害者,可加用糖皮质激素治疗。【防制措施】 1.人畜不要到有蜱的灌木丛地,防止蜱及其他昆虫虰咬; 2.灭蜱:用化学药物(promlethrin)或蜱的天敌--欧洲黄峰进行生物防治; 3.病畜的肉禁止食用 4.疫苗研制:二代疫苗已经研制出,见Structure-based Design of a Second-generation Lyme Disease Vaccine Based on a C-terminal Fragment of Borrelia burgdorferi OspA (2005.2)【人畜感染特点】【历史事件】 1.1984年Johnson根据新分离的莱姆病螺旋体的基因和表型特征,认为该螺旋体是疏螺旋体属的一个新种,并命名为柏格多弗疏螺旋体(Borrelia burgdoferi)。 2. 1997年Fraser报告了对伯氏疏螺旋体B31菌株全部基因组的测序工作,这标志着伯氏疏螺旋体基因组研究的一个里程碑。 【研究进展】 1997年Fraser报告了对伯氏疏螺旋体B31菌株全部基因组的测序工作,这标志着伯氏疏螺旋体基因组研究的一个里程碑。研究结果表明伯氏疏螺旋体B31株基因组DNA组成达14000kbp,由一个910725bp的线性染色体和533000bp的至少17个线性和环状质粒组成。伯氏疏螺旋体B31株线性染色体G+C含量为28.6%,含有853个蛋白编码基因中500个已知功能蛋白质编码基因,104个为预测蛋白质编码基因,249个基因功能尚不清楚。B31株的11个不同质粒(9kb和26kb环状质粒,17kb、 25kb、27kb、30kb、29kb、28kb、36kb、38kb及54 kb线性粒)G+C含量为23.1%~32.3%,含有430个蛋白质编码序列中70个为已知功能蛋白质编码基因,110个为预测蛋白质编码基因,250个基因功能尚不清楚。伯氏疏螺旋体的rRNA基因操纵子位于染色体中段的448~457kb处。与其它细菌相比,其独特性是在染色体上仅有一个rRNA基因操纵子,其独特序列由单拷贝的16s基因和双份重复的23s(23SA-23S及5s(5sA—5s基因结构。应用 5sA—23sB间隔区限制性酶谱可有效区分不同基因种的伯氏疏螺旋体。 伯氏疏螺旋体含有100多种不同的蛋白质。应用SDS-PAGE和银染色技术,可检出体内30多种不同分子量的蛋白质带。蛋白质分子量大小介于12~100KD之间,其主要结构和功能蛋白分别为20~25KD、30~32KD、34~36KD、39KD、41KD、60~66KD、83~100KD等。41KD为鞭毛蛋白,20~ 25KD为外膜表面蛋白C(ospc),30—32KD为 ospA,34~36KD为OSPB。从不同地理和生物来源的菌株的蛋白带基本一致,但有差异。中国菌株主要蛋白具有高度的多态性和构成模式,其主要蛋白有 17.5KD、20.5KD、22KD、28KD、31KD、32KD、 34KD、35KD、35.5KD、36KD、39KD、41KD、45KD、 60KD、67KD、81KD、83KD、88KD、93KD。 蛋白谱和抗原性的差异是由于不同地区、不同生来源伯氏疏螺旋体基因组成及特征差异所致。 OspA为主要外膜表面蛋白。应用重组ospA免疫人体产生抗ospA抗体对人体具有免疫保护作用。OspC具有高度异质性的外膜表面蛋白,有强抗原性,人体感染后最早出现的特异性是抗ospC抗体。39KD是伯氏疏螺旋体的主要菌体蛋白,具有强抗原性,抗39KD抗体可作为早期感染标志之一。 41KD是鞭毛蛋白,具有强免疫原性,人体感染伯氏疏螺旋体一周内即可出现对41KD的特异性IgM抗体,持续数周,随后出现抗41KDIgG抗体可持续数周。应用41KD作抗原可用于早期诊断。但应注意与其他螺旋体的血清学上的交叉反应。 除了对莱姆病的病原基因,蛋白研究以外,对疫苗的研制发展很快!附一篇文献!文章太大,就不传上来呢,把摘要弄上来,要全文的PM我!Structure-based Design of a Second-generation Lyme Disease Vaccine Based on a C-terminal Fragment of Borrelia burgdorferi OspA Journal of Molecular Biology Volume 350, Issue 2 , 8 July 2005, Pages 290-299 abstract:Here, we describe a structure-based approach to reduce the size of an antigen protein for a subunit vaccine. Our method consists of determining the three-dimensional structure of an antigen, (ii) identifying protective epitopes, (iii) generation of an antigen fragment that contains the protective epitope, and (iv) rational design to compensate for destabilization caused by truncation. Using this approach we have successfully developed a second-generation Lyme disease vaccine. Outer surface protein A (OspA) from the Lyme disease spirochete Borrelia burgdorferi elicits protective immunity that blocks transmission of Borrelia from the tick vector to the vaccinated animal, and thus has been a focus of vaccine development. OspA has two globular domains that are connected via a unique single-layer β-sheet. All anti-OspA monoclonal antibodies that block Borrelia transmission bind to conformational epitopes in the C-terminal domain of OspA, suggesting the possibility of using the C-terminal domain alone as a recombinant protein-based vaccine. The removal of ineffective parts from the OspA antigen may reduce side effects and lead to a safer vaccine. We prepared a C-terminal fragment of OspA by removing 45% of residues from the N terminus. Although the fragment retained the native conformation and affinity to a protective antibody, its vaccine efficacy and conformational stability were significantly reduced with respect to full-length OspA. We successfully stabilized the fragment by replacing amino acid residues involved in buried salt-bridges with residues promoting hydrophobic interactions. The mutations promoted the vaccine efficacy of the redesigned fragment to a level comparable to that of the full-length protein, demonstrating the importance of the antigen stability for OspA's vaccine efficacy. Our strategy should be useful for further refining OspA-based vaccines and developing recombinant vaccines for other diseases.【病原】由布氏杆菌属细菌所致的人和动物的传染病,称布氏杆菌病。以羊牛猪顺序多发,其他动物也有感染,以患病羊对人威胁最大。布氏杆菌病主要在畜间传播,也传染给人。病畜为传染源,人患病主要由畜传染,人与人之间传染机会极少。经消化道、呼吸道、生殖器官、眼结膜和损伤皮肤都可感染。   布氏杆菌病已不是以往认为只是发生在牧区和山区,而在城市和农区也有发生。  【病理】布氏杆菌喜欢在生殖器官一一子宫和宰九中繁殖,特别偏爱怀孕子宫,致使胚胎绒毛发生坏死,胎儿胎盘与母体胎盘松动,引起胎儿死亡或流产。布氏杆菌病最危险之点是患畜几乎不表现症状,但能通过分泌物和排泄物(乳、精子、阴道分泌物、粪、尿)不断向外排菌,待别是随流产胎儿、胎衣和羊水排出大量病原菌,成为最危害的传染源。排出的病原菌对外界环境有相当强的抵抗力,如在胎衣中能存活4个月,在水、土、粪、尿中存活3个月,在皮毛上存活1-4个月,在冻肉中存活2-7周,在乳中存活10天至1年。因此生活和生产环境--旦遭病原污染。不论人或畜,在几个月内部有被感染的可能。  【症状】家畜感染布氏杆菌表现轻微,有的几乎不显任何症状,个别表现关节炎,公畜多发宰九炎,母畜多流产。牛在流产前阴唇和阴道粘膜潮红肿胀,并从阴道内流出淡褐色或红黄色粘液。乳房肿胀,乳量减少,变为初乳性质。羊在流产前精神沉郁,常喜卧,食欲减退,体温升高,从阴道内流出分泌物。有关节炎时表现跛行。猪发生子宫炎、关节炎、发热、消瘦,流产前多有腹泻,乳房及阴唇肿胀,从阴道流出粘液脓性分泌物。犬多为隐性感染,少数也发生流产、关节炎和睾丸炎。布氏杆菌病的病变多发生在生殖器官和关节,多不影响家畜生命,不被人重视,易留下后患。   人感染布氏杆菌较家畜严重,病情复杂,表现乏力,全身软弱,食欲不振,失眠,咳嗽,有白色痰,可听到肺部干鸣,多呈波浪热,也有稽留热、不规则热或不发热。盗汗或大汗,睾丸肿大,一个或多个关节发生无红肿热的疼痛,肌肉酸痛,应用一般镇痛药不能缓解,由于关节和肌肉疼痛难忍,即使不发烧也不能劳动,成为能吃不能干活?quot;懒汉",故该病又被称作"懒汉病"。病灶发生在生殖器官,影响生育,严重者可引起死亡。  家畜患病没有治疗价值。应全部淘汰,消灭传染源。   人患病,病情复杂,与多种疾病相类似,临床难于鉴别,易发生误诊。一般医院初诊误诊率在25%以上。凡有与易感动物或其产品接触史者,在发生类似布氏杆菌病表现时,应及时向临床医生提醒,作布氏杆菌检查,以免误诊,贻误治疗,力争早确诊早治疗。布氏杆菌病多选用四环素与链霉素联合应用。也可用复方磺胺加链霉素。最近认为利福平与强力霉素联合治疗,治疗好后很少复发。因布氏杆菌在网状内皮细胞内繁殖,药物难于达到,故用药后显效慢,却宜复发,要长时间、多疗程联合用药。有的因发现晚或误诊,留有后遗症。如关节变形,肌键萎缩,肝硬化,残废或不育。    【防治】经常与家畜接触者,应具备一定防病知识,既要防止布氏杆菌在畜间传播;又要防止病畜传染给人,特别是在接产或处理流产时要谨慎,为防止细菌感染,在接产时,暴露的皮肤应涂擦凡士林,戴眼镜、口罩、胶皮手套和穿胶靴等。处理完毕,应立即严格消毒,胎衣等物要深埋。现场要用2%氢氧化钠消毒,用具、工作服等可用3%来苏儿水浸泡消毒。为更安全,最好预先接种布氏杆菌疫苗,增强免疫力。  国家对防制人兽共患布氏杆菌病很重视,有疫情地区几乎都设有专门防制机构,对疫区或疫点的控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有的地区因对布氏杆菌病重视不够,至今仍有传染源存在,不时向非疫区扩散。因此,各级必须遵照"家畜家禽防疫条例",严格执行产地检疫,未经检疫畜不得运输、不准屠宰。实践证明,检出带菌畜消灭传染源,免疫健康畜增强抗病力,是控制布氏杆菌病的有效措施。【病原】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我国夏秋季节常见的,由虫媒病毒引起的急性中枢神经系统传染病。早期在日本发现,国际上亦称为"日本脑炎",它通过蚊虫传播,多发生于儿童,临床上以高热、意识障碍、抽痉、脑膜刺激征为特征。常造成患者死亡或留下神经系统后遗症。   【流行病学】  ①传染源:动物和人均可作为传染源,其中猪与马是重要的传染源。  ②传播途径:主要通过蚊子(三带稀库蚊等)叮咬传播,台湾螺线也可传播本病。  ③人群普遍易感,以隐性感染多见,反复多次隐性感染或病后有较高免疫力。  ④流行特征:本病流行于东南亚及太平洋地区一些国家,80%~90%病例集中于7、8、9月份。老少均可发病,10岁以下儿童占发病总数的80%以上。   【临床表现】  潜伏期为4~21天,一般10左右。整个病程分为三期:  ①初期:病程第1~3天,有高热、呕吐、头痛、嗜睡;  ②极期:病程第4~10天,头痛加剧,自好睡、昏睡至昏迷,惊厥或抽痉,肢体瘫痪或假直,有脑膜刺激征及颅内压增高表现,深度皆迷病人可发生呼吸衰竭。颅内病变部位不同还可出现相应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此期持续10天左右;  ③恢复期:多数病人体温下降,神志逐渐清醒,语言功能及神经反射逐渐恢复,少数人留有失语、瘫痪、智力障碍等,经治疗在半年内恢复,半年后仍遗留上述症状称之为后遗症。治疗  尚无特效病原治疗,以抓紧极期病人的抢救治疗为主,重点作好高热、惊厥、呼吸衰竭等危重症状的治疗和护理。措施包括:高热降温保持在38.5后以下,根据脑受损情况给予镇静、解痉、脱水、给氧、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呼吸衰竭给予呼吸兴奋剂、气管切开、使用人工呼吸器等。中医可按卫行证和气营证辨证施治,采用银惩散加减、白虎汤加减,亦可配合使用紫雷丹、至宝丹、安宫牛黄丸等。其他药物如能量合剂有促进脑细胞功能恢复的作用。【防疫措施】  ①预防接种:用乙脑灭活疫苗对儿童及非流行区迁入的成人进行接种,流行区儿童1岁时首次免疫2针,间隔1~2周;2岁时加强免疫1针;6~10岁时再各加注1针。疫苗免疫后一个月免疫力达高峰,故应在乙脑流行期开始前一个月完成接种。  ②灭蚊。  ②隔离病人至体温正常,隔离期应着重防蚊。  ④搞舒畜眼卫生,仔猪应注射谷用乙脑疫苗。....... 禽流感是甚么? 禽流感(H5N1)是一种甲型流感,主要影响禽鸟,但亦有人类受感染个案。禽流感是与活禽鸟近距离接触后感染的,在人类之间传播的能力十分低。感染禽流感初时的征状与普通流感差不多,包括发烧、全身肌肉疼痛、咳嗽和喉咙痛,但较易导致高烧、肺住⒑粑?ソ摺⒍嘀制鞴偎ソ撸?灾滤劳觥?预防禽流感染病的活鸟和家禽的粪便可能带有病毒,应尽量避免接触活鸟和家禽和它们的粪便。 接触活禽鸟后,要立刻用?液和清水洗手。 家禽肉类和蛋类要彻底煮熟方可进食。 如有流感征状,要立即看医生,并要戴上口罩,以防传染他人。 增强抵抗力:要有充足的睡眠和休息,减少压力,要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加强室内空气流通,切勿吸烟。若有感冒征状,宜留在家中休息,避免前往挤迫和空气流通欠佳的公共场所。 从爆发禽流感的国家回港后,若有发烧和呼吸道疾病征状,应找医生诊治,并告知医生你最近到过哪些国家。 动画Flash作品 禽流感常见症状  禽流感的症状依感染禽类的品种、年龄、性别、并发感染程度、病毒毒力和环境因素等而有所不同,主要表现为呼吸道、消化道、生殖系统或神经系统的异常。  常见症状有,病鸡精神沉郁,饲料消耗量减少,消瘦;母鸡的就巢性增强,产蛋量下降;轻度直至严重的呼吸道症状,包括咳嗽、打喷嚏和大量流泪;头部和脸部水肿,神经紊乱和腹泻。禽流感潜伏期从几小时到几天不等。在高致病力病毒感染时,发病率和死亡率可达100%。 患禽流感后会有哪些症状?  人类患上禽流感后,潜伏期一般为7天以内,早期症状与其它流感非常相似,主要表现为发热、流涕、鼻塞、咳嗽、咽痛、头痛、全身不适,部分患者可有恶心、腹痛、腹泻、稀水样便等消化道症状,有些患者可见眼结膜炎,体温大多持续在39℃以上,一些患者胸部X线还会显示单侧或双侧肺炎,少数患者伴胸腔积液。大多数患者治愈后良好,且不留后遗症,但少数患者特别是年龄较大、治疗过迟的患者病情会迅速发展成进行性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出血、胸腔积液、全血细胞减少、肾衰竭、败血症休克及Reye综合征等多种并发症而死亡。专家建议,病人一旦出现以上症状应该及时就医,一旦被怀疑为H5N1病毒感染,应马上住院隔离并报告疫情,防止病情恶化和传染扩散。世卫组织指出:粪便是禽流感传播主渠道  世界卫生组织(WHO)16日说,在越南已造成至少4人死亡的禽流感主要通过家禽粪便传播,而非煮熟的肉。  据法新社报道,WHO说,病鸡粪便中的H5N1禽流感毒株会在空气中传播,并被风带走。把鸡放在一层叠一层的窄小鸡笼子中,很容易通过其粪便传播禽流感。养鸡者也有吸入病毒的危险。不过,WHO发言人法德勒·沙伊卜说,几乎不可能因食用煮熟的病鸡肉而患病。他援引WHO专家的话说:“病毒被煮死了。”他强调说,在拔毛前就把鸡煮了也能消灭病毒。  WHO警告说,人不管接触什么样的病鸡都同样有危险。只有少量染病的家禽能幸存下来,而那些幸存的家禽至少在10天之内还会排泄含病毒的粪便禽流感疫苗:可望短期内问世  世界卫生组织20日说,亚洲一些国家和地区禽流感暴发并发生人类感染禽流感病例后,该组织最好的专家正加紧研制抗新型流感的疫苗。与抗非典疫苗不同,针对禽流感引发的人类新型流感的疫苗短期内就有可能研制成功。世卫组织称,2003年中国香港地区也曾发生由H5N1病毒导致的高致病性禽流感。之后研究人员即开始着手研制抵抗H5N1病毒引发的人类新型流感的疫苗。世卫组织中来自美英等国的科学家去年已初步研制出应对H5N1病毒的“疫苗原型”。  越南、韩国、日本等国去年底、今年初暴发高致病性禽流感。经查,致病病毒也是H5N1型,到目前为止,死于禽流感病毒的患者已有多人。东京及中国香港一些实验室研究人员正在加速研究,试图绘出H5N1流感病毒的基因序列,以确定此次的H5N1病毒与香港禽流感的H5N1病毒基因序列是否完全相同。世卫组织全球流感计划负责人克劳斯·斯特尔说,专家们在近期就可能得出结果。他说,这次亚洲禽流感病毒可能与上次中国香港禽流感H5N1病毒极其相似。这意味着疫苗的原型已经存在。世卫组织称,现有的原型疫苗已通过基础检测,以确保其在鸡等家禽中使用时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人员还用白鼬作为人的替代体对原型疫苗进行测试。另外,这种原型疫苗也已通过基因稳定性、抗原(刺激免疫反应)有效性等测试。  斯特尔说,如果病毒分析显示两次禽流感疫情的H5N1病毒基因序列一致,世卫组织将与制药行业协调,尽快测试原型疫苗在人体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并确定疫苗的适用剂量。这一过程大概需要近1个月时间。原型疫苗如解决了上述问题,将会很快投入批量生产,付诸使用。高温是禽流感病毒“克星”  针对部分人对禽流感是否会像SARS一样到处传播的担心,中国工程院院士、资深兽医专家沈荣显先生认为,禽流感的扩散主要是通过粪便中大量的病毒粒子污染空气而传播。禽流感病毒可高温灭活,70℃需2分钟,60℃需10分钟,40℃需20分钟。禽流感真的比非典厉害吗?  在学术上,禽流感是一种动物源性疾病,一般不会形成人间的传染病。  一般情况下,禽流感病毒并不容易使人类发病。禽流感病毒属A型流感病毒,A型流感病毒根据其表面蛋白质的不同被分为H1到H15等15种亚型。世界各地的禽流感主要由高致病性的H5和H7两种亚型引起,而人对其中的H1和H3亚型易感。  目前在韩国和日本等地流行的禽流感病毒属H5N1型,通常只在禽类中传播,很少感染人类。此外,人类感染禽流感病毒的途径主要是接触感染,目前尚未发现由于吃鸡肉和鸡蛋而受到感染的病例。  世界卫生组织在世卫组织西太平洋地区总部发言人彼得·科丁利说,尽管目前“尚无证据表明”越南的禽流感患者和疑似患者之间有相互传染的迹象,但“这种病毒可能转变成一种具有极强传染性的普通人类流感病毒”,从而对人类的健康产生极大的威胁。科丁利说,世卫组织之所以认为禽流感可能比非典更具威胁是考虑到两个因素,首先是这种禽流感一旦变异后可能会成为普通人类流感病毒,而人体对于新的流感病毒几乎没有任何免疫力。  其次,人类的流感病毒远远比非典病毒更具传染性。科丁利解释说,流感病毒可以在空气中迅速传播,而非典病毒则通常在近距离接触后才会被传染。所以一旦禽流感变异为普通人类流感传播开来,其蔓延速度将大大超过非典。  世界流感研究中心主任艾伦·海伊也赞同科丁利的分析。他认为一旦禽流感病毒和人体病毒混合后其潜在危害十分可怕,“我们现在对此知之甚少,也不知道该采取什么样的必要措施”。 (缩略图,点击图片链接看原图).......一、什么是狂犬病? 狂犬病又称恐水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主要侵犯中枢神经系统的人畜共患的急性传染病。 二、狂犬病病毒的抵抗力如何? 一般说来,狂大病毒的抵抗力并不强,可被日光、 紫外线和超声波所破坏。强碱、强酸、高锰酸钾和碘酒等都可使其死亡,在 1%福尔马林或70%酒精中很快死亡。干燥后逐渐失去感染力。 对温度作用较敏感,加势56℃时一小时,60℃时10-15分钟,100℃只2分钟均可使病毒完全死亡。但低温却是病毒的良好生存条件。在4℃时脑块中的病毒可以保存几个月,在-70℃ 时则于几年之内,仍能保持其传染特性。。 三、狂犬病的病毒有几种类型? 狂犬病的病毒有两种类型: 1.从病人及有病的动物中分离出的狂犬病毒,具有嗜神经、嗜唾液腺的特点,可使人或动物患狂犬病。其症状以疯狂为主,称为狂躁型狂犬病。 2.从中南美洲的蝙蝠分离出的狂犬病毒,感染了人和动物以后,可以患狂犬病。但其症状以瘫痪为主。称为瘫痪型狂犬病。这种病毒的特点是即嗜神经,又嗜内脏,侵犯力比较弱。但可借空气传播,在脑内形成内基氏小体不典型。 四、狂犬病的传染源有哪些? 狂犬病的传染源有两种。 1.患狂犬病的动物及得狂犬病的人 一切温血动物都可感染狂犬病,但敏感程度不一,哺乳类动物最为敏感。在自然界中狂犬病曾见于家犬,野犬、猫,狼、狐狸、豺,獾、猪、牛、羊、马,骆驼、熊、鹿、象、野兔、松鼠、鼬鼠等动物。禽类则不敏感。鸡、鸭鹅、孔雀等也可以发生狂犬病,但疾病的发展过程较慢,通常呈麻痹型。鸭对狂犬病毒有较强的抵抗力,只有29%可以出现神经症状,其中许多鸭子仍能存活。一切冷血动物如鱼、蛙、龟等可以抵抗狂犬病毒的感染。 在患狂犬病的人中,在其唾液中能分离到病毒,虽然由人传染给人的病例很少见到,但应引起注意,通过角膜移植的传染也有发生。 2.带有狂犬病毒的"健康"狗及动物 有些动物被疯狗咬伤后,并未发病无症状,不死亡。只是在唾液中存在大量的狂犬病毒,咬人后人就得狂大病而死亡。而这个"健康"的动物仍然健在。这类隐性带毒动物占15.2%,家畜的带毒率不高,在狗当中以小狗为最多,这即是最为危险的传染源。因为这些常不为人们所重视,所以比典型的疯狗还厉害。危害性最大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五、为什么狗是狂犬病流行的主要传染源? 因为世界各地都有养狗的习惯,在动物中,狗与人的接触最为密切。加之狗的流动性大,还具有咬人行为特点,所以狗就成了狂犬病流行中的主要环节。据统计,人被各种动物咬伤患狂犬病的比例为:被狗咬伤占80.07%,被猫咬伤者占9.25%,被狼咬伤占0.64%,被狐狸咬伤占0.03%,被农畜咬伤占0.64%。其中狗占的比例最高,所以说,狗是最主要的传染源。 六、狂犬病有哪些传染方式? 狂犬病有下列三种传染方式: 1. 被狗或其他动物咬伤或抓伤皮肤或被其舔粘膜而感染。狂犬病毒通过伤口和粘膜侵入神经而发病。这是主要的传染方式。 2. 宰杀或剥皮当中不慎刺伤手部感染发病。据统计86例狂犬病人中,被咬伤者78人,宰杀狗剥皮刺伤手感染者8人。 3. 经消化道感染。得狂犬病死的动物,被埋入地下,冬天被冻,被野狗或其他动物扒出,将肉吃掉,感染而得狂犬病。 七、患狂犬病的狗或猪及牲畜的肉,经加工制成熟肉。吃了以后能否被感染? 得狂犬病动物的肉煮熟后人吃了并不能得狂犬病,因为狂犬病毒经100℃ 的煮沸处理已经死亡,没有传染性。但是患狂犬病的动物禁忌宰杀,剥皮吃肉。为发防止剥皮或刀切过和刺伤手或使干裂的手感染,接触发病动物的血液和唾液是极易被感染发病的。 八、哪些人容易被感染狂犬病? 人一般都容易感染狂犬病,但是不同的人群感染的机会也不同。男性比女性多,14岁以下者多,约占总数的52%。在14岁以下人群中,男女比例为2.37:1。男高子女的原因,一般认为男性好动,外出的机会多、被咬伤的机会也多。5--14岁这段年龄的少年儿童,尤其男孩,表现好动,受玩狗,逗狗,也爱寻衅,因此易被咬伤,这段年龄又称"事端年龄",易患狂犬病。 九、被疯狗和动物咬伤后,发病率的高低和哪些因素有关? 被疯了的狗或其他动物咬伤后的发病率与如下的六个因素有关: 1.被咬伤的部位有关。在对 1--14岁被咬儿童的流行中,咬伤部位的发病率为:头部占25.6%、上肢占29.7%、躯干占2.1%、下肢为27.8%,多处咬伤占14.8%。头部和四肢的发病率最高。 2.与被咬的先后有关。先被咬的比后被咬的发病的机会多,可能与被感染的病毒量多少有关。如某地一狂犬咬伤12人,其中先被咬伤的 3人均发病死亡。 3.与伤口的深浅和伤口的数量有关。伤口深、 伤口大和伤口数量多的发病率高。 4.与有无衣着有关。不穿衣服的发病最高;夏季穿单衣与冬季穿棉衣比,单衣的发病率高。这是因为沾有病毒的牙齿和唾液,经过衣服的擦拭后进入伤口减少了的缘固。 5.与伤口是否及时处理有关。伤口及时处理者,比不处理的发病率有明显降低。 6.与注射疫苗有关。被咬当日及时注射狂犬疫苗,并按全程规定注射者发病率最低。 十、狂犬病的流行和什么因素有关? 狂犬病的流行主要和下述三种因素有关。 1、 人类狂犬病发病的多少主要和周围的养狗环境有关。由于狗是狂犬病的主要传染源,如养狗的很多,狗的密度增加,就极容易造成在狗之间的传染病流行,直接对人形成很大威胁,加大了流行的可能性。 2.与地区和季节有关。气候较暖的南方地区,一年四季均可发生狂犬病的流行。而北方寒冷地区,虽然一年四季均有狂犬病发生,但在天气较暖季节,由于衣着较少,其发病率高。而在寒冷季节,狗不愿外出,人又穿着棉衣其发病率就下降了。 3、 与当地政府的重视和采取的预防措施有关。如当地政府大力捕杀野犬,或采取限制养犬措施,大大减少犬的密度,即可减少狂犬的流行。或规定养犬必须按期注射兽用狂犬疫苗,亦能有效的控制狂犬病的流行。十一、狂犬病有哪些症状? 狂犬病的症状可分为:前驱期。狂躁期。麻痹期三个阶段。 前驱期:发病初,小儿常说头疼、不安,有恐惧感等神经性症状,也可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体温高达 37.5--38℃。患儿的性格或行为可发生改变,如清绪低落,抑郁和不安,有的易发怒。被咬伤的部位发红,伤口周围有刺痛或麻木,有肿胀,伴随有蚁走感和强烈搔痒。伤口的变化是狂大病的重要鉴别,对早期诊断有很大帮助。进一步可出现喉部紧迫感,厌食,并有吞咽困难症状出现。此时一般为1--3天,有时可为7天。 狂躁期:又称为兴奋期,可出现狂犬病年具有的独特症状,如恐水、阵发性的狂躁和流涎发作。病人想饮水时,便引起咽部的剧烈痉挛,呼吸也困难,十分痛苦。以后每当看到水或听到水声,甚至想到水,都可引起反射性发作,所以又称"恐水病"。咽部痉挛亦可扩散到呼吸肌,呼吸困难,病人可出现发绀现象,亦可见瞳孔散大。发作间歇期间病人意识清楚,随着阵发性痉挛加剧,病人时时出现狂躁行为。由于交感神经兴奋,病人出现大汗及流涎,加上呕吐及进食进水的障碍,很快即出现脱水。体温高达39--40℃。此期经过1--3天。 麻痹期:病人渡过狂躁期转狂躁为安静,痉挛逐渐停止,反应迟钝,还可少量进食,一般家人常以为病情好转。实际很快出现脑神经与四肢神经麻痹,终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此期较短,一般为15--20小时。 十二、怎样预防狂犬病? 要想不得狂犬病,要做到下列几点: (1)要加强宣传,要使得每个家长,特别要告诉儿童,狂犬病的危害性。要增加预防狂犬病的知识。特别要教育孩子,尤其幼儿要看管好,不要和狗玩或挑逗狗,不要和狗接触。没有发疯、看似健康的狗和小动物,都有携带狂犬病毒的可能。小儿的抵抗力弱,容易被狗扑倒,咬伤头部和上肢,其发病率最高,最危险。 (2)狗是狂犬病的主要传染源,发现疯狗一定要坚决捕获隔离或捕杀埋掉。养狗的人一定按规定将狗上锁看管好,以防感染和伤人。并要定期给狗进行兽用疫苗注射。 (3)被咬伤后,要及时到医院处理。因为伤口是病毒侵入的门户。处理好后可直接防止感染,或可延长潜伏期。 (4)被咬伤后或处理完后要及时注射狂犬疫苗。因为一旦发病,就没有方法救治,疫苗要全程按规定注射完,这是防止发生狂犬病最有效的方法。 screen.width-333)this.width=screen.width-333" width=120 height=92 title="Click to view full 111.jpg (120 X 92)" border=0 align=absmiddle>.......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又称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简称SARS,是一种因感染SARS相关冠状病毒而导致的以发热、干咳、胸闷为主要症状,严重者出现快速进展的呼吸系统衰竭,是一种新的呼吸道传染病,极强的传染性与病情的快速进展是此病的主要特点。 患者为重要的传染源,主要是急性期患者,此时患者呼吸道分泌物、血液里病毒含量十分高,并有明显症状,如打喷嚏等易播散病毒。SARS冠状病毒主要通过近距离飞沫传播、接触患者的分泌物及密切接触传播,是一种新出现的病毒,人群不具有免疫力,普遍易感。此病病死率约在15%左右,主要是冬春季发病。其发病机制与机体免疫系统受损有关。病毒在侵入机体后,进行复制,可引起机体的异常免疫反应,由于机体免疫系统受破坏,导致患者的免疫缺陷。同时SARS病毒可以直接损伤免疫系统特别是淋巴细胞。什么是冠状病毒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编写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问答》一书介绍,冠状病毒感染在全世界非常普遍,人群中普遍存在冠状病毒抗体,成年人高于儿童。各国报道的人群抗体阳性率不同,我国人群以往冠状病毒中和抗体阳性率在30%至60%,前苏联的抗体阳性率则在53%至97%。 1965年,Tyrrell等用人胚气管培养方法,从普通感冒病人鼻洗液中分离出一株病毒,命名为B814病毒。随后,Hamre等用人胚肾细胞分离到类似病毒,代表株命名为229E病毒。1967年,Mclntosh等用人胚气管培养从感冒病人中分离到一批病毒,其代表株是OC43株。1968年,Almeida等对这些病毒进行了形态学研究,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这些病毒的包膜上有形状类似日冕的棘突,故提出命名这类病毒为冠状病毒。1975年国家病毒命名委员会正式命名了冠状病毒科。根据病毒的血清学特点和核苷酸序列的差异,目前冠状病毒分为冠状病毒和环曲病毒两个属。  世界卫生组织正式确认“非典”病原体  4月16日,世界卫生组织负责传染病的执行干事戴维·海曼在日内瓦宣布,经过全球科研人员的通力合作,终于正式确认冠状病毒的一个变种是引起非典型肺炎的病原体。 海曼说,自从世界卫生组织今年3月12日向全球发出“非典”警报后,中国、德国、加拿大、法国、美国、中国香港、日本、荷兰、英国和新加坡10个国家和地区的13个实验室,招集各路专家潜心研究并同世界卫生组织合作,现在终于找到了非典型肺炎的“病根”。来自这13个实验室的科学家16日在日内瓦举行的会议上一致认定了变种冠状病毒的作用。世界卫生组织负责非典型肺炎研究的首席科学家克劳斯·施托尔说,病原体的发现“非常重要”,这使科学家能够集中研究病毒,开发疫苗和新药、或者筛选现有药物。 科学家们说,变种冠状病毒与流感病毒有亲缘关系,但它非常独特,以前从未在人类身上发现,科学家将其命名为“SARS病毒”(SARS是“非典”学名的英文缩写)。4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科学家曾说,这种病毒“极有可能”是非典型肺炎的病原体。 海曼说,在非典型肺炎防治中的全球合作研究还要继续。世界上的顶尖研究人员已汇集世界卫生组织,着手研究临床诊断、预防和治疗“非典”的方法。 如何预防非典型肺炎非典型肺炎是相对典型肺炎而言的,典型肺炎通常是由肺炎球菌等常见细菌引起的。症状比较典型,如发烧、胸痛、咳嗽、咳痰等,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增高,抗菌素治疗有效。非典型肺炎本身不是新发现的疾病,它多由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等病原引起,症状、肺部体征、验血结果没有典型肺炎感染那么明显,一些病毒性肺炎抗菌素无效。  根据香港大学医学院的最新研究表明,香港等地爆发的非典型肺炎是由一种冠状科病毒引起的。由于已经肯定病原体,所以可以称之为冠状病毒肺炎。香港研究人员说,冠状病毒肺炎主要传播途径是间接接触传播,冠状科病毒可于体外生存数小时,用手接触眼、口及鼻,即会受感染。港大已发明出抗体测试及病毒基因测试,而其中基因测试可于数小时内知道是否染上非典型肺炎,并且可以将冠状病毒肺炎与其他类型的肺炎区分开来。  非典型肺炎大多数人感染4天后发病,以发烧为首位症状,持续39℃以上数日。部分人可伴有头痛、畏寒、乏力、关节痛、全身酸痛、腹泻。呼吸道症状明显,干咳、少痰,偶有血丝痰,重则5天后出现呼吸加速、憋气等呼吸困难症状,极个别病人出现呼吸衰竭,如诊治延误可引起死亡。  上述症状像上呼吸道感染,因此高度疑似非典型肺炎还必须具备4个条件,即有近期到过该病流行区史或密切接触过病人;验血白细胞1万以内,甚至进行性降低;胸片有不同程度的阴影;抗菌药物治疗无明显效果。  该病有一定的传染性,可通过空气飞沫近距离传播,家属及医务人员有可能经接触病人的分泌物感染。该病经及时治疗可以痊愈,而且是能够预防的,建议广大市民采取下列措施:  1.保持工作、生活环境通风换气(特别是高档装修和使用中央空调的单位要定时开窗通风),必要时可对室内环境进行消毒(使用15%过氧乙酸熏蒸,7毫升/立方米,每天1至2小时);2.尽量减少到人群集中的地方活动;3.缩短探视病人的时间,接触病人须戴16层棉纱口罩,四小时更换一次。最好隔窗探视;4.注意个人卫生,经常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5.注意增减衣物,加强户外锻炼,增强体质;6.一旦发生发热、咳嗽等症状,及时就医,早期诊断治疗。据广东经验,续发的第二代、第三代病人的病原、毒力减弱,病情减轻,因此不要随意服用预防药物。食醋熏蒸和服用板蓝根不能阻止该病传播,滥用药物有害无益。  screen.width-333)this.width=screen.width-333" width=357 height=450 title="Click to view full 111.jpg (357 X 450)" border=0 align=absmiddle>疯牛病  全称为“牛海绵壮脑病”,是一种发生在牛身上的进行性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症状与羊瘙痒症类似,俗称“疯牛病”。   引起疯牛病和羊瘙痒症的病原因子的真正性质尚不清楚,但目前最被认可的理论是由一种叫做“PRION"的正常细胞蛋白发生结构变异而造成的,被称之为"疯牛病因子"。疯牛病因子既不是细胞和病毒,也不是寄生虫,目前能够预防和杀灭感染性细菌、病毒的所有一般性措施都不能有效的杀灭"疯牛病因子",全世界范围尚没有对疯牛病因子直接检验的方法。   疯牛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疾病。自1985年在英国发现后,在20世纪90年代初成为一个高潮,又逐渐扩展到西欧,变成了一个世界性问题。联合国的一位官员称,全世界有100多个国家面临疯牛病的危险。   中华工程院院士、中华医学病毒学会主任委员洪涛教授指出,疯牛病通过牛肉和牛肉制品,尤其是内脏和骨髓传染给人类,引起新型早老年痴呆症即新型克雅氏症。这是一种从未见过的疾病,慢性、致死性、退化性神经系统疾病,由一种目前尚未完全了解其本质的病原——酛病毒引起。   洪涛教授特别指出,酛病毒的严重性在于它的无法控制。   艾滋病毒是一般病毒,即逆转录病毒,其外层有脂蛋白膜,容易破裂,跟其他病毒一样有核酸,很容易杀灭。酛病毒则不同:首先它没有核酸,是正常的蛋白质由良性转为恶性。由没有感染性转为感染性;其次它没有病毒的形态,是纤维状的东西;第三它对所有杀灭病毒的物理化学因素均有抵抗力,现在的消毒方法都无用,只有在136度高温和两个小时的高压下才能灭活;第四病毒潜伏期长,从感染到发病平均28年,一旦出现症状半年到一年100%死亡;第五诊断困难,正常的人与动物细胞内都有蛋白存在,不明原因作用下它的立体结构发生变化,变成有传染性的蛋白。患者体内不产生免疫反应和抗体,因此无法监测。我国实验室吸收国内外经验现在已经研制出三种抗体可检测,但因其主要侵犯大脑,不发病无法实施,一旦发病为时已晚。所以疯牛病很可能是21世纪医学界最棘手的问题。   疯牛病的传播,一是医源性感染,比如输血、医疗器械、脑的手术、器官移植、生物制品感染等。二是牛源性药物,患病的牛脑、牛脊髓、牛血、牛骨胶制成的药物都会传染疯牛病。现在进口的药都要被证实来自没有疯牛病的国家,这不容易做到。可以说疯牛病是本世纪对人类最大的挑战。目前欧共体已有300种药物不让出口。   疯牛病还把致命的扫兴带给新世纪,21世纪被称为脑的世纪,人类要解决认知之谜靠大脑、发展经济靠大脑,而疯牛病却专门把大脑神经酛细胞侵蚀成空泡。这不能不说是对人类疯狂的挑战。 更多资料(PowerPoint)。。。返回 screen.width-333)this.width=screen.width-333" width=400 height=300 title="Click to view full 111.jpg (400 X 300)" border=0 align=absmiddle>猪链球菌病6月下旬以来,四川省资阳、内江两地相继发生了一种“怪病”,病人急性起病、高热、伴有头痛等全身中毒症状,重者出现中毒性休克、脑膜炎等。7月25日,卫生部发出通告,初步查明这种病为猪链球菌引起的人-猪链球菌感染。【病原】猪链球菌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急性、热性传染病,由C、D、E及L群链球菌引起的猪的多种疾病的总称。【症状】人感染该病的潜伏期为数小时至数天。多数病例发病急,约50%病例发生中毒性休克综合征,初期都会有高热、全身不适、眩晕。该病在临床上主要分为败血症型和脑膜炎型。败血症型比较危险,常发生链球菌中毒性休克综合征,病人肢体出现瘀点、瘀斑,早期多伴有胃肠道症状、休克,病情进展快,很快转入多器官衰竭,并导致死亡。有的死亡者胳膊、脸、身体,都可看到黑色的斑痕。而脑膜炎型临床表现较轻,病死率较低。【病理】猪链球菌感染不仅可致猪败血症肺炎、脑膜炎、关节炎及心内膜炎,而且可感染特定人群发病,并可致死亡,危害严重。【流行病学】人-猪链球菌病已成为一种重要的职业性传染病。流行病学调查表明病人均为病猪处理工人或接触过病猪肉的人群,以及打猎者。病原菌主要通过伤口或经口感染人。【诊断】根据流行特点,典型症状及剖检变化,常可作出初步诊断。为了确诊应进一步作细菌检查,可采取病猪或死猪的脓汁、血、脑、肝、脾等组织作抹片,染色、镜检,如发现呈链状排列的革兰氏阳性球菌,即可确诊。条件许可还可以进行分离培养和动物试验。【治疗】有学者提出,在病人发病初期,可采用大量青霉素或联合使用头孢曲松等药物疗效很好;但到疾病晚期,慎用任何抗生素,尤其对出现肾衰的病人,不宜使用抗生素,主要对症治疗与支持治疗。本次四川发病医生这样认为:目前国内治疗这种怪病还没有特效药。他们主要给病人使用大剂量的抗生素,具体药物包括:口辰拉西宁、先锋霉素、左氧氟沙星等。功用主要是抗炎杀菌。【防制措施】防治猪的链球菌病应着眼于减少应激因素,不使猪过度拥挤,加强通风。保持猪舍和场地环境清洁并坚持猪栏和环境的消毒制度。同时将“猪链球多价灭活苗”的预防注射到入常规的免疫程序。一头猪发病经确诊后应对全群猪进行药物预防。可选用以下方法进行预防和治疗: 流行季节的全群预防可用四环素、土霉素、金霉素任选一种,按每吨饲料中600-800克添加,连用七天。有病例发生时可用阿莫西林每吨饲料200克加磺胺五甲氧嘧啶300-400克添加,连用七天。或“速大素”(11%林可霉素预混剂)每吨饲料加500-700克、磺胺嘧啶200-400克,抗菌增效剂(TMP)40-80克拌料,连用7-10天。此法不仅可防治该病,同时对猪密螺旋体所致的结肠炎和细菌感染所致的肺炎均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对淋巴结脓肿,待脓肿变软、成熟后,及时切开,排除脓汁用3%双氧水或0.1%高锰酸钾冲洗后涂以碘酊。对关节炎幼猪可按每千克体重青霉素20万单位、庆大霉素1万单位加适量氨基比林稀释混合后肌肉注射,每日两次。也可用林可霉素每千克体重10万单位加地塞米松2毫克肌肉注射,每日两次。 人-猪链球菌病已成为一种重要的职业性传染病。流行病学调查表明病人均为病猪处理工人或接触过病猪肉的人群,以及打猎者。病原菌主要通过伤口或经口感染人。所以应该在传播途径上加以注意。【人畜感染特点】常发于16周龄以下猪,3-12周龄的猪最易感,临床症状有发烧,食欲下降,跛行,不由自主的转圈等神经症状,呼吸因难。急性病例常突然死亡。病理变化主要有脑膜炎,心内膜炎,心肌炎,关节炎和肺炎。 一.急性败血型 本型为C群链球菌、类马链球菌、D群链球菌和L群链球菌在血中增殖引起全身症状的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5—11月份多发。最急性型不出现症状即死亡。急性型体温升高至41—43℃,废食、震颤,耳、颈下、腹部出现紫斑,如不及时治疗死亡率很高。此类型多发生于架子猪、育肥猪和怀孕母猪,是本病中危害最严重的类型。 二.心内膜炎型 本型不容易生前发现和诊断,多发于仔猪,突然死亡或呼吸困难,皮肤苍白或体表发绀,很快死亡。往往与脑膜炎型并发。 三.脑膜炎型 除体温升高、拒食外,出现神经症状。磨牙、转圈、头向上仰、运动失调,后期四肢划水样动作,最后昏迷死亡。 四.关节炎型 通常先出现于1—3日龄的幼猪,仔猪也可发生。表现为跛行和关节肿大,呈高度跛行,不能站立,体温升高,被毛粗乱。由于抢不上吃奶而逐渐消廋。 五.化浓性淋巴结类型:颌下淋巴结化脓性炎症为常见,咽、耳下、颈部等淋巴结也可发生。肿胀、硬固、热痛,可影响采食,一般不引起死亡。【历史事件】1968年荷兰Arends等首次报道了人体感染猪链球菌致脑膜炎病例。在30例脑膜炎病例中,分离出30株猪链球菌,其中28株为猪链球菌2型。这30例患者中25例从事猪肉业。在新西兰、德国等地也有过类似报道。据估计,在屠夫和养猪者中,猪链球菌性脑膜炎的年发病率为3例/10万。 1998年盛夏,江苏省南通地区发生了猪链球菌疫情。25人发病,14例死亡。病、死猪14246头,为往年同期的10余倍。病人的临床表现主要为链球菌中毒休克综合征(STSS)和脑膜炎两个类型,症状有突起高热,最高体温达42℃,伴头痛、腹泻、皮肤瘀点、瘀斑,休克等。STSS临床症状凶险,病死率达81.25%。病人在发病前2日内均与病、死猪或来源不明猪肉有直接接触史,其中11例在发病前2日内曾屠宰自家病、死猪。【研究进展】 有研究显示,经Logistic单因素分析,病、死猪接触史,皮肤破损,家庭有无病、死猪三因素是感染猪链球菌的主要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有意义的因素为病、死猪接触史。鼠疫plague【病原】鼠疫杆菌属肠杆菌科耶尔森菌属,革兰染色阴性。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8~30℃。我国鼠疫杆菌共17个型,均以地方命名,如祁连山型、北天山东段型等。鼠疫杆菌在低温及有机体生存时间较长,在脓痰中存活10~20天,尸体内可活数周至数月,蚤粪中能存活1个月以上;对光、热、干燥及一般消毒剂均甚敏感。日光直射4~5小时死亡,加热55℃15分钟或100℃1分钟、5%石炭酸、5%来苏、5%~10%氯胺均可将病菌杀死。【症状】发病主要特征:发热、严重毒血症症状、淋巴结肿大、肺炎、出血倾向等。潜伏期一般为2~5天。腺鼠疫或败血型鼠疫2~7天;原发性肺鼠疫1~3天,甚至短仅数小时;曾预防接种者可长至9~12天。临床上大多表现为腺型、肺型及二者继发的败血症型。近年来轻型及隐性感染也相当常见。轻型多见于流行初、末期或预防接种者,仅表现为不规则低热,全身症状轻微,局部淋巴结轻度肿大、压痛,无出血现象。除轻型外的其他各型,起病急骤,均有较重的毒血症症状及出血现象。腺鼠疫最为常见,占85%~90%。除全身中毒症状外,以急性淋巴结炎为特征。肺鼠疫是最严重的一型,病死率极高。该型起病急骤,发展迅速。除具有严重的鼠疫一般症状之外,还有呼吸道感染的特有症状。潜伏期短,发病急剧,恶寒,高热可达39~41度。病人颜面潮红,眼结膜充血。因严重发绀故有“黑死病”之称。【病理】血管和淋巴管内皮细胞损害及急性出血性、坏死性病变。淋巴结肿常与周围组织融合,形成大小肿块,呈暗红或灰黄色;脾、骨髓有广泛出血;皮肤粘膜有出血点,浆膜腔发生血性积液;心、肝、肾可见出血性炎症。肺鼠疫呈支气管或大叶性肺炎,支气管及肺泡有出血性浆液性渗出以及散在细菌栓塞引起的坏死性结节。【流行病学】世界各地存在许多自然疫源地,野鼠鼠疫长期持续存在。人间鼠疫多因为野鼠传至家鼠,然后由家鼠传染于人引起。偶因狩猎(捕捉旱獭等)、考查、施工、军事活动进入疫区而被感染。在许多发展中国家,贸易发展,人口迁移和卫生条件的恶化等都促进了鼠疫感染的传播。【诊断】患者发病前10d到过鼠疫动物病流行区或接触过鼠疫疫区内的疫源动物、动物制品及鼠疫病人,进入过鼠疫实验室或接触过鼠疫实验用品。突然发病,高热,白细胞剧增,在未用抗菌药物(青霉素无效)情况下,病情在24h内迅速恶化并具有下列症候群之一者:急性淋巴结炎,肿胀,剧烈疼痛并出现强迫体位。出现重度毒血症、休克症候群而无明显淋巴结肿胀。咳嗽、胸痛、咯痰带血或咳血。重症结膜炎并有严重的上下眼睑水肿。血性腹泻并有重症腹痛、高热及休克症候群。皮肤出现剧痛性红色丘疹,其后逐渐隆起,形成血性水泡,周边呈灰黑色,基底坚硬。水泡破溃,创面也呈灰黑色。剧烈头痛、昏睡、颈部强直、谵语妄动、脑压高、脑脊液浊浑。患者的淋巴结穿刺液、血液、痰液,咽部和眼分泌物以及尸体脏器或管状骨骨骺取材标本,分离到鼠疫菌。患者2次(间隔10d)采集血清,用PHA法检测F1抗体呈现4倍以上增长。【治疗】①一般治疗与护理:患者绝对卧床休息,急性期给予高热望量高维生素流质,补液,保护心肺功能。②抗菌治疗:链霉素可治疗各型鼠疫,疗效快,不易复发,使用时应同磺胺、四环素等联合使用,以防产生耐药。成人每日2~4g,每4~6小时肌注1次,对危重病例应加大剂量。疗程10~15日,或痰检连续6次阴性后停止。庆大霉素,据报道疗效优于链霉素和氯霉素。腺鼠疫用庆大霉素每日16~32万u,分2~4次肌注,或混入5%葡萄糖液500ml内分次静脉滴注。四环素,在开始48小时内用大剂量(4~6g/日),严重病例在头1~2日必须静脉滴注,如病人情况允许可辅以口服,2~4g/日。退热后减量继续使用,疗程7~10日。磺胺药,可用于严重病例时与链霉素,庆大霉素、四环素等联合用药。③局部治疗:淋巴结肿可用5%一10%鱼石脂酒精或0.1%雷佛奴尔外敷,周围注射链霉菌0.5~1.0g,已软化不能吸收时可切开排脓。眼鼠疫可用金霉素、四环素眼药水滴眼,每次3~5滴,然后用生理盐水冲洗。 【防制措施】①鼠疫是甲类传染病,疫情发生后,应以最快通讯方式向卫生主管部门和卫生防疫站报告疫情。②划定疫区范围,严密封锁疫区。③隔离治疗病人:病人入、出院都应进行卫生处理,更衣、灭蚤,用1%来苏或0.1%升汞水擦澡。肺鼠疫单独隔离,疑似病例与确诊病例分别隔离。隔离期限:腺跟疫患者症状消失后一个月,分泌物细菌学检查3次(每次间隔3天),阴性时解除隔离。肺鼠疫及败血型叛疫患者临床症状消失,痰菌检查6次(每次间隔3天)阴性。④彻底消毒、灭蚤、灭鼠,对病家应实行从外到里的雨淋样喷雾消毒,连续2次,每次喷雾后关闭一昼夜,死者尸体应消毒并立即火化或深埋。病人用具或排泄物随时消毒。⑤实行鼠疫活菌苗的应急接种。【人畜感染特点】鼠间鼠疫传播至人间鼠疫【历史事件】从全球来看,本病远在2000年前即有记载。世界上曾发生3次大流行,造成数以亿计的人员死亡。历史上首次鼠疫大流行发生于公元6世纪,起源于中东,流行中心在近东地中海沿岸,公元542年经埃及南部塞得港沿陆海商路传至北非、欧洲,几乎殃及当时所有著名国家。第二次大流行发生于公元14世纪,其起源众说不一,此次流行此起彼伏持续近三百年,遍及欧亚大陆和非洲北海岸。 第三次大流行始于19世纪末(1894年),它是突然暴发的,至20世纪30年代达最高峰,总共波及亚洲、欧洲、美洲和非洲的六十多个国家,死亡达千万人以上。还有近年来的一些流行,例如,在1992年全世界报告发生人间鼠疫的有巴西、中国、马达加斯加、蒙古、缅甸、秘鲁、美国、越南及扎伊尔等9个国家,共1582例,病人大多集中在非洲,病死率为8.7%。1994年与我国毗邻的印度暴发较大规模的鼠疫,感染病例达693例。2002年,有13个国家向WHO报告的鼠疫病例数1925例,其中177例死亡。2003年,9个国家报告了2118例病例,182例死亡。我国同类疫源地行政区划之间基本没有自然屏障,且周边国家普遍存在鼠疫自然疫源地,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缅甸、越南等国家每年都有鼠疫发生。国际旅游业的发展,容易引发鼠疫,造成鼠疫的境内外传播。【研究进展】专家发现鼠疫多发源于富钙、富铁地区;科学家计划研制老鼠避孕套防止鼠疫传播;英国防部研制出腺鼠疫疫苗 将做大规模临床试验……下图为鼠疫杆菌图片 screen.width-333)this.width=screen.width-333" width=200 height=185 title="Click to view full 2001061103.jpg (200 X 185)" border=0 align=absmiddle>出血性大肠杆菌病---O157:H7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是能引起人的出血性腹泻和肠炎的一群大肠埃希氏菌。以O157:H7血清型为代表菌株。生物学特征   EHEC O157:H7属于肠杆菌科埃希氏菌属。革兰氏染色阴性,无芽胞,有鞭毛,动力试验呈阳性。其鞭毛抗原可丢失,动力试验阴性。EHEC O157:H7具有较强的耐酸性,pH2.5-3.0,37℃可耐受5小时;耐低温,能在冰箱内长期生存;在自然界的水中可存活数周至数月;不耐热,75℃ 1分钟即被灭活;对氯敏感,被1mg/L的余氯浓度杀灭。EHEC 的最适生长温度为33-42℃,37℃繁殖迅速,44-45℃生长不良,45.5℃停止生长。  EHEC除其代表菌株O157:H7外,还包括O157:NM、O26:H11、O111:H8、O125:NM、O121:H19、O45:H2、O4:NM、O145:NM、O5:NM、O91:H21、O103:H2、O113:H2等血清型的部分菌株。血清学鉴定包括O抗原和H抗原的鉴定。前者可使用玻片凝集试验或胶乳凝集试验;后者则应先进行动力试验,动力活泼者再进行玻片和试管凝集试验。  EHEC O157:H7的另一个显著特征是可产生大量的Vero毒素(VT),也称作类志贺氏毒素(SLT),是EHEC的主要致病因子。Vero毒素按免疫原性等方面的不同可分为VT1和VT2。该毒素有一个A亚单位和5~6个B亚单位组成。B亚单位与宿主肠壁细胞糖脂受体结合,具有毒素活性的A亚单位进入细胞,改变60s核糖体的组分,干扰蛋白质的合成。编码VT的基因位于噬菌体上,可缺失而不产生VT。流行病学   1982年美国首次报道了由EHEC O157:H7引起的出血性肠炎暴发。此后,世界各地陆续报道了该菌引起的感染,并有上升趋势。  1996年在日本发生的EHEC O157:H7的暴发流行,引起出血性腹泻,先后波及30多个都、府、县,感染近万人,并造成12人死亡,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今年日本再度O157爆发,新华网报道。  此外,美国、加拿大、瑞典、澳大利亚、英国的苏格兰和威尔士等国家和地区也相继报道了EHEC的散发性感染和暴发流行。日本、加拿大及瑞士等国已将EHEC O157:H7列为必须报告的传染病,予以高度重视。我国于1988年首次分离到EHEC O157:H7,从已有的流行病调查资料来看,我国亦存在EHEC的散发病例,但尚未有暴发流行的报道。上海地区大肠杆菌O157流行病学初步调查   EHEC O157:H7引起的感染有明显的季节性,多发生于夏秋两季,7-8月为发病高峰。  在地区分布上,多发生于发达国家,主要以散发性感染为主。  在年龄分布上,儿童与老年人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最易分离到 O157:H7的年龄为5-9岁(0.9%)和50-59岁(0.89%)。  农场动物,尤其是反刍动物,构成EHEC O157:H7在世界范围内的主要贮存宿主。  O157:H7在牛中的流行报告范围为0.1-16%;羊、猪、鸡、马、鹿、鸽子、海鸥等动物均可能为EHEC的携带者。  EHEC的感染可形成直接传播(动物→人,人→人),也可以通过间接传播(食物、水源→人)。  食源性的EHEC感染中,牛肉、生奶、鸡肉及其制品,蔬菜、水果及其制品等均可能受其污染。其中, 牛肉是最主要的传播载体。  EHEC O157:H7的感染剂量极低。潜伏期为3-10天,病程2-9天。通常是突然发生剧烈腹痛和水样腹泻,数天后出现出血性腹泻,可发热或不发热。 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screen.width-333)this.width=screen.width-333" width=500 height=393 title="Click to view full dachang.jpg (500 X 393)" border=0 align=absmiddle>【病原】炭疽(anthrax)是由炭疽杆菌所致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原系食草动物(羊、牛、马等)的传染病,人因接触这些病畜及其产品或食用病畜的肉类而被感染。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局部皮肤坏死及特异的黑痂,或表现为肺部、肠道及脑膜的急性感染,有时伴有炭疽杆菌性败血症。  炭疽杆菌为革兰阳性粗大杆菌,长5~10μm,宽1~3μm,两端平切,排列如竹节,无鞭毛,不能运动。在人及动物体内有荚膜,在体外不适宜条件下形成芽胞。本菌繁殖体的抵抗力同一般细菌,其芽胞抵抗力很强,在土壤中可存活数十年,在皮毛制品中可生存90年。煮沸40分钟、140℃干热3小时、高压蒸气10分钟、20%漂白粉和石灰乳浸泡2日、5%石碳酸24小时才能将其杀灭。在普通琼脂肉汤培养基上生长良好。本菌致病力较强。  炭疽杆菌主要有4种抗原:①荚膜多肽抗原,有抗吞噬作用。②菌体多糖抗原,有种特异性。③芽胞抗原。④保护性抗原,为一种蛋白质,是炭疽毒素的组成部分。有毒株产生的毒素有3种,除保护性抗原外,还有水肿毒素,致死因子。【传染源】 主要为患病的食草动物,如牛、羊、马、骆驼等,其次是猪和狗,它们可因吞食染菌食物而得病。人直接或间接接触其分泌物及排泄物可感染。炭疽病人的痰、粪便及病灶渗出物具有传染性。【传播途径】1.经皮肤粘膜 由于伤口直接接触病菌而致病。病菌毒力强可直接侵袭完整皮肤。2.经呼吸道 吸入带炭疽芽胞的尘埃、飞沫等而致病。3.经消化道 摄入被污染的食物或饮用水等而感染。(三)人群易感性 人群普遍易感,但多见于农牧民、屠宰、皮毛加工,兽医及实验室人员。发病与否与人体的抵抗力有密切关系。(四)流行特征 在动物和人群间发病有一定关系,造成家畜流行的诸因素也与人群中流行的因素有关。本病世界各地均有发生,夏秋发病多。【病理】  炭疽杆菌从损伤的皮肤、胃肠粘膜及呼吸道进入人体后,首先在局部繁殖,产生毒素而致组织及脏器发生出血性浸润、坏死和高度水肿,形成原发性皮肤炭疽、肠炭疽的肺炭疽等。当机体抵抗力降低时,致病菌即迅速沿淋巴管及血管向全身扩散,形成败血症和继发性脑膜炎。皮肤炭疽因缺血及毒素的作用,真皮的神经纤维发生变化,故病灶处常无明显的疼痛感。炭疽杆菌的毒素可直接损伤血管的内皮细胞,使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导致有效血容量减少,微循环灌注量下降,血液呈高凝状态,出现DIC和感染性休克。  【症状】本病主要病理改变为各脏器、组织的出血性浸润、坏死和水肿。皮肤炭疽呈痈样病灶,皮肤上可见界限分明的红色浸润,中央隆起呈炭样黑色痂皮,四周为凝固性坏死区。镜检可见上皮组织呈急性浆液性出血性炎症,间质水肿显著,组织结构离解,坏死区及病灶深处均可找到炭疽杆菌。 肠炭疽病变主要在小肠。肠壁呈局限性痈样病灶及弥漫出血性浸润。病变周围肠壁有高度水肿及出血,肠系膜淋巴结肿大,腹膜也有出血性渗出,腹腔内有浆液性含血的渗出液,内有大量致病菌。  肺炭疽呈出血性气管炎、支气管炎、小叶性肺炎或梗死区。支气管及纵膈淋巴结肿大,均呈出血性浸润,胸膜与心包亦可受累。  脑膜炭疽的软脑膜及脑实质均极度充血、出血及坏死。大脑、桥脑和延髓等组织切面均见显著水肿及充血。蛛网膜下腔有炎性细胞浸润和大量菌体。 炭疽杆菌败血症患者,全身各组织及脏器均为广泛性出血性浸润、水肿及坏死,并有肝、肾浊肿和脾肿大。流行性出血热【病原】本病的病原为病毒。1976年南朝鲜李镐汪报告在黑线姬鼠趄鲜亚种的肺和肾组织中发现了朝鲜出血热抗原的存在,并用免疫荧光抗体法检查,证实其具有特异性。1978年用非疫区黑线姬鼠首次分离到可以传代的朝鲜出血热病毒,此病毒已分别在A-549(人肺癌)传代细胞及大白鼠传代,定名为“朝鲜出血热病毒”或称“汉坦病毒”。并证实苏联、日本、瑞典、芬兰和我国发生的有肾综合征出血热为同一种病原所致。我国对本病病原学和血清学也进行了大量研究工作,1981年我国也用同样方法分离到EHF病毒。还从流行性出血热(简称出血热)疫区的褐家鼠肺组织及绿猴肾(Vero-E6)细胞中分离到病毒,并从早期患者的血液及单核白细胞、骨髓细胞、淋巴结、肝、肺、肾等组织中直接分离到病毒,在短时间内本病病毒抗原体检测方法已经较广泛地应用于特异性诊断及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并阐述了病毒生物学性状,理化特性;对于病毒的形态和形态发生过程、病毒株的抗原性以及生物性状和分子结构等也有了初步了解。   本病毒属布尼亚病毒科的一个新属,称为汉坦病毒属。电镜可见病毒为圆形中等大小的颗粒,平均直径约120nm(90~160nm),有双层包膜,表面有微突,包膜内为颗粒线状结构,感染细胞的胞质内常见较多的包涵体。病毒的核酸为单链、负性RNA型,分大(L)、中(M)、小(S)三不同片段。病毒蛋白由四个结构蛋白组成,即G1、G2为为包膜糖蛋白,NP为核蛋白,L蛋白可能为多聚酶。G1、G2蛋白上存在中和抗原和血凝素抗原,并能诱导中和抗体。病毒对脂溶剂很敏感,易被紫外线及γ射线灭活,一般消毒剂(碘酒、酒精、福尔马林等)均可将病毒杀灭。自然情况下,本病毒仅对人引起疾病。在宿主动物中表现为隐性持续感染,无症状及明显病变。现有两种动物模型:一为感染模型,供分离和培养病毒及感染试验用,如长瓜沙鼠,家兔人工感染后可产生一种短程和自限性感染。另为致病模型,供发病机理及研制疫苗用。如将本病毒接种于2--4日乳龄小白鼠脑内,能产生全身弥漫性感染,并发病致死。人肺癌传代细胞(A549)、绿猴肾传代细胞(Vero-E6)及大白鼠肺原代细胞,人胚肺二倍体细胞(2BS)株对病毒繁殖敏感,可用于病毒分离、增毒、诊断抗原的制备及研究特效药物等。此外,敏感的正常的二倍体细胞还可以用于疫苗研制。美国、日本和我国均已研制出抗流行性出血热病毒的单克隆抗体,其特异性强、敏感性高,在血清学诊断、病毒鉴定、抗原分型以及疫苗研究等方面都有重要价值。 【症状】潜伏期4-46日,一般为1-2周,典型病症中有发热期、低血容量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恢复期5期经过,非典型或轻型病列可出现越期现象。   ①发热期:3-7天,高热,头痛,腰痛,全身酸痛,颜面,颈部,胸部潮红呈酒醉征,腋下胸背部及软腭可见出血点。病人可有腹痛,便中带血,腹泻,应与细菌性痢疾相鉴别。   ②低血压休克期:持续1-3天,典型表现为脸色苍白,四肢厥冷、脉数、尿少。   ③少尿期:持续2-5天。临床表现为尿少,酸中毒,呼吸深快,水电解质平衡紊乱,氮质血症,肾功能衰竭。可并发高血容量综合征和肺水肿。病情严重者多死于此期。   ④多尿期:一般出现于病程第9-14日,以尿量逐渐增多为标志,易发生低钾血征。   ⑤恢复期:尿量逐渐恢复正常,精神,食欲好转。      流行性出血热少尿期的临床表现   少尿期常与低血压休克期重叠而无明显界限。在低血压中、后期即可出现少尿,也有人从发热期直接进入少尿期,而表现发热。低血压和少尿期重叠常为重型病例。   1、少尿期的出现及持续时间:一般在病程的第5-8病日,早者第3病日,晚者第10病日,持续2-5天。   2、少尿强度:24h尿量<1000ml者为少尿倾向,<500ml者为少尿,<50ml者为无尿,有些病例少尿不明显,但存在氮质血症,称之为“无少尿型肾功衰竭”。   3、少尿期的临床表现:由于肾功衰竭,肾脏排泄功能障碍,体内大量代谢物及液体潴留,电解质平衡紊乱,出现氮质血症和/或尿毒症,酸中毒,高血容量综合征,如厌食恶心,腹胀,头晕头痛,皮肤大片淤斑,呼吸深快,心肌收缩无力,血压下降,高血容量时出现头胀痛,体毒V充盈,脉洪大,血压上升,心率上升,红细胞,血红蛋白,压积下降。      潜伏期为5~46天,一般为1~2周。本病典型表现有发热、出血和肾脏损害三类主要症状,以及发热、低压,少尿、多尿与恢复期等五期临床过程。多数病例临床表现并不典型,或某期表现突出,或某期不明显而呈“越期”现象,或前两、三期重叠。   (一)发热期 主要表现为感染性病毒血症和全身毛细血管损害引起的症状。   大多突然畏寒发热,体温在1~2日内可达39~40℃,热型以弛张及稽留为多,一般持续3~7日。出现全身中毒症状,高度乏力,全身酸痛,头痛和剧烈腰痛、眼眶痛,称为“三痛”。头痛可能与脑血管扩张充血有关;腰痛与肾周围充血、水肿有关;眼眶痛可能为眼球周围组织水肿所致。胃肠道症状也较为突出,常有食欲有振、恶心、呕吐、腹痛及腹泻等。重者可有嗜睡、烦燥及谵语等。但热度下降后全身中毒症状并未减轻或反而加重,是不同于其他热性病的临床特点。   颜面、颈部及上胸部呈弥漫性潮红,颜面和眼睑略浮肿,眼结膜充血,可有出血点或瘀斑和球结合膜水肿,似酒醉貌。在起病后2~3日软腭充血明显,有多数细小出血点。两腋下、上胸部、颈部、肩部等处皮肤有散在、簇状或搔抓状、索条样的瘀点或瘀斑。重者的瘀点、瘀斑可遍及全身,且可发生鼻衄、咯血或腔道出血,表示病情较重,多由DIC所致。   (二)低血压期 主要为失血浆性低血容量休克的表现。   一般在发热4~6日,体温开始下降时或退热后不久,患者出现低血压,重者发生休克。可全并DIC、心力衰竭、水电解质平衡失调,临床表现心率加快,肢端发凉,尿量减少,烦燥不安,意识不清,口唇及四肢末端发绀,呼吸短促,出血加重。本期一般持续1~3日,重症可达6日以上。且常因心肾功能衰竭造成死亡,此期也可不明显而迅速进入少尿或多尿期。   (三)少尿期 少尿期与低血压期常无明显界限,二者经常重叠或接踵而来,也有无低血压休克,由发热期直接进入少尿期者。24小时尿少于400ml为少尿,少于50ml者为无尿。本期主要临床表现为氮质血症,水电解质平衡失调。也可因蓄积于组织间隙的液体大量回入血循环,以致发生高血容量综合征。   本期多始于6~8病日,血压上升,尿量锐减甚至发生尿闭。重者尿内出现膜状物或血尿,此期常有不同程度的尿毒症、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高钾、低钠及低钙血症等)的表现。伴有高血容量综合征者,脉搏充实有力,静脉怒张,有进行性高血压及血液稀释等。重者可伴发心衰、肺水肿及脑水肿。同时出血倾向加重,常见皮肤大片瘀斑及腔道出血等。本期一般持续2--5日,重者无尿长逾1周,本期轻重与少尿和氮质血症相平行。   (四)多尿期 肾脏组织损害逐渐修复,但由于肾小管回吸收功能尚未完全恢复,以致尿量显著增多,24小时尿量达3000ml为多尿,多尿达4000~10,000ml以上。   多尿初期,氮质血症、高血压和高血容量仍可继续存在,甚至加重。至尿量大量增加后,症状逐渐消失,血压逐渐回降。若尿量多而未及时补充水和电解质,亦可发生电解平衡失调(低钾、低钠等)及第二次休克。本期易发生各种继发感染,大多持续1~2周,少数长达数月。   (五)恢复期 随着肾功能的逐渐恢复,尿量减至3000ml以下时,,即进入恢复期。尿液稀释与浓缩功能逐渐恢复,精神及食欲逐渐好转,体力逐渐恢复。一般需经1~3月恢复正常。   (六)临床分型 按病情轻重可分为四型:   1.轻型 ①体温39℃下,中毒症状轻;②血压基本正常;③出血现象少;④肾损害较轻,尿蛋白在“+~++”,无明显少尿期。   2.中型 ①体温在39~40℃,中毒症状较重,外渗现象明显;②收缩压低于12.0Kpa(90mmHg),或脉压小于3.5Kpa(26mmHg);③皮肤、粘膜出血现象明显;④肾损明显,尿蛋白可达“卅”,有明显少尿期。   3.重型 ①体温≥40℃,全身中毒症状及外渗现象严重,或出现中毒性精神症状;②收缩压低于9.3Kpa(70mmHg)或脉压小于3.5Kpa(26mmHg);③皮肤、粘膜出血现象较重。如皮肤瘀斑、腔道出血;④肾损严重,少尿期持续在5日以内或尿闭2日以内者。   4.危重型 在重型基础上,出现以下任何严重症候群者。①难治性休克;②出血现象严重,有重要脏器出血;③肾损极为严重,少尿超过5于以上,或尿闭2天以上,或尿素氮超过120mg/dl以上;④心力衰竭、肺水肿;⑤中枢神经系统合并症;⑥严重继发感染。   (七)家鼠型出血热的临床特点   与野鼠型相比,家鼠型轻型较多,五期经过多不全。发热期较短,热退多数病情减轻,困倦衰竭少见,腰痛及眼眶痛不显著,消化道症状较轻;低血压期与少尿期轻或无;多尿期与恢复期亦较短;出血、肾损与渗出水肿均较轻;合并症少,但肝脏受损较野鼠型明显,病死率低。 【病理】(一)发病机理 由于免疫学、免疫病理及病原学研究的进展,认为病毒感染是引起发病的始动环节。主要理由:①由于病毒本身的作用可直接损害毛细血管内皮细胞,造成广泛性的小血管损害,进而导致各脏器的病理损害和功能障碍。②由于病毒在体内复制,病毒抗原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引起免疫损伤所致。③此外,由于多器官的病理损害和功能障碍,又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使本病的病理过程更加复杂化,因而目前尚不能用一种学说解释全部发病机理。   1.病毒感染是引起发病的始动环节   本病的主要病理生理过程,起因于全身小血管和毛细血管的损伤,造成这种血管系统改变的直接因素,迄今尚未完全阐明。早年多认为病毒直接损害小血管内皮细胞,引起血管扩张、变性、脆性和通透性增强,由此导致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当时由于病毒分离尚未成功,缺乏病原学的定位证据。又由于本病免疫功能异常,故又认为在发病机理中可能免疫反应起主导作用。近年来由于病毒分离成功,证明在发热期患者血中可分离出病毒,病程早期有病毒血症存在。在乳小白鼠感染后病毒可存在于血管内皮细胞中并造成损害。通过对人体和胎作多种组织器官病毒抗原的定位研究和体外实验。证明本病毒抗原可在人体全身器官的血管内皮细胞广泛分布;人体肝、肺、肾、骨髓及淋巴结等可能为本病毒感染的重要靶器官;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可能为重要的感染靶细胞。说明本病患者早期脏器内即有病毒增殖,且对免疫器官,免疫细胞直接损害,导致免疫功能失调,因而病毒的直接作用起着先导作用,是造成组织细胞损伤的始动原因。   2.免疫病理反应   病毒作用重要的始动因素,一方面可能导致感染细胞功能及结构的损害,另一方面是激发了机体免疫应答,而后者既有清除感染病毒、保护机体的有利作用,又有引起免疫病理反应(如Ⅲ、Ⅰ型)造成机体组织损伤的不利作用。患者普遍存在免疫功能异常,表现为体液免疫亢进,非特异性细胞免疫抑制和补体水平迅速下降,其动态变化与病情,病程密切相关,特异性抗体在病程早期即已出现。易形成免疫复合物,激活补体系统,并沉积与附着到小血管壁、肾小球、肾小管基底膜以及红细胞和血小板表面,引起免疫病理反应,从而引起器官组织的病损和功能改变,主要表现为Ⅲ型变态反应,另外病程早期可能有Ⅰ型变态反应参与,表现为血清中IgE抗体增高,嗜碱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在病毒抗原诱导下,释放组织胺,由此引起小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血浆外渗、形成早期充血、水肿等症状。最近又发现细胞毒性T细胞可能参与发病机理,机体免疫机制的失衡在造成或加重免疫病理反应起了一定作用。   发病机理尚有很多问题不清,例如病毒作用与免疫病理损伤之间的关系,病毒感染与免疫调节机制失衡的因果关系,病毒直接作用与免疫病理损伤在不同病程所处的地位等,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   3.休克、出血、肾衰的发生原理   病程在4~6日,体温下降前后,常发生原发性休克。以后在肾功能衰竭期间,因水盐平衡失调,继发感染和内脏大出血等可引起继发性休克。原发性休克主要发生原因是由于小血管通透性增加,大量血浆外渗,血液浓缩,血管容量骤减所致,故称“感染中毒性失血浆性休克”。小动脉扩张、间质性心肌炎、DIC的发生亦可能加重休克。   本病出血原因可能在不同时期有不同因素,发热期出血是由于血管壁受损和血小板减少所致,后者可能与修补血管的消耗及骨髓巨核细胞成熟障碍有关。休克期以后的出血加重,主要由于DIC所导致的消耗性凝血障碍,继发性纤溶亢进和内脏微血栓形成等。发病早期血中游离肝素增加,急性肾衰时尿毒症影响血小板功能也是出血的重要原因。   本病的肾脏损害与一般急性肾小管坏死相同,主要由于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肾小管回吸收功能受损,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可能与肾内肾素增加有关。DIC或抗原抗体复合物沉积等导致肾小球中微血栓形成亦为少尿的原因。由于缺血、肾小管变性、坏死、间质水肿,致使肾小管被压及受阻,也为导致少尿原因之一。   (二)病理改变 皮肤、粘膜和各系统和组织器官有广泛充血、出血和水肿,严重者伴坏死灶形成。其中以肾髓质、右心房内膜、脑垂体前叶、肾上腺皮质最明显,表现为:   1.全身小血管和毛细血管广泛性损害,表现内脏毛细血管高度扩张、充血、腔内可见血栓形成。血管内皮细胞肿胀、变性,重者血管壁变成网状或纤维蛋白样坏死,内皮细胞可与基底膜分离或坏死脱落。   2.多灶性出血 全身皮肤粘膜和器官组织广泛性出血,以肾皮质与髓质交界处,右心房内膜下,胃粘膜和脑垂体前叶最明显,发热期即可见到,少尿期最明显。   3.严重的渗出和水肿 病程早期有球结膜和眼睑水肿,各器官、体腔都有不同程度的水肿和积液,以腹膜后、纵隔障、肺及其他组织疏松部最严重,少尿期可并发肺水肿和脑水肿。   4.灶性坏死和炎性细胞浸润 多数器官组织和实质细胞有凝固性坏死灶,以肾髓质、脑垂体前叶、肝小叶中间带和肾上腺皮质最常见。在病变处可见到单核细胞和浆细胞浸润。 【流行病学】1.病型及地区分布 本病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北部和中部地区,包括日本(城市型及实验动物型均为大鼠型EHFV引起)、朝鲜(城市型、野鼠型、实验动物型)、苏联远东滨海区(野鼠型)及我国(野鼠型、家鼠型、实验动物型),正常人群血清中发现EHF血清型病毒抗体的地区遍及世界各大洲,许多国家和地区沿海港口城市的大鼠(多为褐家鼠)自然携带EHFV抗原及/或抗体,表明它们具有世界性分布,特别是在沿海城市大鼠中扩散传播,因此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问题。   在我国经病原学或血清学证实26个省市自治区,近年来伴随家鼠型的出现,疫区也迅速蔓延,并向在大、中城市、沿海港口扩散已成为一个严重而急待解决的问题。   近年在东欧巴尔干半岛各国发生一种类似亚洲的野鼠型EHF重型HFRS,病死率高达19~30%。重型HFRS先发现于保加利亚,近年在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和希腊相继经血清学证实有重型的发生或流行。在欧洲的比、荷、英、法还发生由大白鼠引起的实验动物型HFRS,其病原属家鼠型EHFV。   HFRS流行病学分型与前述病原学分型密切相关。由于几种宿主携带的病毒抗原性不同,而将HFRS分为不同血清型,而不同宿主鼠种由于习惯不同又构成不同的流行型。区分为野鼠型、家鼠型及实验动物型。欧洲重型HFRS由黄颈姬鼠传播,也是野鼠型,病原为V型病毒。   2.季节性 全年散发,野鼠型发病高峰多在秋季,从10月到次年1月,少数地区春夏间有一发病小高峰。家鼠型主要发生在春季和夏初,从3月到6月。其季节性表现为与鼠类繁殖、活动及与人的活动接触有关。 【诊断】[实验室检查]   (一)常规检查   1.血象 不同病期中变化不同,对诊断、预后判定均重要。   (1)白细胞 早期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偏低,3~4日后即明显增高,多在(15~30)×109/L,中性粒细胞明显左移,并可出现幼稚细胞,重型、危重型可出现晚幼粒,中幼粒,甚至早幼粒细胞,呈现类白血病反应。异型淋巴细胞在1~2病日即可出现,且逐日增多,一般为10~20%,部分达30%以上,对诊断有参考价值。   (2)红细胞和血红蛋白 发热期开始上升,低血压期逐渐增高,休克期患者明显上升,至少尿期下降,其动态变化可作为判断血液浓缩与血液稀释的重要指标。   (3)血小板 全病程均有不同程度降低,2病日即降低,低血压及少尿期最低,并有异型、巨核血小板出现,多尿后期始恢复。血小板显著减少是本病一项特征性表现。下降迅速原因,除病毒直接损害外,提示有DIC存在。   2.尿常规 显著的尿蛋白是本病的重要特点,也是肾损害的最早表现。其主要特征为:出现早、进展快、时间长。多在2--3病日尿中即开始出现蛋白,并发展迅速,可在1天内由“+”突然增至“+++”或“++++”。少尿期达高峰,以后逐渐下降,尿中还可有红细胞、管型或膜状物(是凝血块、蛋白质与坏死脱落上皮细胞的混合凝聚物),故必须强调多次查尿、有助于诊断。   (二)血液生化检查   1.尿素氮及肌酐 低血压休克期轻、中度增高。少尿期至多尿期达高峰,以后逐渐下降,升高程度及幅度与病情成正比。   2.二氧化碳结合力 发热后期即下降,低血压休克期明显,少尿期亦有下降,多尿期逐渐恢复至正常。   3.电解质 血钾在发热期可有降低,休克期仍低,少尿期上升为高血钾,多尿期又降低。但少尿期亦有呈低血钾者。血钠及氯在全病程均降低,以休克及少尿期最显著。血钙在全病程中亦多降低。   (三)凝血功能检查 一般血小板均减少,有DIC者,开始为高凝阶段,凝血时间缩短,但为时较短,不易观察。其后转为低凝血阶段和继发性纤溶亢进。低凝阶段,表现为凝血因子大量消耗,血小板下降,凝血酶原和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延长,纤维蛋白原降低。继发性纤溶亢进表现为凝血酶凝固时间延长,纤维蛋白降解物增加及优球蛋白溶解时间缩短。血浆鱼精蛋白副凝试验(3P试验)阳性说明有纤维蛋白单体存在,证明有较多凝血酶及纤溶存在。   (四)免疫功能检查 普遍有免疫功能异常。   在急性期细胞免疫功能普遍低下,尤以休克期为甚,其下降幅度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平行,至多尿期渐回升。在EHF患者病程中存在着调节性T细胞数量和功能失常,表现为病初自发性抑制性T细胞(STs)活性即明显低下,CD8细胞百分数增加,CD4/CD8比值倒置,增加的CD8细胞属于细胞毒性T细胞。   血清免疫球蛋白测定可见IgM和IgA增高,早期尤其以IgM增高为著。急性期补体水平下降,血清总补体及补体C3、C4含量,在发热期即开始下降,低血压及少尿期尤著,病情危重者明显降低。免疫复合物检出率增高,早期即出现循环免疫复合物,肾组织作电镜或免疫荧光检查,在肾小球基底膜见有免疫复合物沉积。   (五)特异性血清学检查   自病毒分离成功以来,对本病的特异性诊断技术迅速建立,检测对象已由血清抗体发展到尿液抗体,由检测抗体发展到细胞内抗原和尿中可溶性抗原,检测方法也日新月异。近来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如斑点杂交、原位杂交及聚合酶链反应(PCR)已试用于EHF的诊断及发病机理研究。   1.免疫荧光技术(IFAT)为常规方法之一。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患者血清特异性IgM和IgG抗体,前者在第1病日即可检出,第2病日阳性率88.2%,第3病日达100%;IgG在2病日即可检出,4~5病日阳性率达75%。直接免疫荧光法,可检出白细胞及尿沉渣细胞内病毒抗原,用于早期诊断。   2.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用双抗体夹心法检测可溶性抗原,用竟争法检测阻断抗体,特异、敏感,又可避免需要荧光显微镜。EHF-IgM捕获法ELISA(Mac-ELISA)以不同病日血清IgM检出率为97.7%,而IFAT法检出率为88.7%,是一敏感、特异的诊断方法。   3.免疫粘附血凝法(IAHA) 用于检测抗体,其抗体滴度与免疫荧光抗体滴度相仿,又可区别不同类型病毒抗体。   李镐汪和日本学者合作制出检测EHF抗体的间接凝集试验方法,将汉坦病毒结合到硅化物颗粒上,制成直径为1.8μm的抗原致敏颗粒,与稀释的待检血清反应40分钟可观察结果,此法简便易行,非特异反应少,敏感性好。   4.反向被动血凝法(RPHA)用于检测体液病毒抗原,与ELISA法滴度基本一致。   5.放射免疫法(RIA)国外用固相放射免疫法与ELISA进行诊断及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其敏感性较免疫荧光法高10倍以上。   6.空斑减少中和试验(PRNT)中和抗体是EHFV感染后产生的一种重要抗体,是目前用于病毒血清学分型的主要依据。本法要求严格,操作复杂费时,难以在一般试验室开展。中和效价的高低与病型轻重有关,即重症患者低,中型患者较高。   7.放射免疫沉淀试验(RIP)有报告用RIP对83份不同病日患者血清测定,抗EHFV-NP(核蛋白)抗体最早出现,大多在4病日便可测出,其后为抗G2(糖蛋白),抗G1仅在少数标本中方能测出。三种病毒结构蛋白抗体滴度也是抗NP最高,抗G1最低。   8.应用cDNA探针检测EHFV-RNA的研究,最近国内外先后获得了病毒的M、S片段的多个cDNA克隆,可用于制备检测EHFV核酸的探针。检测EHF患者血液、尿液和外周血淋巴细胞中的EHFV核酸,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和较高的敏感性,为发病机理和诊断研究提供了先进手段。   [并发症]   (一)腔道大出血及颅内出血 大量胃肠道出血可导致休克,预后严重;大咯血可导致窒息;颅内出血可产生突然抽搐、昏迷。   (二)心功能不全,肺水肿 多见于休克及少尿期,多在短期内突然发作,病情严重,有明显高血容量征象。   (三)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多见于低血压休克期及少尿期,由于休克被纠正后肺循环高压有肺毛细血管通透性改变或由于补液过量,肺间质水肿所致。患者胸闷、呼吸极度窘迫,两肺有干湿性罗音,血气分析可有动脉血氧分压显著降低,预后严重,病死率高。   (四)继发感染 少尿期至多尿期易并发肺炎、尿路感染、败血症及真菌感染等。   [诊断和鉴别诊断]   (一)诊断 一般依据临床特点和实验室检查、结合流行病学资料,在排除其他疾病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性诊断,对典型病例诊断并不困难,但在非疫区,非流行季节,以及对不典型病例确诊较难,必须经特异性血清学诊断方法确诊。   1.流行病学资料 发病季节,于病前二月曾在疫区居住或逗留过,有与鼠、螨及其他可能带毒动物直接或间接接触史;或曾食用鼠类排泄物污染的食物或有接触带毒实验动物史。   2.症状 起病急,有发热、头痛、眼眶痛、腰痛(三痛),多伴有消化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常依次出现低血压、少尿及多尿现象。   3.体征   (1)毛细血管中毒症 面、颈、上胸部潮红(三红),重者呈酒醉貌;眼球结合膜、咽部及软腭充血;咽部、液下、前胸等部位可见出血点(点状、条索状、簇状);重者可见大片瘀斑或腔道出血。   (2)渗出体征 球结合膜及眼睑、面部因渗出而水肿,肾区有叩痛。   4.实验室检查   (1)尿常规 尿中出现蛋白,且逐渐增多,有红细胞、管型或膜状物。   (2)血象 早期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偏低,随病程进展增高,重者可出现类白血病反应,并可出现异形淋巴细胞,重者达15%以上。血小板计数下降,以低血压及少尿期最低。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在发热后期和低血压期因血液浓缩而升高。   (3)血尿素氮(BUN)或肌酐值逐渐增高。   5.特异性血清学诊断 用间接免疫荧光法,以EHFV抗原片,检测患者双份血清,恢复期血清IgG荧光抗体效价增高4倍以上者可确诊。如早期IgM荧光抗体阳性,或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患者血、尿细胞内病毒抗原阳性者,可做为早期诊断的依据,有条件者可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免疫酶染色法、反向被动血凝法进行特异性诊断。   6.病程经过 本病应具备发热、出血、肾损害三大主征。其病程中多有发热、低血压、少尿、多尿及恢复期等五期经过。如经合理治疗或轻型病例可不出现低血压及少尿期,但多有发热及多尿两期,重者可有两期或三期重叠现象。   (二)早期诊断要点   1.在流行地区、流行季节如有原因不明的急性发热病人,应想到本病的可能。   2.发热伴有头痛、眼眶痛、腰痛、全身痛及消化道症状。   3.查体时应特别注意充血、水肿、咽部及软腭充血、皮肤瘀点及液下出血点和肾区叩痛等。   4.发热病人早期出现尿蛋白阳性而且迅速增加,应按疑似出血热对待。   5.血象检查发现血小板减少,出现异型淋巴细胞对本病诊断有帮助。   6.检查血清特异性IgM或双份IgG抗体,或作血液白细胞病毒抗原检测,阳性可确诊。   (三)鉴别诊断   1.以发热为主症者 应与上感、流感、流脑、败血症、斑疹伤寒、钩端螺旋体病等鉴别。   2.以休克为主症者 应与休克型肺炎、暴发型流脑、败血症休克等鉴别。   3.以出血为主症者 应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伤寒肠出血、溃疡病出血等鉴别。   4.以肾损害为主症者 应与肾小球性肾炎、急性肾盂肾炎及其它原因的肾功能不全相鉴别。   5.以腹痛为主症者 应与外科急腹症,如急性阑尾炎、腹膜炎、肠梗阻及急性胆囊炎相鉴别。   6.有类白血病样血象者 应与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鉴别。 【治疗】以综合治疗为主,早期应用抗病毒药物,中期以对症治疗为主。治疗原则“三早一就”,即早发现,早休息,早治疗,就近治疗。治疗中要注意防治休克,肾衰,出血。   发热期:控制感染,减轻外渗,改善中毒症状,预防DIC。   低血压休克期:扩容,纠酸,改善微循环。   少尿期:稳定内环境,促进利尿,导泻及放血疗法,透析疗法。   恢复期:补充营养并逐渐恢复工作。   并发症治疗:防治消化道出血,防治心衰,肺水肿,脑出血,脑水肿等。      目前尚无特效疗法,仍以合理的液体疗法为主的综合治疗法。预防低血容量休克、疏通微循环、保护肾脏、改善肾血流量,促进利尿,对于降低病死率具有重要意义。抓好“三早一就”(早发现、早休息、早治疗,就近治疗),把好三关(休克、少尿及出血关)对减轻病情、缩短病程和降低病死率具有重要意义。   (一)发热其治疗   1.一般治疗 早期应严格卧床休息,避免搬运,以防休克,给予高营养、高维生素及易消化的饮食。对呕吐不能进食者应静脉补充葡萄糖液、电解质溶液,以维持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高热者给予物理降温,慎用发汗退热药物,以防止出汗后导致休克发生。   2.液体疗法 发热期由于特有的血管系统损伤,血浆大量渗出及出血;高热,进食量减少,或伴有呕吐或腹泻,使大量体液丧失,血容量急剧减少及内环境严重紊乱,是发生低血压休克及肾损的主要原因。液体疗法的重点是针对每个患者的变化特点,维持好体内血容量、水、电解质、酸碱和渗透压的平衡,预防低血压休克的发生,保证肾血容量灌注,减轻损伤。   发热早期、中期、可按出量加1000~1500ml;发热晚期日用量可按出量加1500~2000ml。其补量可参照体温、血液浓缩及血压情况掌握,有少尿倾向,应区别是肾前性还是肾性,以便合理补液。   补液以平衡盐液为主,同时注意热量摄取。部分患者发热后期、中毒症状重,有恶心、呕吐、应依照病情调整酸硷平衡。在发热后期,尿量减至1000ml/日以下时,更应注意补液治疗。如尿蛋白持续“++”以上时,可酌情用20%甘露醇静滴,每日总量,以不超过250ml为宜,并注意出入量平衡和血压改变。   3.皮质激素疗法 中毒症状重可选用氢化考地松每日100~200mg或地塞米松5~10mg加入液体稀释后缓慢分次静滴。高热持续不退,尤其是发热、低血压期重叠者可适当加大剂量。   4.止血抗凝疗法 根据出血情况,酌情选用止血敏、安络血及白药,但早期应避免用抗纤溶药物。高凝早期,外渗明显,血小板减少者可口服保太松、潘生丁,必要时可予低分子右旋糖酐250~500ml/日,以防止DIC发生。中毒症状重,瘀点迅速增多,尿蛋白明显上升,有DIC指征者,在检验的监测下,可予肝素治疗。   5.抗病毒疗法   (1)病毒唑 也叫三氮唑核苷,系一人工合成的广谱抗病毒药,对多种DNA和RNA病毒均有抑制作用。国内一些单位用病毒唑早期治疗EHF,可缩短退热时间,加速尿蛋白转阴,提高越期率,降低病死率。一般宜用于5病日前患者,同济及西安医大用量为700~750mg或1000mg/日,加入葡萄糖液200ml内静脉滴注,或分2次各加入250ml葡萄糖液中静滴,连用3天。湖北医学院与美国协作治疗用量为;首次33mg/kg,以后1~4日为每6小时16mg/kg,5~7日为8mg/kg,每8小时1次,每次量加入50ml生量盐水中静滴。该药大剂量可引起贫血、白血球减少等造血系统改变,停药后可恢复,孕妇忌用,严重贫血者慎用。   (2)特异性免疫球蛋白 我们曾用从EHF患者血清提取制备特异性免疫球蛋白(补体结合效价1:128,中和效价1:64),治疗组给免疫球蛋白(SIG)1ml,蛋白含量5~7mg,肌肉注射,在退热、减少渗出、尿蛋白转阴和BUN恢复正常,增进血小板回升,提高越期率,减少重症的发生等优于对照组。提示早期应用SIG可能有中和EHFV,改善机体免疫应答,减轻症状,缓解病情,缩短病程等作用。   (3)免疫血清治疗 西安医大以EHF患者病后6个月内免疫血清(IgG滴度1:20480),采用双盲法治疗100例EHF患者,表明治疗组退热加快,中毒症状消失早,球结合膜水肿及出血停止快,尿蛋白转阴时间缩短,92%患者越过低血压及少尿期,血小板回升正常快,CIC及EHF抗体滴度降低。   6.免疫疗法   (1)环磷酰胺 华山医院首先使用,用以阻止或减少抗体的产生和CIC的形成,从而减少补体激活所造成的组织损害,同时促使细胞免疫恢复,加快疾病痊愈。用法为100~200mg,加生理盐水20ml静脉注射,每日1次,疗程3~4天。若将每日剂量增至300mg,疗程不变,疗效可进一步提高。   (2)特异性猪脾转移因子 多从EHFV免疫的猪脾脏中提取,四医大等单位用临床双盲治疗表明,特异性转移因子可减轻EHF患者的外渗和出血,提高超期率,增强细胞免疫功能,加快患者的康复。用法为2~4ml/次,连用3天。   (3)特异性免疫核糖核酸 我们用EHF特异性免疫核糖核酸(iRNA)和正常核糖核酸(nRNA)对早期患者进行了双盲对照治疗。IRNA治疗组在体温复常、尿蛋白消失,BUN复常时间等均优于nRNA组。使用iRNA还可使CIC和EFH-IgG明显降低。初步证实iRNA用于早期EFH有效。   (4)强力宁 为甘甜素制剂,具有皮质激素样作用,而无其副作用,且有抗过敏作用。该药还可诱生血清中γ-干扰素、提高单核一吞噬细胞功能,据报道对退热时间、血小板恢复正常时间、尿蛋白消失天数均缩短,越期率提高。用法为强力宁注射60~80ml,加入10%葡萄糖液中静脉滴注,每日一次,5~10天为一疗程。   (二)低血压休克期治疗 应针对休克发生的病理生理变化,补充血容量,纠正胶体渗透压和酸碱平衡,调整血管舒缩功能,消除红细胞、血小板聚集,防止DIC形成和微循环淤滞,维护重要脏器功能等。   1.扩充血容量 扩容治疗是抗休克的最基本手段。应早期、快速,适量补充平衡盐液及胶体液。   (1)早期 收缩压低于13.3Kpa(100mmHg),或低于基础血压2.6kPa(20mmHg),脉压差小于3.5Kpa(26mmHg),即应扩容补液。   (2)快速 低血压,静脉快速滴注,100滴/分钟左右。发生休克时,首次300ml液体在30分钟内静滴,随即静脉快速滴注1000ml,以后根据血压回升情况及血液浓缩改善程度,调整补液量及速度。快速补液应注意液体温度及心肺情况,对老年人心功能不良者,应适当减慢。   (3)适量 补液量是否适量,要观察是否达到下列五项指标。①收缩压达12.0~13.3Kpa(90~100mmHg);②脉压差大于3.5Kpa(26mmHg);③心率100次/分左右;④微循环障碍缓解;⑤红细胞、血色素及红细胞压积接近正常。   (4)晶胶比例 平衡盐液与低右比例一般为3:1,外渗明显,休克较重者,低右量可适当加大,但24小时内最多一般不超过1000~1500ml。在治疗休克过程中,应测定患者血浆胶体渗透压,低者,应先输注胶体液,包括低右、全血(新鲜血)、血浆等,补充血容量和纠正胶体渗透压、可使血压稳定恢复,及早逆转休克。   2.纠正酸中毒 休克往往伴有中毒。有酸中毒者,抗休克多不能显效,故应先输碱性剂。首选为5%碳酸氢钠,轻症酸中毒输注150ml~250ml,重者可输注300~500ml左右。乳酸钠、三羟甲基氨基甲烷(THAM)现已很少应用。   3.血管活性药 一般不宜早期应用,如血容量基本补足,血红蛋白量恢复正常、而血压仍不稳定时,可酌情选用下列血管活性药。①多巴按:一般用10~20mg静滴。②阿拉明:10~20mg静滴,一般浓度不超过30%,缓慢静滴(20滴/分左右)。阿拉明和苄胺唑啉联合应用,或去甲肾上肾素和苄胺唑啉联合应用。去甲肾上肾素1mg加苄胺唑啉5~10mg,加入25%葡萄糖100ml缓慢静滴。   4.强心剂 可先用西地兰0.4mg或毒毛旋花子甙K1.25~0.25mg,加入葡萄糖液中静脉推注,6~8小时后可重复1次。   5.肾上腺皮质激素 休克时氢化考地松200~300mg或地塞米松5~10mg静脉滴注。   6.其他 在休克时,如伴有DIC或继发纤溶发生应结合实验检查给以肝素或抗纤溶药物治疗。   (三)少尿期治疗 包括移行阶段及多尿早期,治疗原则应是保持内环境平衡,促进利尿,防治尿毒症、酸中毒、高血容量、出血、肺水肿等并发症以继发感染。   1.稳定内环境平衡   (1)热量及氮质平衡 为减少氮质血症发展,每日糖量不低于200g必要时加用适量胰岛素。亦可用能量合剂:辅酶A、ATP及细胞色素C等,同时可给蛋白合成激素如苯丙酸诺龙等。   (2)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应限制进液量,每日入量以前一日尿量及吐泻量加500~700ml为宜,应以高渗糖为主,少尿时多有高血钾,一般应限制含钾药剂的应用。本期血钠降低多是稀释性低钠,不需补钠。   (3)维持酸碱平衡 对重度酸血症,可酌情选用碳酸氢钠。   (4)稳定血压 血压高于21.3/13.3Kpa(160/100mmHg),可用利血平等。   2.促进利尿 一般宜早期应用,但对器质性少尿效果差。   (1)渗透性利尿剂(20%甘露醇液)每小时尿量小于40ml,或24小时尿量少于1,000ml,酌用20%甘露醇125ml/次静滴或静推。用药后无利尿效果或血压上升者,即应停用,以免发生心功不全。   (2)高效利尿剂 常选用速尿或利尿酸钠。严重病例两药可交替使用。①速尿:40~100ml/次,加入50%葡萄糖液20ml静注,每日2~4次。②利尿酸钠25~50mg/次,加入葡萄糖液中静推。在肾实质严重损害时,往往无效,不宜盲目加大剂量。   (3)血管扩张剂 可试用苄胺唑啉、心得安。   3.导泻疗法 可缓解尿毒症,减少高血容量综合征,防止肺、脑水肿,降低血钾。常用甘露醇粉或中药大黄、芒硝等。①甘露醇粉:每次25~40g,每2小时口服1次,连服2~3次;②大黄30g用开水泡后冲服,芒硝5g。重度恶心、呕吐、消化道大出血者禁用。   4.放血疗法 宜严格掌握指征,由高血容量引起的急性心衰肺水肿,其他疗法效果不佳时可用之,每次放血300ml左右。   5.透析疗法 有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人工肾),效果良好,但应掌握透析指征;①少尿超过5天或尿闭2天以上,经利尿等治疗无效,尿毒症日趋严重,血尿素氮大于80~100mg/dl;②高血容量综合征经保守治疗无效,伴肺水肿、脑水肿及腔道大出血者;③合并高血钾,心电图出现高钾图像,用一般方法不能缓解者;④凡进入少尿期后,病情发展迅速,早期出现意识障碍,持续性呕吐、大出血、尿素氮上升速度快,每日超过30ml/dl,可不拘泥少尿天数及血生化指标,尽早透析。   (四)多尿期治疗 移行期及多尿早期,治疗方法同少尿期,但水及电解质应随尿量增加而予补充。多尿期治疗原则是及时补足液体及电解质,防止失水、低钾与低钠,防止继发感染。补充原则为量出为入,以口服为主,注意钠、钾的补充。   (五)恢复期治疗   1.继续注意休息,逐渐增加活动量。   2.加强营养,给高糖、高蛋白、***生素饮食。   3.出院后可根据病情恢复情况休息1~3个月。   (六 )并发症治疗   1.心衰、肺水肿及呼吸窘迫综合征   ①必要时减慢输液速度,取半卧位,保持呼吸道通畅;②吸氧;③苄胺唑啉,一般应用5~10mg加入10%葡萄糖液250ml缓慢静滴;④强心利尿,可选用毒毛旋花子苷K、西地兰、氨茶碱等;⑤对呼吸急促、烦燥不安者可用苯巴比妥,吗啡或杜冷丁,对中枢性呼吸衰竭及昏迷患者应禁用;⑥根据具体情况给以降压、导泻、放血、或透析等措施;⑦对呼吸窘迫综合征,可给地塞米松,必要时行人工终末正压呼吸。   2.高血钾处理   ①25%葡萄糖液200ml;加入胰岛素20~40u,缓慢静滴;②10%葡萄糖酸钙20ml,加入50%葡萄糖液20ml,缓慢静推;③5%碳酸氢钠80~100ml缓慢静滴,有高血容量者不用;④经上述处理无效者可进行透析。   3.中枢神经系统合并症治疗   止痉可选用苯巴比妥、安定、10%水合氯醛或副醛等镇静剂,亦可用654—2对脑水肿引起的抽搐可用20%甘露醇或选用速尿、利尿酸钠等。   4.继发性纤溶症   可选用抗血纤溶芳酸,一般100~200mg加入50%葡萄糖液20~40ml缓慢静推,1日2次,或选用6—氨基已酸,常用4.0~6.0g加入50%葡萄糖20~40ml,缓慢静推,每日4~6次。   5.防治继发性感染   早期发现感染病灶,合并细菌感染时,可根据情况选用青霉素、氯霉素、红霉素等,对肾脏损害的卡那霉素、庆大霉素应慎用或不用。二重感染,可根据菌株种别进行治疗。 【防制措施】应在疫区反复深入开展以灭鼠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将鼠的密度控制在1~2%以下。   (一)监测 是卫生部门防治疾病的耳目,本病流行病学监测包括:   1.人间疫情监测 包括及时掌握疫情,分析疫情动态和发展趋势,为及时采取预防措施提供依据,疫情登记要详细,必要时应进行个案调查和采血检查抗体,以核实疫情。   2.鼠间疫情监测 逐渐查清疫区和非疫区宿主动物的种类、分布、密度和带毒率。并进行宿主动物带毒率的动态调查,监测地区:重要城市、港口和交通要道等。监测时间:在本病高峰前进行。监测对象和数量:家鼠、野鼠各100只以上,实验用大白鼠等也要定期检查。   (二)灭鼠、防鼠 是预防本病关键的措施。   1.灭鼠 以药物毒杀为主,应在鼠类繁殖季节(3~5月)与本病流行季节前进行。采用毒鼠、捕鼠、堵鼠洞等综合措施,组织几次大面积的灭鼠。   2.防鼠 挖防鼠沟,野营,工地应搭高铺,不宜睡上铺;保存好粮食及食物;整顿环境,以免鼠类窝藏。   (三)灭螨、防螨 在秋季灭鼠可同时用杀虫剂进行灭螨,主要杀灭部队经常活动地区的游离螨与鼠洞内螨。防螨应注意:①不坐卧于稻草堆上;②保持室内清洁,曝晒与拍打铺草;③清除室内外草堆、柴堆、经常铲除周围杂草,以减少螨类孳生所和叮咬机会;④亦可用5‰敌敌畏溶液喷晒衣服开口处,有效时间约半日。   (四)疫苗应用【人畜感染特点】本病是由病毒引起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是以发热、出血倾向及肾脏损害为主要临床特征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研究进展】的展望 目前国内外正在研究并取得较大进展的疫苗可分为二类,一种是鼠脑纯化疫苗,另一种是细胞培养疫苗;另外还有减毒活疫苗和基因重组疫苗也在研究中。   1.浙江防疫站用沙鼠肾细胞培养野鼠型210株病毒经1:2000β—丙内酯灭活后制成疫苗,经免疫家兔后对同型毒株的中和抗体效价增高并产生较高的HI抗体,保护力试验有较强的保护作用。经卫生部批准已进行二批30人观察。免疫2针后RpHI、ELISA和IFA检测抗体分别有9人、9人和8人阳转,3针后全部阳转。中和抗体免疫2针后有4人阳转,3针后9人阳转,初步认为该疫苗是有希望的。   2.长春生物制品所与病毒所用地鼠肾细胞A3/A9和L99病毒制成双价疫苗和L99家鼠型单价疫苗,动物试验有较好保护作用;中和抗体反应,双价疫苗对同型(家鼠型)病毒反应较好,免疫家兔100%阳转。经卫生部批准第一批观察12人,免疫后中和抗体全部阳转,180及360天后仍各有10名保持阳性。   3.兰州生物制品所用乳小白鼠制备纯化疫苗加福尔马林灭活,给家兔免疫后能产生较高的ELISA、RpHI、CH抗体。已上人20名。   从感染细胞培养和大白鼠或小白鼠乳鼠脑组织制备的灭活疫苗已经动物实验证明其安全性及能有效诱导抗体反应,小量人群观察表明,这些灭活疫苗安全有效,是很有希望的。   4.李镐汪等对减毒活疫苗,美国陆军传染病研究所对基因重组疫苗正在研究中。耶尔森氏菌病【病原】耶尔森氏菌为动物肠道寄生菌,广泛存在于动物体内。本菌在外界环境(河水、井水、蒸馏水)中不仅可长期生存,而且可以繁殖。本菌有嗜冷性,食品一旦被污染,在冷藏中仍能继续繁殖,故该病冬季多发。现代文明的"电冰箱肠炎"致病菌,就是人兽共同的耶尔森氏菌。耶尔森氏菌属包括11个种,其中对人有致病性的有三种: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假结核菌和鼠疫菌。只有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和假结核菌已确定是食源性病原体。鼠疫耶尔森氏菌引起黑疽病,不通过食品传染。1981年根据DNA以及生化和形态特征的相关资料,与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极为密切3个同源群被作为耶尔森氏菌的新种命名,它们是弗氏耶尔森氏菌(Y·frederiksenii)、中间型耶尔森氏菌(Y·intermedia)和克氏耶尔森氏菌(Y·krislensenii)。【症状】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是30年代引起注意的急性胃肠炎型食物中毒的病原菌,为人畜共患病。潜伏期约摄食后3-7天,也有报导11天才发病。病程一般为1-3天,但有些病例持续5-14天或更长。主要症状表现为发热、腹痛、腹泻、呕吐、关节炎、败血症等。耶尔森氏菌病典型症状常为胃肠炎症状、发热、亦可引起阑尾炎。有的引起反应性关节炎,另一个并发症是败血症,即血液系统感染,尽管较少见,但死亡率较高。本菌对易染人群为婴幼儿,常引起发热、腹痛和带血的腹泻。【病理】【流行病学】1、细菌分布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分布很广,可存在于生的蔬菜、乳和乳制品、肉类、豆制品、沙拉、牡蛎、哈和虾。也存在于环境中,如湖泊、河流、土壤和植被。已从家畜、狗、猫、山羊、灰鼠、水貂和灵长类动物的粪便中分离出该菌。在港湾周围,许多鸟类包括水禽和海鸥可能是带菌者。猪的带菌率较高,日本报告检出率为4%,加拿大为3.6%,丹麦为10-17%。在猪中,该菌最易在扁桃腺中发现。2、我国情况我国已从人和猪牛禽等动物体中分离出10余个血清型。湖北省1985-1986年,对鸡鸭牛猪4种禽畜,共计4218份粪便样品进行了检查,共检出耶尔森氏菌131株。平均阳性率3.1%。其中鸡1130只,检出17株。牛1127头,检出30株。猪1120头,检出70株。鸭847只,检出24株。耶尔森氏菌储存宿主以猪为最高,牛次之。猪是传播该病的重要宿主。福建某猪场对仔猪进行细菌分离,阳性率为30%,血清阳性率高达70%。南京市检查健康人的粪便28份,带菌率为0.7%;猪234份,带菌率为72.6%;犬37份,带菌率为16.4%;鼠101份,带菌率为8.81%。山东潍坊市检查牛奶74份,阳性2份,羊奶152份,阳性5份。【诊断】鼠疫杆菌(Yersinia pestis)属于耶尔森氏菌属(Yersina)。【治疗】治疗多用链霉素、氯霉素和磺胺等抗菌药物。高效价鼠免疫血清在治疗上有效,可与抗生素并用。 '【防制措施】 1.严格控制传染源,隔离可疑病人或病人,严格执行检疫制度;2.切断传播途径,灭鼠、灭蚤; 3.提高人群免疫力(预防接种鼠疫无毒活疫苗)和个人防护。【人畜感染特点】 仔猪患病,每天腹泻10一15次,呈灰白色或灰绿色糊状稀便,常混有粘液,红色或暗红色血液和肠粘膜脱落物。粪便外表常包裹着一层灰白色发亮的薄膜,一般体温不高。   猫患病主要表现厌食,呕吐,腹泻,消瘦,黄疽,痉挛等症状。 兔发病表现严重腹泻,呼吸困难,运动失调。 牛羊多表现腹泻、流产。 人饮用或食用了被污染的水和食物,经消化道感染,主要表现发热、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颈部淋巴结肿大。常伴有脓肿和脓血症。【历史事件】确定耶尔森氏菌作为一种食源性疾病的有关特性了解较多,其在世界范围内已爆发多起,食品和饮水受到污染,往往是爆发胃肠炎的重要原因。七十年代在加拿大魁北克地区暴发过两起,有138名儿童感染,源于摄入生牛奶。1976年在美国纽约爆发过一起,有217名学生感染,在这起发病过程中涉及的是巴氏消毒巧克力奶。1980年发生于华盛顿的一起有87人感染,污染源是用未经氯处理的泉水做的豆腐。由本菌引起的胃肠炎或中毒爆发,在欧洲以冬春季节较多,夏季较少,而日本则以夏季发病率较高。在我国福建省南部地区,该菌是冬春季腹泻的重要病原菌,根据陈元川案(1984)于不同季节对猪带菌动态的调查,发现两个养猪场仅在冬春两季有该菌检出,检出的菌株均为O3血清型。【研究进展】1.鼠疫耶尔森氏菌16S-23SrRNA基因间区分析展一种快速准确的鉴定鼠疫菌的方法。方法 PCR反应加限制性内切酶消化的方法。结果 对来自不同疫源地的103株鼠疫菌16S-23S rRNA基因间区进行扩增,均可扩出两条长为1 146bp及1 090bp的片段,扩增产物用限制性内切酶Taq I,Msp I消化后的酶切图谱相同。而对照菌株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鼠伤寒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痢疾杆菌,霍乱弧菌的扩增产物及酶切图谱与鼠疫菌均不相同。结论 鼠疫菌16S-23S rRNA基因间区高度同源,基本为两种类型,长度分别为1 146bp及1 090bp,其他菌株与其明显不同;该方法将有助于快速准确的鉴定鼠疫菌。2. 我国耶氏菌病最主要的病原菌是O∶3 和O∶9 血清型,这与欧洲和日本等国家是相同的,但其生物型则完全不同,即我国O∶3 和O∶9 两种血清型,均以生物3 型为主,而国外前者以生物4 型为主,后者以生物2 型为主。致病力也有差异,我国O∶3 型菌株致病力强,国外报告的菌株弱。3.我国O∶3 型耶氏菌能引起猪腹泻,已发现两次猪耶氏菌腹泻的暴发流行,而国外认为猪系正常带菌,不致病。4.昆虫的传播作用:在国外被忽视,缺乏这方面的资料。我国的调查研究证实,苍蝇和蟑螂体内带菌时间相当长,并能通过粪便向外排出,污染外部环境和食品,起到了传播作用.5.研究出一种新的免疫学方法———酶免疫斑点试验:能把耶氏菌属的3 个致病菌(鼠疫、假结核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 的毒力株都能测出来,此乃耶氏菌属的一种简便、快速、共同的测毒方法。空肠弯曲菌肠炎(campylobacter jejuni enteritis)是由空肠弯曲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临床以发热、腹痛、血性便、粪便中有较多中性白细胞和红细胞为特征。弯曲菌最早于1909年自流产的牛、羊体内分离出,称为胎儿弧菌(vibrio fetus),1947年从人体首次分离同该菌。至1957年king把引起儿童肠炎的这种细菌定名为“相关弧菌”(related vibrios)。1973年Sebald和Veron发现该菌不发酵葡萄糖,DNA的组成及含量不同于弧菌属,为了区别于弧菌而创用了弯曲菌(campylobacter)这一名称。到1977年Skirrow改革培养技术,在腹泻病人粪便中分离到弯曲菌,从而确立了病菌与疾病的关系,并把由弯曲菌引起的腹泻正式命名为弯曲菌肠炎(campylobacter enteritis)。[病原学]空肠弯曲菌系弯曲菌属的一个种,弯曲菌属共分六个种及若干亚种。弯曲菌属(campylobacter genus) 包括胎儿弯曲菌(campylobacter fetus),空肠弯曲菌(c.jejuni),结肠弯曲菌(c.colic),幽门弯曲菌(c.pybridis),唾液弯曲菌(c.sputorum)及海欧弯曲菌(c.laridis)。对人类致病的绝大多数是空肠弯曲菌及胎儿弯曲菌胎儿亚种,其次是大肠弯曲菌为革兰染色阴性微需氧杆菌。长1.5~5μm,宽0.2~0.5μm;呈弧形,S形或螺旋形,3~5个呈串或单个排列;菌体两端尖,有极鞭毛,能做快速直线或螺旋体状运动;无荚膜。粪便或肠拭子标本接种选择培养基(Skirrow’s Butzletp’s或Campy-BAP),或通过0.65μm滤器后接种于非选择培养基,在5~10%氧、3~10%二氧化碳,42℃时可分离该菌。空气中不能生长。最初分离时菌落很小,约0.5~1mm,圆形,白色或奶油色,表面光滑或粗糙,转种后光滑型变成粘液型,有的呈玻璃断面样的折光。根据生长所需温度的不同,不发酵葡萄糖及在1%甘氨酸、3.5%盐液、1%胆汁的培养基中生长特性可鉴别其种。主要抗原有O抗原,是胞壁的类脂多糖,及H抗原(鞭毛抗原)。感染后肠道产生局部免疫,血中也产生抗O的IgG、IgM、IgA抗体,有一定保护力。该菌在水、牛奶中存活较久,如温度在4℃则存活3~4周;在粪中存活也久,鸡粪中保持活力可达96小时,人粪中如每克含菌数108,则保持活力达7天以上。细菌对酸硷有较大耐力,故易通过胃肠道生存。对物理和化学消毒剂均敏感。[流行病学](一)传染源 主要是动物。弯曲菌属广泛散布在各种动物体内,其中以家禽、野禽和家畜带菌最多。其次在啮齿类动物也分离出弯曲菌。病菌通过其粪便排出体外,污染环境。当人与这些动物密切接触或食用被污染的食品时,病原体就进入人体。由于动物多是无症状的带菌,且带菌率高,因而是重要的传染源和贮存宿主。病人也可作为传染源,尤其儿童患者往往因粪便处理不当,污染环境机会多,传染性就大。发展中国家由于卫生条件差,重复感染机会多,可形成免疫带菌。这些无症状的带菌者不断排菌,排菌期长达6~7周,甚至15个月之久,所以也是传染源。(二)传播途径 粪一口是主要的传播途径。市售家禽家畜的肉、奶、蛋类多被弯曲菌污染,如进食未加工或加工不适当,吃凉拌菜等,均可引起传染。水源传播也很重要,有报告弯曲菌引起的腹泻患者有60%在发病前一周有喝生水史,而对照组只有25%。另外除人与人间密切接触可发生水平传播外,还可由患病的母亲垂直传给胎儿或婴儿。(三)易感性 人普遍易感。发展中国家5岁以下的儿童发病率最高,尤其1岁以内者。发病率随年龄升高而下降。发达国家卫生条件较好的发展中国家,空肠弯曲菌分离率以10~29岁年龄最高,说明成人对本病的免疫力并不比儿童强。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这一差异,与卫生条件有关,发展中国家的成人平时经常少量接触体内获得一定水平的免疫力,所以发病率低。(四)流行特征 本病全年均有发病,以夏季为多。平时可以散发,也可由于食物、牛奶及水被污染造成暴发流行。自然因素,如气候、雨量;社会因素,如卫生条件的优劣、人口流动(旅游)都可影响本病的发生和流行。[发病原理与病理改变]空肠弯曲菌引起人类肠炎的机理尚未完全清楚,可能与其侵袭力、内毒素及外毒素有关。国外两例志愿受试者,一例口服含菌量为106的牛奶后三天出现典型症状;另一例口服含菌量为500个的食品第四天发病。空肠弯曲菌从口进入消化道,空腹时胃酸对其有一定杀灭作用,已证明pH≤3.6的溶液对该菌可可杀灭。所以饱餐或硷性食物利于细菌突破胃屏障。进入肠腔的细菌在上部小肠腔内繁殖,并借其侵袭力侵入粘膜上皮细胞。细菌生长繁殖释放外毒素、细菌裂解出内毒素。外毒素类似霍乱肠毒素。外毒素激活上皮细胞内腺苷酸环化酶,进而cAMP增加,能量增加,促使粘膜细胞分泌旺盛,导致腹泻。这一作用可被霍乱抗毒素所阻断。病菌的生长繁殖及毒素还造成局部粘膜充血、渗出水肿、溃疡、出血。如果免疫力低下则细菌可随血流扩散,造成菌血症,甚至败血症,进而引起脑、心、肺、肝尿路、关节等的损害。肠粘膜病理检查为非特异性结肠炎,固有层中性白细胞、单核细胞和嗜酸粒细胞浸润;肠腺退变、萎缩,粘液丧失;腺窝脓肿;粘液上皮细胞溃疡,类似溃疡性结肠炎和克隆氏病的改变。也有部分病例粘膜病变类似沙门氏菌和志贺菌感染。[临床表现]潜伏期1~10天,平均5天。食物中毒型潜伏期可仅20小时。初期有头痛、发热、肌肉酸痛等前驱症状,随后出现腹泻、恶心呕吐。骤起者开始发热、腹痛腹泻。发热约占56.3~60%,一般为低到中度发热,体温38℃左右。个别可高热达40℃,伴有全身不适。儿童高热可伴有惊厥。腹痛腹泻为最常见症状。表现为整个腹部或右下腹痉挛性绞痛,剧者似急腹症,但罕见反跳痛。腹泻占91.9%,一般初为水样稀便,继而呈粘液或脓血粘液便,有的为明显血便。腹泻次数,多为4~5次,频者可达20余次。病变累及直肠、乙状结肠者,可有里急后重。轻症患者可呈间歇性腹泻,每日3~4次,间有血性便。重者可持续高热伴严重血便,或呈中毒性巨结肠炎、或为伪膜性结肠炎及下消化道大出血的表现。纤维结肠镜检和钡灌肠检查提示全结肠炎。部分较重者常有恶心呕吐、嗳气,食欲减退。多数1周内自愈。轻者24小时即愈,不易和病毒性胃肠炎区别;20%的患者病情迁延,间歇腹泻持续2~3周,或愈后复发或呈重型。婴儿弯曲菌肠炎多不典型,表现为:①全身症状轻微,精神和外表若似无病;②多数无发热和腹痛;③仅有间断性轻度腹泻,间有血便,持续较久;④少数因腹泻而发育停滞。肠道外感染 弯曲菌也可引起肠道外感染,故有弯曲菌病之称。肠道外感染多见于35~70岁的患者或免疫功能低下者。常见症状是发热、咽痛、干咳、荨麻疹、颈淋巴结肿大或肝脾肿大,黄疸及神经症状。部分血行感染,发生败血症、血栓性静脉炎、心内膜炎、心包炎、肺炎、脓胸、肺脓肿、腹膜炎、肝脓肿、胆囊炎、关节炎及泌尿系感染。少数还可发生脑血管意外,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膜脑炎、脑脓肿、脑脊液呈化脓性改变。孕妇感染者常见上呼吸道症状、肺炎及菌血症。可引起早产、死胎或新生儿败血症及新生儿及新生儿脑膜炎。病死率不高,老年人偶可发生。[并发症]有报道Guillain—Barri综合征常发生在空肠弯曲菌感染之后,认为是GB的病因之一。其发病原理可能与免疫反应有关。①细菌与神经纤维的鞘磷脂有类属抗原,可发生交叉免疫;②肠毒素与神经节苷脂结合;③细胞介导免疫损伤。[诊断](一)本病在发展中国家多见于婴幼儿,而发达国家则以青年为主,且常有不洁食物史、喝生水及旅游史,临床症状主要为发热、腹痛、腹泻、发热多为38℃左右,或无热;腹痛为脐周及全腹痉挛性疼痛,多伴里急后重;腹泻次数一般不多,且可间歇性血便。确诊有赖实验室检查。(二)实验室检查1.大便常规 外观为粘液便或稀水便。镜检有较多白细胞,或有较多红细胞。直接涂片检查病菌 方法是在一玻片上涂一薄层粪便,并慢慢地加热固定。然后把涂片浸于1%碱性品红液中10~20分钟,继之用水彻底漂洗。镜检涂片上显示细小、单个或成串,海欧翼形、S形、C形或螺旋形两端尖的杆菌为阳性。2.细菌学检查 可取患者大便,肠试子、或发热病人的血液、穿刺液等为检材,用选择培养基,在厌氧环境下培养,分离病菌。若具有典型的菌落形态及特殊的生化特性即可确诊。3.血清学检查 取早期及恢复期双份血清做间接凝血试验,抗体效价呈4倍或以上增长,即可确诊。[鉴别诊断](一)细菌性痢疾 典型菌痢有高热、腹痛腹泻、泻脓血便。腹痛在下腹或左下腹,左下腹明显压痛,且有肠索,伴明显里急后重。粪检有较多脓细胞、吞噬细胞。重者常脱水。这都有利于和本病区别。(二)其它细菌所致腹泻,如鼠伤寒、致病性大肠杆菌、耶氏菌、亲水气单胞菌,其他厌氧菌等,单从临床有时很难鉴别。怀疑时应依靠病原学和血清学来确诊。(三)肠道外感染者须与沙门菌病及布氏菌病鉴别。[治疗]肠炎病人病程自限,可不予治疗。但婴幼儿、年老体弱者,病情重者应予治疗。(一)一般治疗 消化道隔离,对患者的大便应彻底消毒,隔离期从发病到大便培养转阴。发热、腹痛、腹泻重者给予对症治疗,并卧床休息。饮食给易消化的半流食,必要时适当补液。(二)病原治疗 该菌对庆大霉素、红霉素、氯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四环素族、林可霉素均敏感。对青霉素和头孢菌素有耐药。临床可据病情选用。肠炎可选红霉素,成人0.8~1.2g/日,儿童40~50mg/kg/日,口服,疗程2~3日。喹诺酮类抗菌药,如氟哌酸疗效也佳,但对幼儿可影响骨骼发育。细菌性心内膜炎首选庆大霉素。脑膜炎首选氯霉素。重症感染疗程应延至3~4周,以免复发。[预防]空肠弯曲病最重要的传染源是动物,如何控制动物的感染,防止动物排泄物污染水、食物至关重要。因此做好三管即管水、管粪、管食物乃是防止弯曲菌病传播的有力措施。目前正在研究减毒活菌苗及加热灭活菌菌,可望在消灭传染源,预防感染方面起重要作用。弓形体病   弓形体病是由弓形体原虫所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 1)病原:弓形体为细胞内寄生虫,人类及各种家畜(如猫、狗、老鼠、兔子、猪、牛、羊)都会感染发病。2)途径:弓形虫的滋养体可通过口、鼻、咽、呼吸道粘膜、眼结膜和皮肤侵入人及各种动物的体内,当机体免疫力低下时,可引起急性发病,甚至导致死亡。如虫体的毒力较弱,机体能够产生免疫力,疾病转为慢性,或为无症状感染。3)症状:急性感染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并伴有鼻漏、高烧、体表淋巴结肿大、腹部皮肤及耳部出现淤血斑等症状。对怀孕母体危害更为严重,可致胎儿畸形、流产,另外虫体也可随血液扩散到全身各器官(肝、脾、肺、淋巴组织)引发病变。4)常在户外活动的宠动物感染机会大,在与人密切接触中可相互感染。血吸虫病(Schisosomiasis)【病原】  血吸虫病(Schisosomiasis)是由血吸虫的成虫寄生于人体所引起的地方性疾病,主要流行于亚、非、拉美的73个国家,患病人数约2亿左右。   人类血吸虫分为日本血吸虫(S·japonicum)、埃及血吸虫(S·haematobium)、曼氏血吸虫(S·mansoni)与间插血吸虫(S·intetcalatum)四种。日本血吸虫病分布于中国、日本、菲律宾、印尼、泰国等亚洲地区和国家;曼氏血吸虫病分布于亚洲、中东、印度等地区;间插血吸虫分布于中非西部、扎伊尔、喀麦隆等国家。我国流行的只是日本血吸虫(简称血吸虫病)。 日本血吸虫雌雄异体,寄生于人畜终宿主的肠系膜下静脉,虫体可逆血流移行于肠粘膜下层的静脉末梢。合抱的雌雄虫交配产卵于小静脉的小分枝,每虫每天可产卵2000~3000个。卵呈椭圆形,70~100×50~60μm,壳薄无盖,色淡黄,侧方有一小刺。虫卵在血管内成熟,内含毛蚴,毛蚴分泌溶细胞物质,透过卵壳入肠粘膜,破坏血管壁并使周围肠粘膜组织破溃与坏死。由于肠的蠕动,腹腔内压力与血管内压力的增高,使虫卵与坏死组织落入肠腔,随粪便排出体外。虫卵入水后在20~30℃经12~24小时即孵化出毛蚴,在水中游动的毛蚴1~2天内,遇到钉螺(中间宿主)即主动侵入,在螺体肝、淋巴腔内、发育为母胞蚴、子胞蚴,再经5~7周形成大量尾蚴,逐渐逸出螺体外,尾蚴入水或逸出于河边或岸上青草露水中。终宿主接触水中尾蚴时,尾蚴吸附于宿主的皮肤,利用分泌的溶蛋白酶溶解皮肤组织,脱去尾部进入表皮变为童虫。童虫侵入真皮层的淋巴管或微小血管至静脉系统,随血流至右心、肺、左心进入体循环,或由肺穿至胸腔,通过横膈入腹腔。约经4天后到达肠系膜静脉,并随血流移至肝内门脉系统,初步发育后再回到肠系膜静脉中定居,在此,雌雄合抱,性器官成熟,产卵。从尾蚴经皮肤感染至交配产卵最短需23~35天,一般为30天左右。成虫在宿主体内生存2~5年即死亡,有的成虫在病人体内可存活30年以上。 【症状】本病的潜伏期一般在1个月左右。按其病程和主要临床表现可分为急性期、慢性期和晚期三期。   (1)急性血吸虫病:大多见于初次大量感染者,以夏秋季为多,起病较急,以发热等全身症状为主。   ①发热:患者均有发热,在38℃~40℃之间,热型以间歇热、弛张热为多见,其次为不规则热。热度下午或晚上较高,可达40℃,伴畏寒,清晨汗出热退,发热可持续数日至3 ~4个月不等。重者常有神志淡漠,听力减退,甚至谵妄、昏迷。较久者常有消瘦、贫血及营养不良性水肿等。   ②过敏反应:以荨麻疹为常见,多见于发热期,广泛分布或仅局限于四肢,时发时愈,持续数日或2周。可伴有血管神经性水肿、淋巴结肿大与压痛等。血中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增多。   ③腹部症状:半数以上患者有腹痛、腹泻,多见于中等度热及高热者。腹泻每日2~5次,粪便稀薄,可带血和粘液,部分患者可仅有便秘。腹痛和压痛可局限,也可广泛。重度感染者由于虫卵在结肠浆膜层和肠系膜内大量沉积,可引起腹膜刺激征、腹部饱满有柔韧感和压痛,类似结核性腹膜炎。   ④肝脾肿大:肝肿大,压痛,以左叶明显。半数以上有轻度脾肿大。   (2)慢性血吸虫病:流行区居民自幼与河水接触,小量反复感染,大多数表现为慢性血吸虫病。但也有部分急性患者,未经治疗或治疗不彻底迁延而成慢性血吸虫病。无症状者仅在普查时发现,有症状者以腹痛、腹泻、消瘦、贫血、乏力、劳动力减退等为常见。大便每日多次,带血性粘液,伴里急后重,类似慢性菌痢。肝肿大以左叶较明显,肝表面光滑,质稍硬。脾也逐渐增大,一般肋下2~3cm。   (3)晚期血吸虫病:临床上主要按其体征等将晚期血吸虫病分为巨脾型、腹水型、结肠增殖型、侏儒型,同一患者可兼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类型。   ①巨脾型:患者常主诉左上腹有逐渐增大的块物,伴重坠感,95% 以上患者肝脾均肿大,但以脾肿大尤为显著,可达脐或脐下,并越过中线,甚者可达盆腔。脾质坚硬,表面光滑,内缘有明显切迹。本型患者肝功能可处在代偿期,一般情况尚佳,食欲良好,多数患者尚保存部分劳动力。   ②腹水型:患者诉腹胀,腹部膨隆似青蛙腹,四肢细小。腹水可反复消长或逐渐加剧,病程长者可达10~20年,某些患者的腹水较明显或伴有下肢水肿。   ③结肠增殖型:患者除晚期血吸虫病表现外,肠道症状较突出,如原因不明的腹痛、腹泻、便秘、大便变细或不成形及不全性肠梗阻与左下腹痞块等。   ④侏儒型:儿童期反复感染血吸虫后,可严重影响生长发育,除血吸虫病表现外,患者身材呈比例性矮小,面容苍老,发育障碍,性器官不发育,第二性征缺如,但智力无减退。   此外,血吸虫病引起的异位损害以肺和脑多见,肺血吸虫病多见于急性血吸虫病,病情轻者仅有咳嗽,病情重者可有气急、哮喘、胸闷及咳血痰等。脑血吸虫病多见于病程早期,以青壮年为多见,急性型似急性脑膜炎,慢性型表现为局限性癫痫或瘫痪。 【病理】尾蚴穿过皮肤可引起皮炎,局部出现丘疹和瘙痒,是一种速发型和迟发型变态反应。   童虫在宿主体内移行时,所经过的器官(特别是肺)出现血管炎,毛细血管栓塞、破裂,产生局部细胞浸润和点状出血。当大量童虫在人体移行时,患者可出现发热、咳嗽、痰中带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这可能是局部炎症及虫体代谢产物引起的变态反应。  成虫一般无明显致病作用,少数可引起轻微的机械性损害,如静脉内膜炎等。可是,它的代谢产物、虫体分泌物、排泄物、虫体外皮层更新脱落的表质膜等,在机体内可形成免疫复合物,对宿主产生损害。  血吸虫病的病变主要由虫卵引起。虫卵主要是沉着在宿主的肝及结肠肠壁等组织,所引起的肉芽肿和纤维化是血吸虫病的主要病变。  虫卵肉芽肿的形成是宿主对致病因子的一种免疫应答。一方面通过肉芽肿反应将虫卵破坏清除,并能隔离和清除虫卵释放的抗原,减少血液循环中抗原抗体复合物的形成和对机体的损害;另一方面,肉芽肿反应破坏了宿主正常组织,不断生成的虫卵肉芽肿形成相互连接的疤痕,导致干线型肝硬变及肠壁纤维化等一系列病变。  血吸虫虫卵肉芽肿在组织血管内形成,堵塞血管,破坏血管结构,导致组织纤维化,这类病变主要见于虫卵沉积较多的器官,如肝和结肠。在肝内,虫卵肉芽肿位于门脉分支终端,窦前静脉,故肝的结构和功能一般不受影响。在重度感染患者,门脉周围出现广泛的纤维化,肝切面上,围绕在门静脉周围长而白色的纤维束从不同角度插入肝内,称干线型纤维化(pipestemfibrosis),是晚期血吸虫病特征性病变。 【病理改变】  1.尾蚴及童虫所致损害 尾蚴穿过皮肤可引起皮炎,局部出现丘疹和瘙痒,是一种速发型和迟发型变态反应。病理变化为毛细血管扩张充血,伴有出血、水肿,周围有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浸润。实验证明,感染小鼠的血清和淋巴细胞被动转移到正常小鼠,再用尾蚴接种(初次接触尾蚴),也可产生尾蚴性皮炎。说明这种免疫应答在早期是抗体介导的。  童虫在宿主体内移行时,所经过的器官(特别是肺)出现血管炎,毛细血管栓塞、破裂,产生局部细胞浸润和点状出血。当大量童虫在人体移行时,患者可出现发热、咳嗽、痰中带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这可能是局部炎症及虫体代谢产物引起的变态反应。  2.成虫所致损害 成虫一般无明显致病作用,少数可引起轻微的机械性损害,如静脉内膜炎等。可是,它的代谢产物、虫体分泌物、排泄物、虫体外皮层更新脱落的表质膜等,在机体内可形成免疫复合物,对宿主产生损害。  3.虫卵所致的损害 血吸虫病的病变主要由虫卵引起。虫卵主要是沉着在宿主的肝及结肠肠壁等组织,所引起的肉芽肿和纤维化是血吸虫病的主要病变。  随着病程发展,卵内毛蚴死亡,其毒素作用逐渐消失,坏死物质被吸收,虫卵破裂或钙化,其周围绕以类上皮细胞、淋巴细胞、异物巨细胞,最后类上皮细胞变为成纤维细胞,并产生胶原纤维,肉芽肿逐渐发生纤维化,形成疤痕组织。 【流行病学】本病流行于中国、日本、菲律宾等地。我国则见于长江流域和长江以南的十三个省、市、自治区的三百三十三个县市。台湾的日本血吸虫未见有人体感染。本病的流行必须具备以下三个环节:   (一)传染涁日本血吸虫患者的粪便中含有活卵,为本病主要传染源。船户粪便直接下河以及居民在河边洗刷马桶是水源被污染的主要原因。随地大便,河边粪坑及用未处理的新鲜粪便施肥,被雨水冲入河流,造成水源污染。病畜(牛、羊、犬)及鼠等含有虫卵,随粪便排出,污染水源。   钉螺:为血吸虫的唯一中间宿主,是本病传染过程的主要环节。钉螺喜栖在近水岸边,在湖沼地区及芦滩洼地上最多。在平原地区孳生于土质肥沃,杂草丛生,水流缓慢的潮湿荫蔽地区,沟渠最多,岸边次之,稻田中最少。钉螺感染率以秋季为最高。   (二)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皮肤,粘膜与疫水接触受染。多通过游泳洗澡、洗衣、洗菜、淘米、捕鱼捉蟹,赤足经过钉螺受染区等方式感染。尾蚴侵入的数量与皮肤暴露面积,接触疫水的时间长短和次数成正比。有时因饮用疫水或漱口时被尾蚴侵入口腔粘膜受染。   (三)易感性 人与脊椎动物对血吸虫普遍易感,流行区以学龄儿童及青少年感染率最高,以后逐渐下降,此与保护性免疫力有关。 【诊断】(一)临床诊断   1.流行病学资料 在流行区有疫水接触史者均有感染的可能,患者籍贯、职业伴有疫水接触史对诊断有参考价值。   2.临床表现 急性血吸虫病有尾蚴皮炎史、发热、荨麻疹、肝肿大与压痛、腹泻、血中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增多,结合流行病学资料易于诊断。对长期不明原因的腹痛、腹泻和便血,肝脾肿大,尤其肝右叶肿大,或者壮年有癫痫发作者,并有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均应考虑慢性血吸虫病。对于巨脾、腹内痞块、腹水、上消化道出血、肠梗阻、侏儒患者,应考虑晚期血吸虫病。   3.实验室检查   大便沉淀孵化试验 沉孵法是目前最主要的诊断方法,虫卵沉淀阳性率约50%,孵化阳性率约80%,晚期病人由于肠粘膜增厚,虫卵进入肠腔数量减少,检查阳性率极低。轻型患者从粪便中排出虫卵很少,多呈间歇性出现,阳性率也不高。   4.免疫学检查 有辅助诊断价值。以皮内试验,尾蚴膜试验,环卵沉淀试验特异性较高而应用较多。一般此类方法不作确诊依据。   (1)皮内试验 前臂皮内注射肝卵抗原成虫抗原0.03ml。作直径约0.5cm的丘疹,15分钟后风团直径达0.8cm或以上为阳性。少数病人在潜伏期及发病初期即可出现阳性,多数病人在感染后8周出现阳性,阳性率一般在95%以上,偶有假阳性反应。皮肤试验对诊断有参考价值,不能作为疗效考核标准。   (2)尾蚴膜试验 取病人血清1~2滴于玻片上,加入活的或冻干的血吸虫尾蚴5~10条,加生理盐水2~3滴,混合后,置37℃温箱,3~4小时后镜检,可见尾蚴周围有膜状物形成。阳性率达95%,感染后7~12天即可出现阳性反应,少有假性反应,有早期诊断价值。因与肺吸虫及中华支睾吸虫有交叉反应,又因尾蚴供应困难,故不易推广。   (3)环卵沉淀试验 取活卵悬液一滴于无菌玻片上,加病人血清等量,加盖玻片石腊密封,置37℃温孵24~48小时,于低倍镜下观察,可见虫卵周围出现球状、指状、丝状、菊花状等形态的沉淀物。观察100个成熟虫卵,计算沉淀物大于10微米的虫卵数所占的百分数,环沉率5%以上者为阳性。感染后7~12天出现反应,阳性率达95%以上,具有早期诊断价值。   (4)间接血凝试验 采用血吸虫卵抗原致敏红细胞测定病人血清中的抗体,明显凝集者为阳性,特异性与敏感性高,阳性率在90%以上,观察结果快,用血量少及操作简便,本试验与肺吸虫有交叉反应。   (5)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以纯化成虫或虫卵抗原与过氧化物酶或碱性磷酸酶结合,测定病人血清或尿中的血吸虫抗体,敏感性及特异性高,阳性率在95%以上,操作简便,适用于大规模现场使用。   (6)酶联免疫电泳试验 过氧化物酶标记纯化虫卵抗原后,作对流免疫电泳,检测血清特异性抗体,1/2~1小时出报告,阳性率80%以上。   (7)循环抗原测定 循环抗原是存在于病人血与尿中的特异性抗原物质,循环抗原阳性,说明宿主体内存在有活的血吸虫感染,具有考核药物疗效的价值。   5.肠镜检查及肠粘膜活组织检查 疑似血吸虫的而反复大便检查虫卵阴性者适用肠镜检查。可见肠粘膜有黄斑、息肉、瘢痕、肥厚、充血、水肿、溃汤等改变。自虫卵堆积处(黄斑及粘膜增厚处)取米粒大小的粘膜组织压片,在显微镜下检查,可查到成堆的虫卵,阳性率在90%以上;在直肠粘膜活检中所见虫卵多成黑色死卵与空卵壳,活卵较少。为此,仅凭活检出卵对近期变性虫不易区别,又因死卵于治疗后可长期留在肠壁中,久不消失,故认为对疗效考核只能作参考。活检时应充分止血,轻取组织、切忌撕拉,以防止出血与穿孔。   6.其它检查,供诊断参考   (1)血象 急性期白细胞总数及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增多,白细胞总数多在10~30×109/L,嗜酸性细胞常占20~40%或更高,有时可达80%以上。部分病人嗜酸性粒细胞增高不显著。慢性期嗜酸性粒细胞轻度增多。晚期因脾功能进,白细胞明显减少,并伴有贫血及血小板减少。   (2)肝功能试验 急性期多因虫卵刺激导致网状内皮细胞增生,故血清球蛋白显著增高,蛋白电泳显示丙种蛋白增高,由于部分病人α2球蛋白增高,嗜异性凝集试验呈阳性反应,晚期及少数慢性期病人由于肝硬化的存在,血清白蛋白明显降低,白蛋白与球蛋白有倒置现象。血清丙氨酸转酶多正常或轻度增高。   [鉴别诊断]   (一)急性血吸虫病 须与败血症、疟疾、伤寒与副伤寒,急性粟粒性肺结核,病毒感染,其它肠道疾病鉴别。主要根据籍贯、职业、流行季节,疫水接触史、高热、肝脏肿大伴压痛、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大便孵化阳性为鉴别要点。   (二)慢性血吸虫病 须与慢性菌痢、阿米巴痢疾、溃疡性结肠炎、肠结核、直肠癌等病鉴别。粪便孵化血吸虫毛蚴阳性可确诊。嗜酸性粒细胞增生有助于本病之诊断。肠镜检查及组织检查可有助于确诊。粪便常规检查、培养、X线钡剂灌肠,诊断性治疗有助于诊断与鉴别诊断。   (三)晚期血吸虫病 须与门脉性肝硬变及其它原因所致的肝硬变鉴别。血吸虫病肝硬变的门脉高压所引起的肝脾肿大、脾水、腹壁静脉怒张改变较为突出,肝细胞功能改变较轻,肝表面高低不平。门静脉性肝硬变表现为乏力,厌食、黄疸、血管痣、肝肿大显著甚至缩小,不易摸到表面结节,且有活动性肝功改变,如转氨酶增高等。   (四)异位血吸虫病肺血吸虫病须与支气管炎、粟粒性肺结核,肺吸虫病鉴别。急性脑血吸虫病应与流行性乙型脑炎鉴别。慢性脑血吸虫病应与脑瘤及癫痫鉴别。   尾蚴性皮炎需与稻田皮炎鉴别。稻田皮炎由寄生于牛、羊、鸭等动物的门静脉中的动物血吸虫尾蚴侵袭皮肤引起,多见于我国东南、东北、西南各省市。宿主排卵入水、孵出毛蚴、入椎实螺,后尾蚴逸出螺体。人接触尾蚴后便立即进入皮肤、引起皮炎。皮炎初见呈红点,逐渐扩大变为红色丘疹,皮疹一周后消退,尾蚴被消灭,病变不再发展。【治疗】本病治疗主要是杀虫治疗与对症治疗。   (1)杀虫治疗:以吡喹酮为首选药物。吡喹酮为一广谱抗蠕虫药,治疗血吸虫病疗效卓著。急性血吸虫病患者,吡喹酮治疗后,6~12个月粪便检查阴转率为90%左右,慢性与晚期患者为91%~100%,具体用药方法如下:   ①急性血吸虫病:总剂量按120mg/kg计算,分12次、4天服完,体重超过60kg者,仍按60kg计算,应以住院治疗为宜。   ②慢性血吸虫病:一般可采用总剂量60mg/kg,分6次、2天服完,或40mg/kg顿服。个别年老体弱者,总剂量可减至35~40mg/kg,两次分服。   ③慢性血吸虫病:晚期患者多数患夹杂症,药代动力学研究表明慢性与晚期患者服用吡喹酮后,药物吸收慢、排泄差,血药浓度明显增高,并维持较长时间,晚期患者血液浓度更高。因此,药物剂量应适当减少和个体化。一般可按总剂量40mg/kg计,一次服完,或分两次1天服完。服药期间应加强观察,服药前后应暂时停用利尿剂。   (2)对症治疗:急性期如有发热,应卧床休息或住院治疗,并补充营养和支持治疗。病情严重者可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慢性期以病原治疗为主,有贫血及营养不良者,予以支持治疗。晚期患者应适当休息,给予低盐、高蛋白饮食,增加营养,改善全身状况。对血浆蛋白明显减低伴高度腹水者,可输血浆或人血白蛋白,并适当利尿。巨脾型采用脾切除加大网膜腹膜后固定术。异位性损害如脑血吸虫病有癫痫症状者,给苯巴比妥、安定、苯妥英钠等控制发作。 【防制措施】(一)控制传染源   1.普查与普治病人 在普查的基础上对查出的血吸虫病,普遍进行治疗,即可及时治疗病人保护劳动力,又可迅速控制传染源,兼收防治结合之效。我国血吸虫病流行区,多年来通过坚持不懈的防治,病人显著减少,有的地区消灭了血吸虫病,整个流行区感染度普遍下降。普查主要是采取综合查病的方法,根据病史,皮内试验、体检、环卵沉淀试验、虫卵孵化、直肠粘膜活组织检查等进行综合判断,确定需治疗病人。近年来在疫区进行普查普治,对防治工作有重要意义。在实施中建立普查普治病人卡,并详细登记,正确统计与观察本病的消长情况。   2.普查、普治病牛 普治病牛是控制传染源的又一重要措施。而且对发展畜牧业有重要意义。在普查的基础上,确定治疗对象,病牛的治疗用硝硫氰胺,以2%水混悬液1次静脉注射疗法。剂量为水牛1.5mg/kg体重、黄牛为 2mg/kg,1次治愈率为98%以上。   (二)切断传播途径   1.查螺、灭螺灭螺是切断传播途径的关键。灭螺应结合农田基本建设、兴修水利,彻底改变钉螺孳生和生布的环境。因地制宜采用物理方法和化学药物灭螺。   2.粪便管理防止人畜粪便污染水源,严格做到无害化处理,严格实行粪管制度。   3.水源管理保护水源,改善用水,做到饮用水无害化处理。   (三)保护易感人群 不接触疫水,雨后与早晨不要在河边草地赤足行走。湖沼地区收割、捕捞、作战训练必须与疫水接触时,应确实做好个人防护措施。条件许可,可穿桐油布鞋,长统胶鞋、塑料防护裤等,也可将1%氯硝硫胺碱性溶液浸渍衣裤,以稀盐酸中和,防护效果可维持法年以上,防护药涂擦防具有良好功效。与疫水接触前皮肤涂擦15%邻苯二甲酸丁二酯,原液涂布1次能维持8小时有效,乳剂涂布1次,防护效果维持4小时。用2%氯硝硫胺的酯肪酸制成的防蚴笔(2%氯硝硫胺和10%松节油制成)具有强大杀灭尾蚴作用,涂擦暴露皮肤,防护效果持续10小时以上。 【人畜感染特点】 血吸虫虫卵随同病人或病畜的粪便排入水中,卵内的毛蚴成熟孵化,破壳而出,以后钻入钉螺体内,经过母胞蚴及子胞蚴阶段后,大量尾蚴发育成熟,并游动于水中。当人畜与疫水接触时,尾蚴借其头腺分泌的溶组织酶作用和其肌肉收缩的机械运动,很快钻入皮肤(或粘膜)并脱去尾部变为童虫。童虫经小静脉或淋巴管进入血液循环,再经右心而到达肺。以后由肺的毛细血管经肺静脉而入大循环向全身散布。只有进入肠系膜静脉的童虫,才能继续发育为成虫,其余多在途中夭折。通常在感染尾蚴后3周左右即可发育为成虫,雌雄成虫交配后即可产卵。虫卵随门静脉血流顺流到肝,或逆流入肠壁而沉着在组织内,约经11天左右逐渐发育为成熟虫卵,内含毛蚴。肠壁内的虫卵可破坏肠粘膜而进入肠腔,并随粪便排出体外,再重演生活周期。虫卵在组织内的寿命约为21天左右。雌雄合抱的成虫在人体内的寿命一般为3~4年。 主要器官的病变及其后果   1.结肠 病变常累及全部结肠,以乙状结肠最为显著。这是因为日本血吸虫成虫多寄生于肠系膜下静脉和痔上静脉的缘故。   早期肉眼观,肠粘膜红肿,呈急性卡他性炎,隐约可见褐色或灰黄色细颗粒状扁平隆起的病灶(虫卵堆积所致),直径约0.5~1cm左右。病灶中央可发生坏死脱落形成浅表溃疡,其边缘常有充血。虫卵可随坏死组织脱落入肠腔,在粪便中可查见虫卵。镜下,见粘膜及粘膜下层有成堆虫卵堆积,形成急性虫卵结节,尤以粘膜下层为明显。溃疡一般较小且表浅,深达粘膜肌层或粘膜下层,如邻近的小溃疡互相融合,可形成较大溃疡。在肠病变的早期,临床可出现腹痛、腹泻等痢疾样症状。   随着病变的发展形成假结核结节,最后发生纤维化,虫卵也逐渐死亡及钙化。由于虫卵的反复沉着,引起肠粘膜反复发生溃疡和肠壁纤维化,最终导致肠壁增厚变硬,甚至肠腔狭窄和肠梗阻。肠粘膜粗糙不平,萎缩,皱襞消失,除见小溃疡外,还可见多发性小息肉(图19-8)。由于肠壁结缔组织增生,使以后到达肠壁的虫卵难于排入肠腔,故晚期患者粪便中不易查见虫卵,一般需做直肠粘膜压片、活检或皮内试验等来确诊本病。 2 .肺部病变:童虫移行到肺时,部分可穿破肺泡壁毛细血管,游出到肺组织中,引起点状出血及白细胞浸润(约在感染后1~2天)并可有血管炎改变,但病变一般轻微而短暂。   童虫经大循环移行到其他器官时也可引起与肺类似的改变。   童虫所引起的各器官点状出血除与童虫的机械作用有关外,还与其代谢产物或虫体死亡后蛋白分解产物所致人体组织的变态反应有关。   宿主感染血吸虫后得到获得性免疫,对再感染产生不同程度的抵抗力。其机制为抗体依赖、细胞介导的细胞毒反应,由IgE或IgG2a抗体,巨噬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等参与。主要作用于表面有抗原表达的幼龄童虫,嗜酸性粒细胞有IgG和IgE的Fc受体,当抗体包被童虫后其Fc段与Fc受体结合,并使嗜酸性粒细胞粘附在童虫表面且脱颗粒,释出细胞毒性物质,而起杀伤作用。巨噬细胞也是非常重要的效应细胞。 3.脾 早期肿大不明显,主要由于成虫的代谢产物引起的单核巨噬细胞增生所致。晚期主要由门静脉高压引起的脾淤血所致,此时可形成巨脾,重量可达1000g,甚至可达4000g。肉眼观,脾质地坚韧,包膜增厚。切面呈暗红色,脾小梁清楚,脾小体多不明显,常见棕黄色的含铁小结,有时还可见多数梗死灶。镜下,脾窦扩张充血,窦内皮细胞及网状细胞增生,窦壁纤维组织增生而变宽。脾小体萎缩减少,单核巨噬细胞内可见血吸虫色素沉着。陈旧出血灶伴有铁质及钙盐沉着和纤维组织增生,形成含铁小结(siderotic nodule)。脾内偶见虫卵结节。临床上可出现贫血、白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等脾功能亢进症状。   4.肺 在部分急性病例,肺内可出现多数急性虫卵结节,其周围肺泡出现炎性渗出物,X线照片类似肺的粟粒性结核。通常肺的变化甚轻微,一般不导致严重后果。关于肺内虫卵的来源,近年来认为并非成虫寄生在肺内产卵,而主要是通过门-腔静脉之间的交通枝而来。在肝内门静脉分支严重阻塞并发门静脉高压的患者,更易发生门-腔静脉交通枝的开放。   5.其他器官 脑的血吸虫病主要见于大脑顶叶,也可累及额叶及枕叶,表现为不同时期的虫卵结节形成和胶质细胞增生。临床上出现脑炎、癫痫发作和疑似脑内肿瘤的占位性症状。关于虫卵进入脑的途径,最大可能是肺部虫卵经肺静脉到左心,而后由动脉血流带入脑内。近年来发现由血吸虫感染引起的血吸虫病肾小球肾炎,肾小球内发现有IgG及补体C3的沉着,故属于Ⅲ型变态反应引起的免疫复合物肾炎。在严重感染的病例中,胰腺、胆囊、心、肾、膀胱及子宫等器官内也可见虫卵沉积,但数量少,组织反应一般不甚明显。 【历史事件】调查:湖北血吸虫(武汉 岳阳 江西)  1989年,就在武汉市武昌区,曾经爆发过一次急性血吸虫病,当时患病人数高达1000多人,感染的原因就是在长江里游泳。武汉市血防办d胡世全告诉记者,几年来,武汉市已经将126.25万亩的钉螺彻底消灭,28.7万名血吸虫病人得到了治愈。但是另外一组数字的出现,却还是令人担忧。2003年,武汉市查出血吸虫病人4202人,其中晚期病人335人。武汉区域包括长江在内的四大水系的洲滩上,仍有钉螺20.14万亩。  武汉血防人员告诉记者,从武汉来讲13个市区,除了江汉区和桥口区之外其他都是流行区,主要是在长江的江边,受上游的影响,江滩或者是江州上面有钉螺。  长江外滩的钉螺和长江水面上漂浮的尾蚴,不仅使湖北饱受血吸虫的威胁,与湖北一江之隔的湖南也深受其害。  湖南省岳阳市  在湖南省岳阳市云溪区与长江紧邻的地方,在这里记者并没有看到钉螺。血防办的工作人员介绍,因为现在已经进入梅雨季节,一部分钉螺被水淹没了,而另一部分钉螺慢慢向河滩上面杂草丛生的地方转移。于是,记者开始沿路寻找钉螺,在距离长江30米左右的地方钉螺出现了。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如果汛期一到,长江水涨上来,这里肯定会淹没,那个水一般是不要接触的,要接触就很容易感染。  采访时,记者了解到:长江流经湖南省岳阳市的云溪区、君山区和华容县。截止到2003年底,岳阳市君山区,血吸虫病人为11428人,其中晚期血吸虫病人535人。华容县血吸虫病人大约15000人,晚期血吸虫病人521人。云溪区血吸虫病人约为2500人,晚期血吸虫病人近30人。  江西省瑞昌市长江外滩  沿湖北、湖南长江段继续向下***进,6月19日,记者来到江西九江的瑞昌市。血防人员带着记者穿过了1000多米的杂草,来到了长江边。那么,这里到底有没有发现钉螺呢?就在这时,一个可怕的画面出现了。一条直通长江的小沟渠两旁,一平方尺大的地方竟然发现50多只钉螺。这里与长江只有一米。  在距离长江大约三十米远的地方,一个出人意料的画面又出现在我们的视线中,在这片树林里,记者的脚下钉螺随处可见,血防人员对记者说,如果我们没有穿水鞋,没有带防护手套,只要赤脚在这块湿地上站一站,随时会被感染血吸虫病。而更让我们吃惊的是这里的钉螺已经还爬上了树。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里长江的洲滩,如果水涨上来钉螺可以一直往上爬。  瑞昌市血防办的负责人介绍说,九江市沿长江流域,包括瑞昌市在内共有七县一市,长江岸线长178公里,江西省有钉螺面积116万亩,九江市就有33.17万亩,占到江西省的三分之一。江西省现有血吸虫病人13万人,九江就有5.84万人,将近占到江西省的一半。【研究进展】该病是一古老疾病,1972年湖南长沙马王堆发掘的西汉古墓出土的西汉女尸(公元前206年)和1975年湖北江陵凤凰山男尸,在内脏中发现血吸虫卵,证明我国早在2100年前已有本病存在。隋巢元方所著《诸病源候论》记载蛊毒“和蛊胀”,从流行地区、季节、感染方式和临床表现等方面似为血吸虫病。1904年日本学者桂田氏首先在猫体内发现血吸虫成虫,1909年藤浪与中村证明血吸虫由皮肤侵入体内,1912~1914年宫川、宫入、铃木等查明血吸虫生活史。我国于1905年在湖南常德经虫卵检查确诊第一例病人。血吸虫病是危害人民身体健康最重要的寄生虫病。解放初期统计,全国约一千万余患者,一亿人口受到感染威协,有螺面积近128亿平方米,13个省、市、自治区有本病分布。严重流行区,患病者相继死亡,人烟稀少,十室九空,田园荒芜,造成了“千村霹雳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的悲惨景象。解放后对血吸虫病进行了大规模的群众性防治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至70年代未期,患病人数已降至250万,晚期病人已很少见到。灭螺面积达90多亿平方米,占有螺面积80%以上,防治科研有不少创新。广大血吸虫病流行区面貌发生了根本变化。但要达到彻底消灭血吸虫病的目的,还需要作长期艰苦的努力。我来说一下非结核分支杆菌病  非结核分支杆菌系指人型结核分支杆菌、牛型结核分支杆菌和麻风分支杆菌以外的抗酸性分支杆菌。该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土壤和水中都能分离到本菌。以往认为该菌只是禽、鸟和猪等动物的致病菌,最近发现此菌也感染人,而且认人体分离出的机会有逐年增多的趋势,正在引起国内外临床医生的重视。   非结核分支杆菌感染类似结核,可侵犯全身脏器,引起肉芽肿和干酪样坏死,以肺受累最常见。临床表现发烧、咳嗽、咯血、胸痛。一般较结核病轻,病理变化和X线诊断类似结核,结核菌素试验也可出现阳性,尤其猪对禽型结核菌素试验多呈阳性反应。由患者痰可分离到非结核分支杆菌,唯该菌在染色上与结核分支杆菌很难区别,有赖培养后作生化反应来鉴定。非结核分支杆菌的传播,给诊治带来麻烦,非结核分支杆菌毒力较弱,所致的病变较轻,但对抗结核药有天然抗药性,治疗效果差,只用2种抗结核药一般无效。用4种以上抗结核药成功率也只有50%,还可能复发。【病原】兔热病,是土拉杆菌所致的人兽共患自然疫源性传染病。 【症状】潜伏期1~10日,平均3~5日。 大多急剧起病,突然出现寒战,继以高热,体温达39~40℃,伴剧烈心痛,乏力,肌肉疼痛和盗汗。热程可持续1~2周,甚至迁延数月。 (一)溃疡腺型:最多见,约占75~80%,主要特点是皮肤溃疡和痛性淋巴结肿大。与兔有关的患者皮损多在手指和手掌。蜱媒传播的患者皮损多在下肢与会阴。 (二)腺型:仅表现为局部淋巴结肿大而未见皮肤病损,约占5~10%。腺肿以腋下或腹股沟多见,可大如鸡卵,开始疼痛明显,以后逐渐减轻。多在1~2月内消肿,也有于3~4周时化脓而破溃,排出乳白色脓液,无臭,脓汁外溢可达数日不愈。 (三)胃肠型:主要表现为腹部阵发性钝痛,伴恶心、呕吐、颈、咽及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偶致腹膜炎。 (四)肺型:出现上呼吸道卡他症状,咳嗽、气促、咳痰及胸骨后钝痛,重者伴有严重毒血症状。 (五)伤寒型:约占5~15%,起病急,剧烈头痛,寒战、高热、体温可达40℃以上,热程1~2周,大汗,肌肉及关节疼痛,肝脾肿大,常有触痛。偶有瘀点、斑丘疹和脓疱疹。 (六)眼腺型:少见,表现为眼结合膜充血、发痒、流泪、畏光、疼痛、眼睑严重水肿、角膜溃疡及严重的全身中毒症状。 (七)咽腺型:病原菌经口侵入,可致扁桃体及周围组织水肿发炎,并有小溃疡形成,偶见灰白色坏死膜,患者咽痛不明显,但可致颈、颌下淋巴结肿大和压痛。 【病理】体温升高后持续2-5日,随之缓解1-3日,然后再次升温2-3周,之后徐缓下降。细菌侵入部位的淋巴结首先有痛感,2日内皮肤上呈现原发病灶,开始呈现红丘疹,继而发生脓疤,破溃后形成中心性坏死,逐渐变成边缘较硬的溃疡。肿大的淋巴结可破溃。病程持续3-4周,恢复缓慢。通常分6型:1型,溃疡型。此型常见,大多为轻症。2型,腺型。主要是淋巴结肿大与发热,全身症状轻。3型,眼腺型。病原侵入眼而致结膜炎,羞明流泪。4型,咽腺型。以渗出性咽炎为多见。5型,胃肠型。有腹痛和水泻。6型,伤寒型。全身中毒症状严重,与伤寒相似。【流行病学】本病分布很广,常在兔形目和啮齿目动物中流行。野兔和鼠类为主要传染源,多通过直接接触或经媒介昆虫传播。人有因接触皮毛动物致病的报道。我国先后从野兔、黄鼠、蜱和病人中分离到土拉杆菌。家畜患病,急性呈败血经过,迅速死亡;慢性淋巴结肿大、消瘦、衰竭。【诊断】仅依临床表现难确诊,有待实验室检查。  【治疗】抗菌药物广泛应用后,本病病死率已由30%降至1%以上。 (一)一般治疗和对症治疗:饮食应有足够热量和适当蛋白质,肺炎病例宜给氧,肿大淋巴结不可挤压,无脓肿形成,应避免切开引流,可用饱和硫酸镁溶液局部湿敷。 (二)抗菌治疗:首选链霉素,成人1g/日,分2次肌注,疗程7~10日。链霉素过敏者可采用四环素类药物,亦可用于复发再治疗,成人2g/日,分4次口服,疗程10~14日。合并脑膜炎者可选用氯霉素,成人1.5~2.0g/日,静脉给药,疗程10~14日,庆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妥布霉素必要时亦可采用。 【防制措施】在该病多发地区或有疫情时,要防吸血昆虫叮咬,加工皮毛和吃野味时要注意消毒灭菌,谨防感染。狩猎人员接触野兔等要注意自身防护。养兔场或养兔专业户,应避免与野兔接触,严防野生动物将病原带入兔群。【人畜感染特点】牛患病,体温升高,淋巴结肿大,妊娠母牛流产,犊牛表现腹泻,全身衰弱。  羊患病,稽留热2-3天,精神沉郁,垂头呆立,步样摇晃,心跳加快,呼吸增数,淋巴结肿大。  猪患病,体温升高至42'℃,食欲消失,咳嗽,淋巴结肿大,也有呈隐性经过。  犬感染多发热,也多能耐过。  兔患病,主要呈现鼻炎,淋巴结化脓,消瘦,多为慢性经过。  海狸鼠患病,表现精神沉郁,被毛粗乱,食欲减退,体温41℃以上。结膜炎,鼻腔流出浆液或脓性鼻液,呻吟声似羔羊,后期出现四肢麻痹,呼吸急迫,便血,衰竭而死。  人感染后,起病急骤,体温升至39-40℃,全身乏力,畏寒,头痛、背痛及至全身职,肉痛,谵妄,昏睡,烦躁不安等。【历史事件】本病于1907年由Mortin在美国发现,1921年Francis命名为土拉菌病。我国青海、新疆、西藏、黑龙江等省区曾有病例报道。 【研究进展】【病原】钩端螺旋体病是由各种不同血清型别的致病性钩端螺旋体(简称钩体)所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俗称"打谷黄"或"稻瘟病"。钩端螺旋体菌体纤细,常呈C型或S型,长6~20μm,宽0.1~0.2μm,有12~18细密螺旋,一端或两端弯曲呈钩状,无鞭毛。既往用镀银染色显黑色,姬姆萨染色法呈淡红色。现用免疫荧光和免疫酶染色观察。在暗视野显微镜下可直接观察其形态,其菌体发亮似串珠,运动活泼,呈特殊的螺旋运动。电镜下钩体由柱形菌体、轴丝和外膜组成。原生质之外的外膜有保护性抗原。钩体是需氧菌,在含兔血清的柯索夫(korghof)培养基、pH7.2~7.4,28℃条件下需1~2周方生长。也可用幼龄豚鼠和金芳地鼠腹腔接种分离。钩体对外界抵抗力颇强,在冷湿及弱碱环境中生存较久。在河沟及田水中能存活数日至月余。对干燥、热、酸、碱和清毒剂很敏感。日光直射2h,60℃下10分钟,余氯超过0.3~0.5ppm3分钟死亡。   钩体的抗原结构复杂,主要为型特异性抗原和群特异性抗原。致病性钩体分为20个血清群,172个血清型。我国已发现18个血清群,70个血清型。以黄疸出血群、波摩那群、犬群、秋季热群、澳洲群、七日群和流感伤寒群分布较广。北方地区以波摩那群为主。南方流行群复杂,以黄疸出血群为稻田型流行区的主要菌群。各群钩体之间多无交叉免疫力。有些菌群如黄疸出血群、流感伤寒群与犬群之间,流感伤寒群与波摩那群之间可有交叉保护作用。【症状】潜伏期为2~20日,一般7~13日。本病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1.早期 起病后3日左右出现早期中毒症侯群,有"三症状",即畏寒发热、肌肉酸痛、全身乏力?quot;三体征',即眼结膜充血、胶肠肌压痛、淋巴结肿大。   2.中期 此期根据临床不同表现可分为四型。  ①流感伤寒型:流行期本型多见,多数病例仅有早期中毒症侯群,较重病例有高热、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消化道症状、出血倾向等,可出现休克、呼吸心跳骤停等险象。  ②肺大出血型:是无黄愈钩体病弱人常见的死亡原因。在先兆期出现呼吸、心率进行性增快、肺部有散在并逐渐增多的干罗音或湿罗音,如无及时有效的治疗在短时内进入极端期,患者脸色极度苍白或青灰,咯血,X线可见双肺广泛点片状阴影或大片融合。进入危垂期,病人神志模糊转入昏迷,呼吸不规则,口鼻大量涌血,心跳减慢至停止。   ③黄疸出血型:病后4~8日出现黄疸,10日左右达高峰,肝脏肿大并有触痛,有出血、肾损害。急性肾功能不全是本型常见的死因。  ④脑膜脑炎型:病人有严重头痛、烦躁、啸睡、诱妄、瘫痪等脑炎症状,重症有昏迷、抽搐、急性脑水肿、脑疝及呼吸衰竭等,脑脊液分离钩体阳性率较高。   3.恢复期多数患者可恢复,少数人可出现发热,眼后发症和闭塞性脑动脉炎。【病理】钩体经皮肤、粘膜侵入人体,经小血管和淋巴管至血循环。在血流中繁殖,形成败血症,并释放溶血素、细胞致病作用物质、细胞毒因子及内毒素样物质等致病物质,引起临床症状。钩体大量侵入内脏如肺、肝、肾、心及中枢神经系统,致脏器损害,并出现相应脏器的并发症。病情的轻重与钩体的菌型、菌量及毒力有关。毒力强的钩体可引起肺出血或黄疸出血等严重表现。免疫低下者病情亦重。   钩体侵入人体后,血液中粒细胞、单核吞噬细胞增多,呈现对钩体的吞噬作用。发病一周后,血液中出现特异性IgM抗体,继之出现IgG抗体。随着钩体血症逐渐消除,体液免疫在抗感染中起重要作用。部分患者对钩体毒素出现超敏反应,至使首次热退后或于恢复期出现后发症。   钩体病的病变基础是全身毛细血管中毒性损伤。轻者除中毒反应外,无明显的内脏损伤,重者可有不同脏器的病理改变。   1.肺脏 钩体的毒素作用于肺毛细血管,使内皮细胞损伤及完整性功能受损,影响了肺微循环。主要表现为肺毛细血管广泛扩张充血、弥漫性点片状出血。肺泡含有红细胞纤维蛋白及少量白细胞。部分肺泡内含有渗出的浆液。肺间质呈现轻重不等的充血、水肿、较轻的炎性反应。电镜下可见肺泡毛细血管和肺泡上皮细胞缺口、缺口处可见毛细血管修复现象;有的上皮细胞与内皮细胞质内线粒体肿胀变空;嵴突消失。有的细胞质内有变性的钩体。   2.肝脏 肝小叶显示轻重不等的充血、水肿及肝细胞退行性变与坏死。肝窦间质水肿、肝索断裂、炎性细胞浸润,以单核细胞和中性粒细胞为主;汇管区胆汁淤积。电镜下肝细胞浆内线粒体肿胀,嵴突减少或消失、变空。毛细胆管的微绒毛减少。在肝细胞和星状细胞内可见变性钩体。   3.肾脏 肾组织广泛充血、水肿。肾小管退行性变与坏死。肾间质水肿、单核和淋巴细胞浸润,见小出血灶。间质内亦可见钩体。电镜下肾小球上皮细胞不规则,呈灶性足突融合和灶性基底膜增厚。近曲管上皮细胞刷毛显著减少或完全消失。多数肾组织中可查见钩体。   4.其他 脑膜及脑实质充血、出血,神经细胞变性及炎性细胞浸润。心肌呈点状出血,灶性坏死及间质炎。骨骼肌,尤其是腓肠肌肿胀、灶性坏死 。出血倾向与菌体内毒素损伤、血液内凝血酶原降低及微循环障碍有关。【流行病学】①传染源鼠类和猪是两大传染源,我国南方及西南地区以带菌鼠为主,北方和沿海平原以猪为主。  ②传播途径:疫水传播,鼠、猪带菌尿液污染环境,人与疫水接触,如游泳、捕鱼、稻田作业,而钩体经皮肤、粘膜进入体内,特别是洪水暴雨时带菌的粪尿随水漂流,扩大钩体的污染面,人们在抗洪防涝时往往形成暴发流行;直接接触传播,在饲养家畜过程中,接触病畜的排泄物、污染物受到感染;  ③其他还有消化道传播、吸血节肢动物租传播等。  ④流行特征:病例相对集中于夏秋收稻时或大雨洪水后,在气温较高地区则终年可见。本病以青壮年农民多见,其他接触疫水机会多的渔民、矿工、屠宰工及饲养员等,也可敢发得病。【诊断】(一)流行病学资料 在本病流行地区,夏秋季节,于1~3周内有疫水接触史或病畜接触史。   (二)临床表现 可归纳为“寒热酸痛身乏、眼红腿痛淋结大”。   (三)实验室检查   1.常规检查 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轻度增高或正常。黄疸出血型常增高,白细胞总数常于20×109/L。约70%患者有轻度白尿,可见红、白细胞及管型。通常血沉增快。   2.病原体检查与分离 第1周取血,有脑膜炎者取脑脊液,第二周取尿为检材。取血、脑脊液、尿等检材离心后取沉淀涂片,以暗视野或镀银染色或甲苯胺染色后镜检,可查见典型钩体。但阳性率较低。做荧光抗体检查,特异性与敏感性均高。也可将上述检材接种于含兔血清培养基内,阳性率为30~50%,或接种于幼龄豚鼠、金黄地鼠腹腔内,于1周内发病或两周内死亡,取心血及腹腔液培养,阳性率70%以上。   3.血清学检查 取早、晚双份血清,分别查抗原、抗体。   (1)凝集溶解试验 以活标准型别钩体作抗原,与患者血清混合, 如血中有特异抗体,则发生凝集现象,称显凝试验。因血清中溶解素,可使钩体溶解,此取决于血清稀释度,稀释度高时仅显凝集,稀释度低时则以溶菌占优势,故称凝集溶解试验。一次凝集效价达到或超过1/400,或早、晚期双份血清效价递增4倍以上可确诊。病后1周出现,15~20天达高峰,可持续多年,故多用于流行病学调查。   (2)补体结合试验 测定属特异性抗体。效价1:20有诊断价值。本法不能分型,但抗体在病后2~3天即可查出,可协助早期诊断。   (3)间接凝集试验 测定属特异性抗体。可用钩体抗原致敏绵羊红细胞、炭末、乳胶等载体进行凝集试验。近年用钩体抗体致敏乳胶进行反向乳凝试验,于病初3日内可查出钩体抗原,3~5分钟出结果,简便、快速、敏感,有早期诊断价值。   其次,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荧光抗体测定、反向血凝、红细胞凝集试验等。   4.X线胸片检查 双肺呈毛玻璃状或双肺有弥散性点、片状或融合性片状阴影。   [鉴别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特点进行鉴别。   1.流感伤寒型应与下列疾病鉴别之。   (1)流感 急起高热,无疫水接触史,无腓肠肌疼痛与压痛,无淋巴结肿痛。发热一般在3日以内,白细胞不增高。   (2)伤寒 起病缓慢,发热呈梯形上升,白细胞数减低,血、骨髓培养可有伤寒杆菌生长,肥达氏反应阳性。   2.黄疸出血型应与下列疾病鉴别:   (1)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 主要症状为食欲减退,厌油,发热不高,中毒症状不重。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正常或稍低。肝功能改变明显。尿胆红素,尿肝元阳性。   (2)流行性出血热 急起发热、头痛、腰痛、眼眶痛;颜面、颈与上胸部充血,球结合膜充血水肿,肩背部出血点呈搔抓样。有明显的发热、低血压休克、少尿等典型的5期经过。外周血白细胞与中性粒细胞增高,异性淋巴细胞增多。尿中有大量的蛋白、红细胞,白细胞与管型。   (3)急性溶血性贫血 小便呈酱油色,病前有服用某些药物或蚕豆史,血红蛋白与红细胞减低,网织红细胞增高,无出血倾向。   3.肺出血型应与下列疾病鉴别:   (1)大叶性肺炎 急起发热、胸痛、咳嗽、咳铁锈痰带脓性。肺部有实变体征。白细胞与中性粒细胞显著增高。X线显示大片阴影。   (2)肺结核或支气管扩张、咳嗽、咯血、多无急性发热等中毒症状。常有肺结核或支气管扩张咯血史。X线示肺结核或支气管扩张。   此外肾功能衰竭型需与急性肾炎、出血热相鉴别。及膜脑炎型应与病毒性脑炎、经核性脑膜炎、中毒型菌痢相区别。 【治疗】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就地处理是本病治疗原则。   ①一般治疗:卧床休息,给予易消化饮食,对症治疗包括降温,镇静、止血、输液、输血、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和强心药物等。  ②抗菌治疗青霉素为首选药,每次40万u,6~8小时肌注1次,疗程约一周。首次注射后4小时内应注意"治后加重反应",出现反应要加强镇静剂和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使用,青霉素过敏者可用庆大霉素或四环素【防制措施开展群众性综合性预防措施,灭鼠和预防接种是控制钩体病暴发流行,减少发病的关键。   1.消灭和管理传染源 开展灭鼠保粮灭鼠防病群众运动。结合“两管(水、粪)、五改(水井、厕所、畜圈、炉灶、环境)”工作,尤应提倡圈猪积肥、尿粪管理,从而达到防止污染水源、稻田、池塘、河流的目的。对带菌者和病畜进行检查治疗。对病人的血、脑脊液等严密消毒处理。   2.切断传播途径 结合工农业生产改造疫源地,防洪排涝。保护水源和食物,防止鼠和病畜尿污染。在流行地区和流行季节避免在疫水中游泳、嬉水、涉水。收割水稻前放干田水,或放农药处理;加强个人防护、皮肤涂布防护药。   3.增强个人免疫力 疫区居民、部队及参加收割、防洪、排涝可能与疫水接触的人员,尽可能提前1个月接种与本地区流行菌型相同的钩体多价菌苗。每年2次,间隔7天。剂量成人第1次1ml,第二次2ml。全程注射后人体产生的免疫力可持续1年左右。以后每年仍需同样注射。有心、肾疾患、结核病及发热患者不予注射。   4.药物预防 对高危易感者如孕妇、儿童青少年、老年人或实验室工作人员意外接触钩体、疑似感染本病但无明显症状时,可注射青霉素每日80~120万U,连续2~3日。此外,还可因地制宜选用土茯苓30g,鱼腥草15~30g,穿心莲、金银花等煮水服,或服中药成方“普济消毒饮”加减。   布鲁氏菌病(brucellosis)又称地中海弛张热,马尔他热,波浪热或波状热,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性全身传染病,其临床特点为长期发热、多汗、关节痛及肝脾肿大等。   1814年Burnet首先描述“地中海弛张热”,并与疟疾作了鉴别。1860年Marston对本病作了系统描述,且把伤寒与地中海弛张热区别开。1886年英国军医Bruce在马尔他岛从死于“马尔他热”的士兵脾脏中分离出“布鲁氏菌”,首次明确了该病的病原体。1897年Hughes根据本病的热型特征,建议称“波浪热”。后来,为纪念Bruce,学者们建议将该病取名为“布鲁氏菌病”。1897年Wright与其同事发现病人血清与布鲁氏菌的培养物可发生凝集反应,称为Wright凝集反应,从而建立了迄今仍用的血清学诊断方法。我国古代医籍中对本病虽有描述,但直到1905年Boone于重庆对本病作正式报道。      [病原学]   布鲁氏菌为革兰氏阴性短小杆菌,初次分离时多呈球状,球杆状和卵圆形,故有人建议称“布鲁氏菌”。该菌传代培养后渐呈短小杆状,菌体无鞭毛,不形成芽胞,毒力菌株可有菲薄的荚膜。1985年WHO布鲁氏菌病专家季员会把布鲁氏菌属分为6个种19个生物型,即羊种(生物型1~3),牛种(生物型1~7.9)。猪种(生物型1~5)及绵羊型副睾种,沙林鼠种,犬种(各1个生物型)。我国已分离到15个生物型,即羊种(1~3型),牛种(1~7.9型),猪种(1.3型),绵羊副睾种和犬种各1个型。临床上以羊、牛、猪三种意义最大,羊种致病力最强。多种生物型的产生可能与病原菌为适应不同宿主而发生遗传变异有关。   本菌生长对营养要求较高,目前实验室研究多用牛、羊新鲜胎盘加10%兔血清制作培养基,其效果较好。但即使在良好培养条件下生长仍较缓慢,在不良环境,如坑生素的影响下,本菌易发生变异。当细菌壁的脂多糖(LPS)受损时细菌落即由S型变为R型。当胞壁的肽聚糖受损时,则细菌失去胞壁或形成胞壁不完整的L型布鲁氏菌。这种表型变异形成的细菌可在机体内长期存在,伺环境条件改善后再恢复原有特性。   本菌有A、M和G三种抗原成份,G为共同抗原,一般牛种菌以A抗原为主。A与M之比为20:1;羊种菌以M为主,M比A为20:1;猪种菌A:M为2:1。制备单价A、M抗原可用其鉴定菌种。布鲁氏菌的抗原与伤寒、副伤寒、沙门菌、霍乱弧菌、变形杆菌OX19等的抗原有某些共同成份。本菌致病力与各型菌新陈代谢过程中的酶系统,如透明质酸酶、尿素酶、过氧化氢酶、琥珀酸脱氢酶及细胞色素氧化酶等有关。细菌死亡或裂解后释放内毒素是致病的重要物质。   布鲁氏菌在自然环境中生活力较强,在病畜的分泌物,排泻物及死畜的脏器中能生存4个月左右,在食品中约生存2个月。加热60℃或日光下曝晒10~20分钟可杀死此菌,对常用化学消毒剂较敏感。      [流行病学]   本病流行于世界各地,据调查全世界160个国家中有123个国家有布鲁氏菌病发生。我国多见于内蒙、东北,西北等牧区。解放前在牧区常有流行,在北方农区也有散发。解放后国家成立了专门防治机构,发病率也逐年下降。   (一)传染源 目前已知有60多种家畜、家禽,野生动物是布鲁氏菌的宿主。与人类有关的传染源主要是羊、牛及猪,其次是犬。染菌动物首先在同种动物间传播,造成带菌或发病,随后波及人类。病畜的分泌物、排泄物、流产物及乳类含有大量病菌,如实验性羊布氏菌病流产后每毫升乳含菌量高达3万个以上,带菌时间可达1.5~2年,所以是人类最危险的传染源。各型布鲁氏菌在各种动物间有转移现象,即羊种菌可能转移到牛、猪,或相反。羊、牛、猪是重要的经济动物,家畜与畜产品与人类接触密切,从而增加了人类感染的机会。   患者也可以从粪、尿、乳向外排菌,但人传人的实例很少见到。   (二)传播途径 ①经皮肤粘膜接触传染 直接接触病畜或其排泄物,阴道分泌物,娩出物;或在饲养、挤奶、剪毛,屠宰以及加工皮、毛、肉等过程中没有注意防护。可经皮肤微伤或眼结膜受染;也可间接接触病畜污染的环境及物品而受染;②经消化道传染 食用被病菌污染的食品、水或食生乳以及未熟的肉、内脏而受染;③经呼吸道传染 病菌污染环境后形成气溶胶,可发生呼吸道感染。这三种途径在流行区可两种或三种途径同时发生;④其它如苍蝇携带,蜱叮咬也可传播本病。但重要性不大。   (三)易感人群 人类普遍易感 ,病后可获得一定免疫力,不同种布鲁氏菌间有交叉免疫,再次感染发者有2~7%,疫区居民可因隐性染病而获免疫。   (四)流行特征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以家畜流产季节为多。发病率牧区高于农区,农区高于城市。流行区在发病高峰季节(春末夏初)可呈点状暴发流行。患病与职业有密切关系,兽医、畜牧者、屠宰工人、皮毛工等明显高于一般人群。发病年龄以青壮年为主,男多于女。牧区存在自然疫源地,但疫区流行强度受布鲁氏菌种、型及气候,人们的生活水平与对牧畜、牧场管理情况的影响。      [发病机理与病理变化]   病菌自皮肤或粘膜侵入人体,随淋巴液达淋巴结,被吞噬细胞吞噬。如吞噬细胞未能将菌杀灭,则细菌在胞内生长繁殖,形成局部原发病灶。此阶段有人称为淋巴源性迁徙阶段,相当于潜伏期。细菌在吞噬细胞内大量繁殖导致吞噬细胞破裂,随之大量细菌进入淋巴液和血循环形成菌血症。在血液里细菌又被血流中的吞噬细胞吞噬,并随血流带至全身,在肝、脾、淋巴结、骨髓等处的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内繁殖,形成多发性病灶。当病灶内释放出来的细菌,超过了吞噬细胞的吞噬能力时,则在细胞外血流中生长、繁殖,临床呈现明显的败血症。在机体各因素的作用下,有些遭破坏死亡,释放出内毒素及菌体其它成份,造成临床上不仅有菌血症、败血症,而且还有毒血症的表现。内毒素在致病理损伤,临床症状方面目前认为起着重要作用。机体免疫功能正常,通过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清除病菌而获痊愈。如果免疫功能不健全。或感染的菌量大、毒力强,则部分细菌逃脱免疫,又可被吞噬细胞吞噬带入各组织器官形成新感染灶,有人称为多发性病灶阶段。经一定时期后,感染灶的细菌生长繁殖再次入血,导致疾病复发。组织病理损伤广泛。临床表现也就多样化。如此反复成为慢性感染。   未经治疗的患者血清抗体最先是IgM升高,随后是IgG升高,IgA在其后呈低水平上升,持续约一年后下降。此后每当病情反复加重时,IgG又可迅速回升。动物实验用牛种布鲁氏菌免疫家兔,提取IgM,IggG,分别作杀菌试验,证明IgM,IgG有较强的杀菌活性。用强毒羊种菌感染豚鼠后,提纯IgG,IgM能起保护作用。但也有人认为血清抗体与保护免疫不相关,仅可作为疾病活动的标志。如Hodgkin’s病,淋巴瘤的患者布鲁氏菌病发病率高;布鲁氏菌抗原皮试在敏感患者呈典型超敏反应。说明细胞免疫在抗布鲁氏菌感染上起着重要作用。本病的慢性期检测发现有循环免疫复合物增加,还可出现自身抗体,表明慢性期体液免疫也参与了病理损伤。有人报道慢性期IgG型循环免疫复合物升高占患者的53.13%,IgM型循环免疫复合物升高占患者28.13%,故认为一半以上的患者组织损伤可能为循环免疫复合物所致。研究还发现1/3的患者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系统功能减退,致机体失去了免疫稳定作用,也可能是疾病慢性化的原因之一。   机体的各组织器官,网状内皮系统因细菌、细菌代谢产物及内毒素不断进入血流,反复刺激使敏感性增高,发生变态反应性改变。近期的研究表明,Ⅰ,Ⅱ,Ⅲ,Ⅳ型变态反应在布鲁氏菌病的发病机理中可能都起一定作用。疾病的早期人体的巨噬细胞,T细胞及体液免疫功能正常,它们联合作用将细菌清除而痊愈。如果不能将细菌彻底消灭,则细菌、代谢产物及内毒素反复在局部或进入血流刺激机体,致使T淋巴细胞致敏,当致敏淋巴细胞再次受抗原作用时,释放各种淋巴因子,如淋巴结通透因子、趋化因子、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巨噬细胞活性因子等。致以单核细胞浸润为特征的变态反应性炎症,形成肉芽肿、纤维组织增生等慢性病变。   本病病理变化广泛,受损组织不仅为肝、脾、骨髓、淋巴结,而且还累及骨、关节、血管、神经、内分泌及生殖系统;不仅间质细胞,而且还损伤器官的实质细胞。其中以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病变最为显著。病灶的主要病理变化:①渗出变性坏死改变 主要见于肝、脾、淋巴结、心、肾等处,以浆液性炎性渗出,夹杂少许细胞坏死;②增生性改变 淋巴、单核-吞噬细胞增生,疾病早期尤著。常呈弥漫性,稍后常伴纤维细胞增殖;③肉芽肿形成 病灶里可见由上皮样细胞、巨噬细胞及淋巴细胞,浆细胞组成的肉芽肿。肉芽肿进一步发生纤维化,最后造成组织器官硬化。三种病理改变可循急性期向慢性期依次交替发生和发展。如肝脏,急性期内可见浆液性炎症,同时伴实质细胞变性、坏死;随后转变为增殖性炎症,在肝小叶内形成类上皮样肉芽肿,进而纤维组织增生,出现混合型或萎缩型肝硬化。      [临床表现]   本病临床表现复杂多变、症状各异,轻重不一,呈多器官病变或局限某一局部。根据1977年九月我国北方防治地方病领导小组办公室颁发的“人布鲁氏菌病的诊断和治疗效果判定试行标准”,临床上分型为:多性期;慢性活动型;慢性期相对稳定型。国外按鲁德涅夫(рудHEB)分期法分为:急性期,指患病3个月以内;亚急性期,3个月到1年;慢性期,1年以上。   潜伏期为7~60天,平均两周。少数患者可长达数月或1年以上。   (一)急性期 80%起病缓慢,常出现前驱症状,其表现颇似重感冒。全身不适,疲乏无力,食纳减少,头痛肌痛、烦躁或抑郁等。持续3~5天。10~27%患者急骤起病,以寒战高热,多汗,游走性关节痛为主要表现。   发热 76.8%以上有发热.典型病例热型呈波浪状,初起体温逐日升高,达高峰后缓慢下降,热程约2~3周,间歇数日至2周,发热再起,反复数次。但据729例热型分析,目前呈典型波状热仅占15.78%,低热占42.11%,不规则热占15.36%,间歇热为12.76%,其它尚有弛张热、稽留热型等。热前多伴寒战畏寒。高热患者意识清晰,部分还可以下床活动,而热退后反感症状恶化,抑郁寡欢,软弱无力。   多汗 为本病的突出症状之一,每于夜间或凌晨退热时大汗淋漓。也有患者发热不高或处于发热间歇期仍多汗。汗味酸臭。盛汗后多数感软弱无力,甚至可因大汗虚脱。   关节痛 76.09%以上有关节痛,与发热并行。疼痛呈锥刺样或钝痛,痛剧者似风湿,辗转呻吟。但关节疼痛程度与病理改变并不平行。病变主要累及大关节,如髋、肩、膝等,单个或多个,非对称性,局部红肿。也可表现为滑膜炎,腱鞘炎、关节周围炎。少数表现为化脓性关节炎。急性期患者疼痛多呈游走性,慢性期病变已定局,疼痛固定某些关节。肌肉也痛,尤其下肢肌及殿肌,重者呈痉挛性痛。   泌尿生殖系病症 因睾丸炎及附睾炎引起睾丸肿瘤是男性患者常见症状之一,多为单侧。个别病例可有鞘膜积液、肾盂肾炎。女性患者可有卵巢炎、子宫内膜炎及乳房肿痛。但人类引起流产者少。   其它 坐骨神经、腰神经、肋间神经、三叉神经等均可因神经根受累而疼痛。脑膜、脑脊膜受累可发生剧烈头痛和脑膜刺激症。其次还可出现肝脾肿大,淋巴结肿大以及皮疹。部分患者还可出现顽固性咳嗽,咳白色泡沫痰、鼻衄、便血等。   慢性期 由急性期发展而来,也可缺乏急性病史由无症状感染者或轻症者逐渐变为慢性。慢性期症状多不明显,也有典型,呈多样表现。   慢性期活动型者 具有急性期的表现,也可长期低热或无热,疲乏无力,头痛,反应迟钝,精神抑郁,神经痛,关节痛,一般局限某一部位,但重者关节强直,变形。一部分患者自述症状很多,缺乏体征,类似神经官能症;另一部分患者表现多器官和系统损害,如骨骼肌肉持续不定的钝痛,反反复复,迁延不愈,晚期有的发展成为关节强直,肌肉挛缩,畸形,瘫痪。神经系统表现为神经炎、神经根炎,脑脊髓膜炎。泌尿生殖系统,可有睾丸炎、附睾炎、卵巢炎、子宫内膜炎等。心血管系统可有支气管炎或支气管肺炎。另外尚有肝脾肿大,淋巴结肿大;视网膜血栓性静脉炎,视神经炎;乳突炎及听神经损伤等。    慢性期相对稳定型者,症状、体征较固定,功能障碍仅因气候变化,劳累过度才加重。但久病后体力衰竭、营养不良、贫血。   牛种型病例易表现为慢性,羊种型和猪种型病例病情较重,并发症较多。近年来本病有逐渐轻化的趋势,可能与预防接种及抗生素的普遍应用有关。   患病后复发率6~10%,常在3个月以内发生。可能是细菌为细胞内寄生,不易为抗生素杀灭或者与疗程不够有关。         [诊断]   临床诊断主要依据   (一)流行病学资料 是否有流行地区居留史与病畜接触史,进食未严格消毒的乳制品及未煮熟的畜肉史。   (二)临床表现 反复发作的发热,伴有多汗、游走性关节痛。查体发现肝脾及淋巴结肿大。如有睾丸肿大疼痛,神经痛,则基本可确诊。   (三)实验室检查   1.血象 白细胞半数正常或轻度减少,淋巴细胞相对或绝对增多,分类可达60%以上。血沉在各期均增速。久病者有轻或中度贫血。   2.细菌学检查 患者血液、骨髓、乳汁、子宫分泌物均可做细菌培养。因牛种菌初分离困难。要求严格的环境,故各种标本最好采集两份,一份用含肝浸液的肉汤做培基,在CO2孵箱中培养;另一份放一般环境中孵育,培养时间不得短于2周。急性期阳性率高,慢性期低。骨髓标本较血液标本阳性率高。有人建议慢性布鲁氏菌病患者的血液接种到鸡胚卵黄中可获较高阳性率。   3.免疫学检查   (1)血清凝集试验(Wright试验) 试管法较灵敏。患者多在第二周出现阳性反应,1:100以上有诊断价值。病程中效价递增4倍及以上意义更大。正常人可有低滴度的凝集素;某些传染病的假阳性率可达30%以上,如兔热病该凝集效价升高;注射霍乱疫苗的人90%可呈假阳性;接种布鲁氏菌活菌苗者,凝集效价也增高。诊断时要注意分析。另外由于抗体IgA、IgG、IgM量的比例不同,如IgA含量高则可出现患者血清低稀释度为阴性,高稀释度反为阳性的所谓前带现象。因此做该实验时应增大患者血清稀释范围。   (2)补体结合试验 补体结合抗体主要为IgG,出现较迟,持续较久,一般1:16以上即为阳性。对慢性患者有较高特异性。   (3)抗人球蛋白试验(Coombs’tist) 用于测定血清中的不完全抗体。不全抗体可阻断完全抗体与抗原的凝集反应,使凝集试验呈假阴性。Coombs试验是使不完全抗体与不可见抗原结合的复合物通过抗人球蛋白血清结合成块,直接可见。故凝集试验阴性者可作此检查。1:160以上为阳性。   (4)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1:320为阳性。此法比凝集法敏感100倍,特异性也好。目前又发展有Dat-ELISA、生物素一新合素ELISA法检测,特异性更好。      (5)皮肤试验 为细胞介导的迟发型变态反应,一般发生在起病20天以后。其方法是以布鲁氏菌抗原作皮内试验,阴性有助于除外布鲁氏菌感染。阳性仅反映过去曾有过感染。接种疫苗也可呈阳性,所以对无症状的阳性者可视为本病病人。      (6)其它实验检查 琼脂扩散,对流电泳、被动血凝试验,放射免疫及免疫荧光抗体试验等均可应用。   特殊检查 并发骨关节损害者可行X线检查;有心脏损害可做心电图;有肝损伤做肝功能检查。对于肿大的淋巴结必要时可做淋巴结活检,镜下看有无特异的肉芽肿。有脑膜或脑病变者可作脑液检查及脑电图。脑脊液变化类似结核性脑膜炎者,应当注意。   [鉴别诊断]   主要与伤寒、副伤寒、风湿热,肺结核,疟疾等相鉴别。鉴别时注意体会本病特征性表现,如发热伴出汗、关节痛、神经痛、全身软弱 ;游走性关节痛;高热但神志精神尚可,很少有谵妄。再结合流行病学和实验室检查可以做出正确诊断。         [治疗]   (一)治疗原则 ①早治疗。诊断一经确立,立即给予治疗,以防疾病向慢性发展;②联合用药,剂量足,疗程够。一般联合两种抗菌药,连用2~3个疗程;③中医结合。中医包括蒙医、藏医和汉医;④综合治疗。以药为主,佐以支持疗法,以提高患者抵抗力;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二)基础治疗和对症治疗 ①休息。急性期发热患者应卧床休息,除上厕所外,一般不宜下床活动;间歇期可在室内活动,也不宜过多。②饮食。应增加营养,给高热量、***生素、易消化的食物,并给足够水分及电解质。③出汗要及时擦干,避免风吹。每日温水擦浴并更换衣裤一次。④高热者可用物理方法降温,持续不退者也可用退热剂;中毒症状重、睾丸肿痛者可用皮质激素;关节痛严重者可用5~10%硫酸镁湿敷;头痛失眠者用阿斯匹林、苯巴比妥等。⑤医护人员应安慰病人,做好患者思想工作,以树立信心。   (三)抗菌治疗 急性期要以抗菌治疗为主。常用抗生素有链霉素、四环素族药物、磺胺类及TMP,另外氯霉素、利福平、氨苄青霉素也可试用。通常采用:链霉素加四环素族药物或氯霉素。链霉素1~2g/日,分两次肌注;四环素族类的四环素2g/日,分四次服;强力霉素较四环素强,仅需0.1~0.2g/日;氯霉素2g/日,分次服。第二为TMP加磺胺类药或加四环素族药。如复方新诺明(每片含TMP80mg,SMZ400mg),4~6片/日,分两次服。为了减少复发,上述方案的疗程均需3~6周,且可交替使用上述方案2~3个疗程。疗程间间歇5~7天。利福平为脂溶性,可透过细胞壁,抗菌谱较广,值得试用。   (四)菌苗疗法 适用于慢性期患者,治疗机理是使敏感性增高的机体脱敏,减轻变态反应的发生。方法有静脉、肌肉、皮下及皮内注射,视患者身体情况,接受程度而守。每次注射剂量依次为40万、60万、80万、200万、350万、1050万、2550万、6050万菌体,每天、隔日或间隔3~5日注射一次。以7~10次有效注射量为一疗程。菌苗疗法可引起剧烈全身反应,如发冷、发热、原有症状加重,部分患者出现休克、呼吸困难。故肝肾功能不全者,有心血管疾病、肺结核者以及孕妇忌用。菌苗疗法也宜与抗菌药物同时应用。   (五)水解素和溶菌素疗法 水解素和溶菌素系由弱毒布鲁氏菌经水解及溶菌后制成,其作用与菌苗相似,疗效各说不一。   (六)中医中药疗法 祖国医学认为急性期系外感湿热病邪为患,慢性期因久病正气耗伤,风、寒、湿三气杂合,表现为虚证、血瘀、痹证和湿热等。治疗应辨证施治。急性期给予清热、利湿、解毒方剂,如三仁汤,独活寄生汤等。慢性期根据证型分别用益气阴煎,细辛牡蛎汤,复方马钱子散,逐瘀汤,化瘀丸,三黄一见喜汤,晰蜴散,穿山龙制剂等。中国科学院流研所应用白瓜丸(白芷、川草、木瓜、牛夕、防风、地骨皮、双花、乳香、当归、全虫、肉桂、生地、白芍、麦冬、甘草、连翘、青陈皮、黄连)治疗190例,总有效率达93.68%对疼痛改善尤为显著。   针炙也有一定疗效。   (七)其它疗法 肾上腺皮质激素对中毒症状重者,伴有睾丸炎者,伴顽固性关节痛者可应用。免疫增强剂及免疫调节剂,如左旋米唑、转移因子等对调节机体免疫力可能有益。物理疗法对症治疗也可应用。   慢性期的并发症治疗可随症使用抗生素及对症措施。         [预后]         [预防]   在我国推广以“检疫、免疫、捕杀病畜”的综合性防治措施,同时针对疾病流行的三个环节采取相应措施,已使人间发病率由1980年的0.07/10万下降到1989年的0.03/10万。   (一)管理传染源 对牧场、乳厂和屠宰场的牲畜定期卫生检查。检出的病畜,及时隔离治疗,必要时宰杀之。病畜的流产物及死畜必需深埋。对其污染的环境用20%漂白粉或10%石灰乳消毒。病畜乳及其制品必需煮沸消毒。皮毛消毒后还应放置三个月以上,方准其运出疫区。   病、健畜分群分区放牧,病畜用过的牧场需经三个月自然净化后才能供健康畜使用。   (二)切断传播途径 加强对畜产品的卫生监督,禁食病畜肉及乳品。防止病畜或患者的排泄物污染水源。对与牲畜或畜产品接触密切者,要进行宣传教育,做好个人防护。   (三)保护易感人群及健康家畜 除注意防护外,重要措施是进行菌苗免疫。   对接触羊、牛、猪、犬等牲畜的饲养员,挤奶员、兽医、屠宰人员、皮毛加工员及炊事员等,均应进行预防接种。人用19—BA菌苗及104M菌苗,以后者效果稍好。但免疫期均为一年,需每年接种一次,而多次接种又可使人出现高度皮肤过敏甚至病理改变。另外,接种后产生的抗体与自然产生的抗体无法鉴别,给诊断带来困难,因此近年主张不要广泛使用。新近从牛型布鲁氏菌体中提取PI,进行了人群接种,表明免疫原性强,反应较轻,并有利于感染与免疫之鉴别。将来可能代替104M活菌苗,用于人群接种。 对健康畜行预防注射,菌苗有牛型19号菌苗及猪型2号菌苗。预防注射对孕畜可引起流产,故应在配种前进行。近年牧区试验的猪型2号苗饮水免疫、羊5号菌苗气雾免疫及对羔羊和犊牛口服(100菌)免疫等都取得了很好效果,各地可因地制宜地采取。               参考资料:   牲畜是布氏菌病的唯一传染源,病原体可通过病人的尿及乳汁排出,但人传染人的病例极其罕见。动物传染人的途径有:⒈经皮肤粘膜传染。与病畜密切接触的饲养、屠宰、挤乳等从业人员由于未采取必要的个人防护,皮肤或粘膜直接与病原体接触引起传染;⒉经食物传染。人吃下带有病菌而未煮熟的肉、乳或乳类制品时,可经消化道传染。病菌也可通过污染的手、食具等间接污染食物而侵入人体。该病一年中都有病例发生,而人群发病高峰则往往在动物发病一个月左右后出现。   布氏菌病的临床特征:病人常见潜伏期为1~2周,最短仅3天,最长可达7个月,在急性期有发热、寒战、大汗、疲乏、游走性关节疼痛及食欲不振等症状,一般多为缓慢发病。病人有肝、脾、淋巴结肿大,部分病人可有睾丸炎、输卵管炎等生殖系统炎症。发热后常伴有大量出汗、头痛等症状,病程在3个月内为急性期;3~6个月为亚急性期;6个月以上为慢性期。患病后应力求做到早诊断、早治疗、防止转变为慢性。   防疫措施:加强牲畜检疫、免疫,发现病生畜马上宰杀,防止病畜外流。畜牧兽医部门要严格执行检、免、隔、杀综合措施,切断传染源;卫生部门要向群众宣传布氏菌病防治知识,加强重点人群免疫;市场不得出售带有病菌的肉、乳及其乳类制品,把好“病从口入”这一关。同时,特别强调与牲畜密切接触从业人员要采取必要的个人防护,防止经皮肤粘膜传染,以保障群众健康。      布鲁氏菌病(Brucellosis) …… 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又称波浪热,是布鲁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传染病。临床特征为长期发热、多汗、关节炎、肝脾肿大,易复发变为慢性。属中医学“湿温”、“湿毒”、“寒湿”、“湿痹”等范畴。   病原体:   布氏杆菌为革兰阴性短小杆菌,0.3~2.5μm,分羊、牛、猪、犬、森林鼠及绵羊副睾等6型。羊型最小,对人类的致病力最强,猪型次之,牛型较弱,犬型偶尔可感染人。在土壤、皮毛、乳制品中,可生存数月,对常用消毒剂抵抗力弱。无外毒素,致病力与活菌及其内毒素有关。   现代医学病理:   病菌由皮肤粘膜侵入,先在局部淋巴结内繁殖,形成病灶再进入血流,引起菌血症毒血症。病菌被单核巨噬细胞吞噬,带到肝、脾、骨髓,形成新病灶,并反复入血,形成波浪热及全身脏器损害,由于变态反应及病原菌主要在细胞内繁殖,抗体及抗菌药不易进入,故难以根治。病损几乎涉及所有器官和组织,以肝、脾、淋巴结、骨髓等单核吞噬系统为最,基本病变为炎症和肉牙肿,并可有纤维变性,致使肝硬化和骨关节畸形。 中医病因病机分析:   清代吴鞠通的《温病条辨》中有一些类似本病的记述。如说:“头痛恶寒,身重疼痛,舌白不渴,脉弦细而濡,面色淡黄,胸闷不饥,午后身热,状若阴虚,病难速已,名曰湿温。”约相当于本病急性期、亚急性期的表现。又如:“湿聚热蒸,蕴于经络,寒战热炽,骨骱焮痛,舌色灰滞,面目萎黄,病名湿痹。”相当于本病慢性期的表现。   目前多数学者认为其病因属湿邪为患,有“湿热”、“湿毒”、“寒湿”等论述,也有“杂气为病”观点。一般认为,湿热毒邪经口或经皮肤经络外犯肌表,侵入中焦,伏于膜原,渐次入血,伤及肝脾,损及全身。相当于病菌从局灶入血,波及全身。湿热浸淫,表卫失权,发热多汁,邪郁经络,血行受阻,关节游走疼痛,肝脾肿大。热胜者,阴液耗损,壮热烦渴;湿胜者,气机受阻,头痛身重,肌肉关节酸痛。相当于急性期,由菌血症及病灶炎症所致种种表现。如果病邪迁延,元气耗伤,气血阻滞,络脉凝瘀,则心烦失眠,关节疼痛,筋脉拘急。相当于慢性期为神经功能失调,或骨关节变形疼痛,活动受限等。 临床表现:   潜伏期2~3周。起病多缓慢,少数较急。   急性期:发热,多为波浪热型或弛张型。多汗,中毒症状不明显。关节炎主要为游走性大关节炎,腰骶、坐骨神经炎,睾丸炎、卵巢炎,以及肝脾、淋巴结肿大常见。   慢性期:常类似神经官能症表现,头痛、烦热、肌肉关节疼痛。可有肝脾肿大、关节畸形。   诊断:   流行病学:在流行地区(多为牧区),有与羊、猪、牛及其皮毛、乳制品接触史,有不规则发热,典型波状热已较少见,夜间盗汗,全身困乏,关节肌肉疼痛,肝脾肿大,白细胞偏低。   实验室检查:   白细胞总数正常,淋巴分类相对增多。   急性期血和骨髓的细菌培养阳性率高。   血清凝集试验1:100以上为阳性,酶联免疫吸附试验1:320为阳性,灵敏性和特异性均高。   鉴别诊断:   1. 风湿热:常有环形红斑、心肌炎、白细胞增高、抗链球菌溶素“O”阳性等。   2. 伤寒:多有表情淡漠,相对缓脉,玫瑰疹,血、尿、骨髓等伤寒杆菌培养及凝集反应阳性等。   3. 结核病:结核病多有肺部病灶,结核菌素试验阳性,X线胸片可见结核病灶;败血症中毒症明显,血及骨髓细菌培养可供鉴别。   现代医学治疗:   疗程在3个月以内的急性期患者,包括慢性期急性发作患者,以抗菌疗法为主。卧床休息,多饮水,必要时可用解热镇痛剂,严重者,可短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常用抗菌药为四环素,2克/天,分4次服;同时应用链霉素,1克/天,分2次肌注,两药联合治疗,3周为1疗程,一般用2~3疗程,疗程间歇5~7天。   复方磺胺甲基异恶唑(TMP?/FONT>SMZ)也有效,每日4片,2次分服,疗程6~8周。   近年国外有报道利福平治疗本病有效。   慢性期,常用脱敏疗法,首次25万菌体1日,逐渐增至每日1.5万菌体,10~15日为1疗程,静脉注射疗效较好,但有寒战高热等严重反应,可采用除去部分内毒素的菌苗。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   急性期湿热毒邪外犯肌表,内侵脏腑,以邪实为主,治疗以清热化湿解毒为主;慢性期正虚邪恋,治疗以益气养血、活血通络为主,佐以清除余邪。   1. 湿热内蕴型:相当于急性期,菌毒血症及病灶损害轻浅阶段。   症状:畏寒发热,午后热甚,身痛,脘痞,舌苔腻,脉濡数。治法:利湿化浊,清热解毒。方药:甘露消毒丹加减。藿香10克,佩兰10克,蔻仁10克,滑石15克,菖蒲10克,黄芩12克,连翘15克,木通6克,茯苓15克。水煎服,一日一剂,早晚分二次口服。   2. 湿热伤营型:此时菌毒血症及脏器病损均较严重。   症状:烦热多汗,关节疼痛,肝脾、睾丸肿痛,舌苔黄,脉细数。治法:清热解毒,滋阴养血。方药:清营汤合三仁汤加减。丹参15克,生地15克,玄参10克,麦冬15克,黄连6克,连翘10克,郁金12克,杏仁10克,薏苡仁15克,滑石15克,芦根15克。水煎服,一日一剂,早晚分二次口服。   3. 正虚邪恋型:相当于慢性期,已无菌毒血症,以神经功能失调为主。   症状:烦热失眠、乏力,腰腿疼痛,身体虚弱,或已有关节变形及活动受限,舌有瘀点,脉沉细。治法:益气养血化瘀,清除余邪。方药:独活寄生汤加减。党参12克,当归10克,熟地15克,白芍15克,赤芍10克,川芎10克,丹参30克,茯神12克,桑寄生15克,秦艽15克,独活10克,黄柏10克,鸡内金6克。水煎服,一日一剂,早晚分二次口服。   针灸疗法:   1毫针疗法:取穴:大椎GV14,足三里ST36,合谷LI4,风门BL12。邪在卫分加曲池LI11,内关PC6,太冲LR3;邪在气分加三阴交SP6,气海CV6,中脘CV12;肘关节疼痛加曲池LI11,手三里LI10,尺泽LU5;指关节疼痛加外关TE5,八邪EX?/FONT>VE9;髋关节疼痛加秩边BL54,环跳GB30;膝关节疼痛加膝眼EX朙E4,阳陵泉GB30等;并发睾丸炎,加三阴交SP6,行间LR2,侠溪GB43等。毫针刺,均用泻法,留针15分钟。   2电针疗法:   取穴:大椎GV14,足三里ST36,合谷LI4,风门BL12。用毫针刺入得气后,接通电针仪,行中强刺激,通电15-20分钟。每日1次。穴位注射疗法:取穴:足三里ST36,曲池LI11。用黄连素奴夫卡因注射液每穴注入3毫升,均双侧取穴。每日选用1穴,4个穴轮换,8天为1疗程,间隔3-5天再进行第2疗程。   单方验方:   穿山龙2毫升(含生药1克),每日肌肉注射1次,15次1疗程。 雄黄30克,研为细末,大蒜60瓣捣成泥状,作成60丸,每日3次,每次1丸,连服20天为1疗程。 预防:   注意防治牲畜间的布鲁氏菌病,人群气雾免疫,提高人体免疫力。加强畜产品卫生监督,对从事牲畜、兽医、畜产品加工人员,做好个人防护,并采取M?/FONT>104冻干活菌苗皮肤划痕接种免疫。      高致病性禽流感 疫情判定及扑灭技术规范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治技术规范高致病性禽流感 流行病学调查技术规范高致病性禽流感 监测技术规范 友情提示:看到很多站友积极地参与到人畜共患病的有奖征集中,动医与动科版人气很旺啊!但普遍存在发贴格式不规范的问题,请大家进一步按照发贴格式发贴,不要是简单形势的转贴,最好能够把一个疾病各方面都概括完全,对此种好贴,你们所付出的更多的努力都会获得更多的回报(当然是分数(:)阿米巴病【病原】溶组织内阿米巴(Entamoeba histolytica Schaudinn,1903),即痢疾阿米巴,为侵袭型阿米巴病的病原虫,主要寄生于结肠,引起阿米巴痢疾和各种类型的阿米巴病,为全球分布,多见于热带与亚热带。据统计,在全球超过5亿的阿米巴感染者中,侵袭型的年发病率高达4千万例以上,至今每年死于阿米巴病的人数不少于4万,当前在医学上的重要性已被认为仅次于疟疾与血吸虫病。【症状】阿米巴病的潜伏期2天至26天不等。起病突然或隐匿,可呈暴发性或迁延性,可分成肠阿米巴病、肠外阿米巴病。肠阿米巴病(intestinal amoebiasis) 包括无症状带包囊者和阿米巴病性结肠炎。阿米巴性结肠炎(amoebic colitis) 可分急性或慢性。典型的阿米巴痢疾常有稀便,伴奇臭和带血,亦有局限性腹痛、不适、胃肠胀气、里急后重、厌食、恶心呕吐等。从急性型可突然发展成急性暴发型。病人有大量的粘液血便、发烧、低血压、广泛性腹痛、强烈而持续的里急后重、恶心呕吐和腹水。60%病人可发展成肠穿孔,亦可发展成肠外阿米巴病。慢性阿米巴病则为长期有间歇性腹泻、腹痛、胃肠胀气和体重下降,可持续一年以上,甚至5年之久。有些病人出现阿米巴肿(amebama)或团块状损害而无症状。在肠钡餐透视时酷似肿瘤。阿米巴性结肠炎最严重的并发症是肠穿孔和继发性细菌性腹膜炎。肠外阿米巴病(extraintestinal amoebiasis)以阿米巴性肝脓肿(amebic liver abscess)最常见。多见于年轻患者,累及肝右叶居多。临床症状有右上腹痛,向右肩放射;发烧、寒战、盗汗、厌食和体重下降。50%病人可在粪中检出虫体,58%肝脓肿病人结肠镜检查可见病灶。肝超声检查、CT和核磁共振检查均有助于诊断。肝穿刺可见“巧克力酱”状脓液(图6-7),可检出滋养体。肝脓肿可破裂入胸腔(10%—20%),破入腹腔(2%—7%),少数情况下破入心包,而肝脓肿破入心包往往是致死性的。多发性肺阿米巴病,常多发于右下叶,继发于肝脓肿,主要有胸痛、发烧、咳嗽和咳“巧克力酱”样的痰。X线检查可见渗出、实变或脓肿形成、积脓,甚至肺支气管瘘管。约1.2%—2.5%的病人可出现脑脓肿,临床症状有头痛、呕吐、眩晕、精神异常等。45%病人可发展成脑膜脑炎。皮肤阿米巴病常由直肠病灶播散到会阴部引起的,亦发生在胸腹部瘘管周围。【病理】肠阿米巴病多发于盲肠或阑尾,也易累及乙状结肠和升结肠,偶及回肠。典型的病损是口小基底大的烧瓶样溃疡,一般仅累及粘膜层,急性病例滋养体可突破粘膜肌层,引起液化坏死灶,形成溃疡可深及肌层,并可与邻近的溃疡融合,引起大片粘膜脱落。阿米巴肿主要是组织肉芽肿伴慢性炎症和纤维化。肠外阿米巴病以肝脓肿最常见,脓肿大小不一,脓液则由坏死变性的肝细胞、红细胞、胆汁、脂肪滴、组织残渣组成。【流行病学】阿米巴病呈世界性分布,全球高发地区位于墨西哥、南美洲东部、东南亚,西非等,地处北纬10°至南纬10°之间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平均感染率在20%以上,个别地区如埃及可达57%~87%。据报告,我国近年的人群感染率在0.7%~2.17%之间,大多见于经济条件、卫生状况、生活环境较差的地区,农村高于城市。随着改革形势的推进,我国全民的生活卫生水平有所提高,除个别边远地区外,典型的急性阿米巴病例已属少见,多数为散在分布的迁延型患者或带虫者。目前,我国的肠阿米巴病发病率低于肝脓肿的发病率。在欧美则高发人群主要为男性同性恋者和旅游者。在全球近5亿感染者中,侵袭型的发病患者约占10%,肠阿米巴病的发病率为阿米巴肝脓肿的5~50倍,后者的病死率为2%~10%,爆发性阿米巴肠炎则高达70%,估计每年死亡人数仅次于疟疾和血吸虫病,列为世界上死于寄生虫病的第三位。   阿米巴病的传染源主要为粪便里持续有包囊排出的带虫者。包囊在外环境具较强的生存力,在潮湿低温环境可存活12天以上,水中可活9~30天,但以干燥、高温和化学药品的抗力不强,却可无损伤地通过蝇或蟑螂的消化道。阿米巴滋养体在体外极易死亡,无传播作用。溶组织内阿米巴没有重要的保虫宿主,人群的感染主要通过人际经口传染,主要传播环节是被含有包囊的粪便污染的水源。居民点的水源被污染常酿成该地区的爆发流行和异乎寻常的高感染率;其次是手指、食物或用具的被污染;卫生习惯不良的带虫者是危险的传染源,蝇及蟑螂等昆虫也能对包囊起一定的传播作用。由于缺乏有效的获得性免疫,患过阿米巴病的人仍是易感者。易感性与性别,年龄无相关性,流行统计中的男性高发现象,多与生活习惯和职业等因素有关。 【诊断】1.病原检查   确诊肠阿米巴病的方法,常用的有粪便检查、人工培养和肠镜活组织检查或刮拭物涂片检查。   ⑴粪便检查:   1)生理盐水涂片法:适用于急性痢疾患者的脓血便或阿米巴肠炎的稀便,主要检查活动的滋养体,但标本必须新鲜,送检越快越好,置4℃不宜超过4~5小时。典型的阿米巴痢疾粪便为酱红色粘液样,有腥臭味。镜检可见粘液里含很多粘集成团的红细胞和较少的白细胞,有时可见棱形结晶(Charcot-Leyden crystal)和活动的滋养体。这些特点可与细菌性痢疾的粪便区别。   2)包囊浓集法:对慢性患者的成形粪样,亦可用直接涂片法查找包囊期,常作碘液染色以显示细胞核,便于鉴别诊断。但包囊检查可用浓集法提高检出率。常用的方法有硫酸锌浮集聚法和汞碘醛离心沉淀法(MIFC,详附录)。   临床上多见的不典型迁延型阿米巴病,常不易在粪便内找到病原体。据分析,无症状患者或病变局限于盲肠和升结肠者,常规湿涂片或固定染色涂片的一次检出率不超过30%,间隔一天以上的3次送检,阳性率可提高至60~80%,送5次者可达90%以上。   ⑵人工培养:已有多种改良的培养基可供选用。从粪便标本分离培养虫体的诊断常规都用有菌培养,但一般在多数亚急性或慢性病例的检出率不高,故培养法似不宜用作常规检查。无共生物培养需特种培养基和技术要求,宜用于研究。   ⑶组织检查:借助乙状结肠镜或纤维结肠镜直接观察粘膜溃疡并作活检或刮拭物涂片的检出率最高,约85%的痢疾患者可用此法检出。活体标本必须取材于溃疡边缘,脓腔穿刺亦应取材于壁部,并注意脓液性状特征。   病原检查要特别注意盛器洁净及病人服药和治疗措施的影响。某些抗生素,杀虫药物,泻剂、收敛剂,高、低渗灌肠液,钡餐以及自身尿液污染均可使滋养体致死而干扰病原体的检出。   2.免疫诊断 由于阿米巴病的病原查诊容易漏检与误诊,免疫学诊断虽属间接的辅诊手段,却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自60年代阿米巴无共生物培养建立和特异单克隆抗体问世后,提供了溶组织内阿米巴纯抗原和优质工具抗体,国内外陆续发展了多种免疫诊断方法。近年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的各种改良法应用较多。大体上,特异循环抗体的检测在肝脓肿患者的检出率可高达95%~100%,侵袭型肠病患者85%~95%,而无症状带虫者仅10%~40%,滴度视病情可不一致,但脓肿大者多为高滴度。因此血清学诊断仅对急性发病患者有较大的辅助诊断价值,血清流行病学调查中,人群抗体滴度的消长水平可提示地区发病情况。单克隆抗体和DNA探针杂交技术的应用为探测宿主血液和排泄物中的病原物质提供了特异、灵敏并能抗干扰的示踪工具。应用单克隆抗体检测粪便、脓液内虫源抗原及DNA探针鉴定粪内虫种均已见有报告。 【治疗】查治病人和带虫者以控制传染源,特别要发现和治疗从事饮食工作的包囊携带者及慢性患者,必要时应予鉴别虫种,决定治疗对策。抗虫治疗目前以甲硝咪唑(灭滴灵metronidazole)为急性阿米巴病(包括不同部位的脓肿)的首选药物,口服吸收良好,副作用少,但到达结肠浓度偏低,单纯用于治疗带虫者的效果并不理想。根治肠阿米巴病应配伍用喹碘方(chiniofon)、碘氯羟喹(vioform)等对肠腔型阿米巴有效的喹啉类药物。氯喹亦为治疗肠外阿米巴病的有效药物。中药鸦胆子仁、大蒜素、白头翁等也有一定疗效,且副作用小。 【防制措施】1、查治患者及带虫者。 2、加强水源及粪便管理。3、消灭苍蝇、蟑螂等媒介昆虫防止传播。4、搞好饮食卫生,个人应养成良好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勤剪指甲,不饮生水等。5、加强饮食行业人员的检查管理,及时发现感染者,及早治疗,必要时调离饮食行业。【人畜感染特点】人为溶组织内阿米巴的适宜的宿主,猿、猕猴、犬、猪、猫、狗和鼠等也可作为偶尔的宿主。【研究进展】全球每年至少有4~11万人死于严重的阿米巴结肠炎和(或)肠外脓肿,但人们也早就知道,很多人感染了溶组织内阿米巴后并不出现症状,感染可自然消除。Brumpt在1925年曾提出所谓的Entamoeba histolytica 应分为2个独立的种。一种为Entamoeba dysenteriae,可引起肠阿米巴病;另一种为Entamoeba dispar,不能引起疾病。但Brumpt假说长期来并未得到人们的承认。70年代以来,随着对溶组织内阿米巴致病性的深入研究,愈来愈多的证据表明,溶组织内阿米巴确实存在两个独立的种群,它们的形态完全相同,但致病性却截然不同。一、两群溶组织内阿米巴的同工酶谱有着明显而稳定的差异Sargeaunt分析比较了来自世界各地的6000多个溶组织内阿米巴分离株的同工酶谱。根据磷酸葡萄糖变位酶(PGM)、葡萄糖磷酸异构酶(GPI)、L-苹果酸∶辅酶Ⅱ氧化还原酶(ME)及己糖激酶(HK)4种同工酶电泳区带的数量、分布及电泳速度,可将所有虫株分为若干个酶株群:从有症状、血清抗阿米巴抗体阳性的患者分离到的虫株分属于酶株群Ⅱ、Ⅵ、Ⅶ、Ⅺ、Ⅻ、ⅪⅤ等6组,是致病性溶组织内阿米巴种群,其主要标志是PGM有β带、无α带,HK的电泳速度最快;从无症状、血清抗体阴性的带囊者中分离到的虫株则分属于酶株群Ⅰ、Ⅲ、Ⅳ、Ⅴ、Ⅷ、Ⅸ、Ⅹ、ⅩⅢ、ⅩⅤ、ⅩⅥ等10个组,是非致病性溶组织内阿米巴种群,其主要标志是PGM有α带、无β带,HK的电泳速度最慢;有小部分无症状带囊者的感染虫株属于致病性酶株群,但其血清阿米巴抗体为阳性,这些带囊者处于侵袭性阿米巴病的潜伏期。Gathiram和Jackson在南非德班阿米巴病流行区进行的同工酶谱分析亦得出了类似的结果,并发现了两个新的酶株群,即不致病的酶株群ⅪⅩ和致病的酶株群ⅩⅩ。虽然就致病性和非致病性两群溶组织内阿米巴同工酶谱的稳定性有过争论,但大多数学者最终认定,同工酶分析对于鉴别溶组织内阿米巴虫株的致病性具有重要意义。在致病性酶株群中,酶株群Ⅱ的分布最广,毒力最强,可使宿主的肠壁细胞坏死,引发溃疡或肠外脓肿;酶株群ⅪⅤ的毒力也很强,也可引发肠壁溃疡和肝脏损害,但主要在印度人群中传播。二、两群溶组织内阿米巴的膜抗原及毒力蛋白存在明显差异致病性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膜上有特异性的30000、66000、96000、125000等表面抗原。Blakely等用人免疫血清和Western blot比较了15个致病株(酶株群分别为Ⅱ、ⅪⅤ、ⅪⅩ)和13个非致病株(酶株群分别为Ⅰ、Ⅲ)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的表面抗原,发现所有致病虫株都有可被人免疫血清识别的30000表面抗原,而所有非致病虫株的表面没有此抗原。致病性溶组织内阿米巴虫株的滋养体还能分泌某些毒性蛋白,如可溶解宿主组织的半胱氨酸蛋白酶;可与哺乳动物靶细胞膜上糖萼中的半乳糖或乙酰氨基半乳糖胺(Gal/GalNAc)发生受体样结合,从而使滋养体黏附于靶细胞上的黏附素;可改变靶细胞膜通透性的成孔肽(amoebapore)等。三、两群溶组织内阿米巴的编码基因存在明显差异Clark等证明了两群溶组织内阿米巴的核蛋白体基因(rDNA)不同,他们比较了两群阿米巴的rDNA的12种限制性内切酶的酶切图谱,结果发现所有18个致病株的rDNA完全相同,与13个非致病株的图谱截然不同。他们还将克隆出的一段长780bp,含有RsaI、DdeI、XbaI及Sau961酶切位点的致病株和非致病株rDNA片段加以比较,发现有17(2.2%)个位点不同,其中12个为转换点突变,4个为颠换点突变,1个为插入/缺失点突变。Tachibana等证明了致病株和非致病株编码30000蛋白的基因片段的酶切图谱亦不相同。当比较致病株HM-1:IMSS和非致病株SAW142这段基因的扩增产物的序列时,发现两序列399个核苷酸中有5.5%(22个)的差异,使其所编码的132个氨基酸中有4.5%(6个)的差异。更有一些作者在比较两群溶组织内阿米巴其他基因的同源性时发现,它们的差异多达12%~15%;而Edman等比较两群溶组织内阿米巴125000抗原的同源性时发现,其氨基酸序列有12%~13%的差异,那么其编码基因的差异就更大了。上述这些利用两群溶组织内阿米巴的酶、抗原、DNA、RNA生物大分子所取得的研究结果是分子分类学的重要证据,足以证明Brumpt假说的正确性。因此,在1993年的国际学术会议上,大多数学者同意对溶组织内阿米巴重新分类,将原致病性种群仍命名为Entamoeba histolytica,而将非致病性种群命名为Entamoeba dispar。虽然经WHO重新定义的阿米巴病仍然表述为“凡被溶组织内阿米巴感染,无论有无症状,都称为阿米巴病”,但这里所谓的溶组织内阿米巴已经具有新的含义。据此,WHO专家会议对肠阿米巴病的诊断、治疗以及流行病学研究提出了一些新的原则和方向:  1.诊断: (1)从新鲜粪便中查到吞噬有红细胞的滋养体或从活检组织中查到滋养体是确诊肠阿米巴病最可靠的依据。(2)从粪便标本中仅查到大小为10μm~16 μm的1~4核包囊时,应报告为溶组织内阿米巴/dispar内阿米巴感染。此时即使感染者有症状,亦不能据此就诊断为肠阿米巴病。应采取特殊的病原学检查确定感染虫株的种类。有症状的溶组织内阿米巴/dispar内阿米巴感染者,若有流行病学史(与阿米巴肠炎患者有密切接触史或阿米巴病暴发性流行)及血清学检测到高滴度的特异性抗体,应疑为肠阿米巴病患者,否则必须寻找引起感染者腹泻的其他原因。(3)可用于鉴别感染虫株种类的方法有同工酶、聚合酶链反应(PCR)、DNA探针、粪抗原检测等,但这些方法仍需加以改进。  2.治疗:肠阿米巴病一经诊断,即患者确实被溶组织内阿米巴感染,不论其有无症状,即应治疗。有症状者应采用杀组织内阿米巴类药物,随之再以杀肠腔内阿米巴类药物治疗。用杀组织内阿米巴类药物治疗无症状感染者是不恰当的。任何仅鉴定为感染了dispar内阿米巴的人,包括男性同性恋者、从流行区返回的旅游者、孕妇及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则无需进行治疗。  3.流行病学:以前的流行病学资料显示,人群中90%的溶组织内阿米巴感染者无任何症状。这显然是将大量的dispar内阿米巴感染计算在内的结果,不能反映人群溶组织内阿米巴感染的真实情况。尽管已有一些新的调查报告,但有关溶组织内阿米巴无症状携带者的发生率、其发展为侵袭性疾病的可能性,以及对健康者传播的频度、溶组织内阿米巴的某些亚群是否比另一亚群更易引发侵袭性阿米巴病等资料尚十分缺乏。阿米巴病的免疫预防亦值得探讨。 (缩略图,点击图片链接看原图)隐孢子虫病【病原】隐孢子虫病是由隐孢子虫所引起的一种世界性流行的人畜共患病。它能引起哺乳动物(特别是幼畜)的严重腹泻和禽类剧烈的呼吸道症状;也能引起人(特别是免疫功能低下者)的严重疾病。本病是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同时也给畜牧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隐孢子虫病根据病原和感染对象的不同,大体上分为家禽隐孢子虫病、家畜隐孢子虫病和人隐孢子虫病。家禽隐孢子虫病是由贝氏隐孢子虫和火鸡隐孢子虫所引起的。前者寄生在禽类的法氏囊、泄殖腔和呼吸道;后者寄生于火鸡、鸡、孔雀、鹌鹑和鹅的消化道。家畜隐孢子虫病是由微小隐孢子虫和小鼠隐孢子虫的感染所引起的,前者寄生于小肠黏膜的上皮细胞上,后者寄生于胃黏膜上皮细胞上。人的隐孢子虫病主要与微小隐孢子虫的感染有关。【传染源及流行特点】传染源:隐孢子虫病的传染源是人和畜禽排出的卵囊。隐孢子虫卵囊对外界的抵抗力强,在潮湿环境中可存活数月,常用消毒剂在推荐浓度下对卵囊的活性没有影响,只有50%以上的氨水和30%以上的福尔马林作用30分钟才能杀死隐孢子虫卵囊。人和畜禽的主要感染方式是粪便中的卵囊污染食物和饮水,美国在1993年曾发生一起自来水受隐孢子虫卵囊污染,使得几十万人同时受感染的病案。家禽也可经呼吸道感染。人的隐孢子虫感染主要是由牛传染的,但在城市居民中有同一家庭或邻居同时发病的报道,证明本病也可在人群间传播。易感动物:隐孢子虫的宿主范围很广,可寄生于多种脊椎动物。除感染人外,已报道的有黄牛、水牛、奶牛、马、绵羊、山羊、猪、犬、猫、鹿、猴、兔、大鼠、小鼠、豚鼠等哺乳动物均可感染。在禽类中,已报道隐孢子虫可寄生于鸡、鸭、鹅、火鸡、乌骨鸡、鹌鹑、珍珠鸡、鹧鸪、孔雀、鹦鹉、金丝雀、天鹅和情鸟等。隐孢子虫不具有很明显的宿主特异性。牛源的隐孢子虫除可以感染人外,还可感染多种其他哺乳类动物,但在正常情况下不能感染禽类,从鸡分离的隐孢子虫可感染鸭、鹅、鹌鹑等其他家禽,但不能感染小鼠。流行情况:隐孢子虫呈全球性分布。我国1986年首次发现犊牛的隐孢子虫,1987年发现首例人隐孢子虫病,随后,分别从黑龙江、陕西、北京、安徽、湖南、广东、四川、新疆、上海、天津、山东、福建、云南、江西等地发现隐孢子虫感染。根据我国不同地区的调查,人的感染率在0.8-13.3%,河南奶牛感染率为16.7-52.%,北京猪的感染率为47.9%。【症状】以犊牛、羔羊和仔猪的发病较为严重。主要是由微小隐孢子虫引起的。潜伏期为3-7天。主要临床症状为精神沉郁、厌食、腹泻,粪便中带有大量纤维素,有时带有血液。患畜消瘦,发育缓慢,有时体温升高,并发生死亡。病变特征为空肠绒毛层萎缩和损伤,肠黏膜固有层的淋巴细胞、浆细胞、嗜酸性白细胞和巨噬细胞增多,呈现典型的肠炎病变,在这些病变部位发现大量虫体。以鸡、火鸡和鹌鹑的发病最为严重。主要是由贝氏隐孢子虫引起的。潜伏期为3-5天。排卵囊时间为4-24天不等。主要症状为呼吸困难,咳嗽、打喷嚏,有罗音。病禽饮食锐减或废绝,体重减轻或发生死亡。病变主要表现在上皮细胞微绒毛肿胀,萎缩性变化和炎性渗出。在隐性感染时,虫体多局限于泄殖腔和法氏囊。火鸡隐孢子虫寄生于鹌鹑肠道,引起腹泻症状。人隐孢子虫病的病情与免疫功能有关。免疫功能正常时,主要表现为急性胃肠炎症状,每日腹泻4-6次,带黏液的水样便,有的伴有明显腹痛。此外,尚有恶心、呕吐、低热和厌食。水泻一周后即可恢复正常。当免疫功能受到抑制时(如免疫功能低下或免疫功能不全者,爱滋病患者等),则表现为严重的慢性腹泻,水泻难以控制,日泻可达8-25次不等,病程有长达数月,并伴有呕吐、上腹痉挛、体重减轻等症状。儿童患者还表现生长迟缓和发育不良。此类患者从粪便排出大量卵囊。部分患者可表现为胆囊炎,出现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同时伴有严重的肠炎。【诊断】由于隐孢子虫感染多呈隐性经过,感染者往往是带虫者,可以只向外界排出卵囊,而不表现任何临床症状。对于一些发病的动物来说,即使有明显的症状,也常常属于非特异性的,只能作为诊断的参考指标,而不能用于确诊。因此,确诊只能依靠实验室方法。如果发现可疑的病例或需要对鸡场、牛场、猪场进行隐孢子虫调查时,可采新鲜粪便送到华南农业大学兽医学院寄生虫教研室,我们将免费为广大农户服务。生前诊断(1)采用粪便集卵法。目前以饱和蔗糖溶液漂浮法应用最为广泛。此法要求操作者经验丰富,但检出率低。(2)粪便涂片染色法。将粪便抹片,用改良抗酸染色法染色,镜检。隐孢子虫卵囊被染成红色。此法较为简单,检出率较高。(3)间接免疫荧光法。隐孢子虫卵囊经荧光抗体染色后在荧光显微镜下显示苹果绿的荧光,极易辨认。死后诊断取有病变部位抹片染色,或采用病理切片,姬姆萨染色,鉴定虫体。【治疗】治疗隐孢子虫病尚无特效药物。迄今为止,曾试用过50多种药物,包括各种抗生素、抗球虫药及磺胺类药物等治疗隐孢子虫病,没有一种真正有效。但有人认为用大蒜素和螺旋霉素治疗可以减轻症状。隐孢子虫病原一般经污染的食物和饮水而传播,因而预防要注意个人和环境卫生,做好粪便管理,保护水源,定期监测。污染的环境可用10%福尔马林、5%氨水或漂白粉消毒,可杀灭卵囊。我来讲讲戊型肝炎:【病原】戊型肝炎是由戊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首先发现于上个世纪50年代的印度,但是可以追溯到有记载的1850年。HEV是一种无包膜的单股正链RNA病毒,直径27~34nm,目前国际病毒分类学学会暂未对其进行准确分类。病毒颗粒呈球形,表面粗糙,不规则,在胞浆中装配,呈晶格状排列,可形成包涵体。HEV基因组长约7.5kb,有三个开放性读码框(ORFs),ORF1长约5kb,主要编码与HEV复制相关的非结构蛋白,产物有甲基转移酶、蛋白酶、RNA解链酶RNA聚合酶。ORF2长约2kb,为主要的结构基因编码区,编码病毒衣壳蛋白,产物分子量约为76kD,是糖基化蛋白,含潜在的裂解位点,与HEV颗粒的形态形成有关。ORF3与ORF1轻度重叠,与ORF2广泛重叠,编码产物为磷蛋白,分子量为13.5kD,与细胞的支架及HEV型异性免疫活性有关。【症状】戊型肝炎的潜伏期为15~75 d,平均为36 d。多数病例起病急,半数病人有发热。黄疸型占多数,黄疸型与无黄疸型之比为6.4:1。黄疸多在1周内消失。戊型肝炎为急性自限性疾病,不发展成慢性,一般于发病6周内恢复正常。急性临床型戊型肝炎的病死率高于甲型肝炎和乙型肝炎,尤其是怀孕最后3个月的孕妇,感染HEV后其病死率更高。【病理】在多数动物感染中,只表现为亚临床感染,不表现明显的肝炎症状。动物感染HEV后一周左右便开始出现粪便排毒现象,持续到感染后55天左右;病毒血症出现于感染后14-32天;ALT升高的峰值出现于第25-38天;抗HEV IgM出现17-24天;第50天左右回到基线水平;IgG出现在感染后3个月内均保持较高的水平;病理切片呈典型的急性肝炎表现。 【流行病学】急性病人是主要传染源,一般无慢性病毒携带者。传播途径类似甲型肝炎。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经性接触和肠道途径传播尚未证实。至今无特异性免疫制剂可供预防。戊型肝炎的流行病学特点与甲肝相似,但其传染性较甲肝为低。 (1)主要为粪.口途径传播,常引起大型暴发或流行。1922 年印度新德里因水源受污染而发生戊肝暴发流行,35000人发病。 (2)分流行性与散发性两种,以流行性为主,多由水源被污染所致。 (3)流行性戊型肝炎,有明显的季节性,多发生于雨季。 (4)主要为青壮年发病,儿童和老年人发病相对较少,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 (5)发病与卫生水平明显相关。卫生水平差的军营发病率较高,士兵发病率高于军官。 (6)流行性戊型肝炎孕妇的病死率高,可能与其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下降有关。 (7)本病主要发生在亚洲、非洲和中美洲的发展中国家,而北美和欧洲的一些发达国家尚未发现本病流行,因此,本病发病率与社会经济状况及个人卫生习惯密切相关。 (8)北京医科大学对我国11个城市共计1819例急性散发性戊型肝炎统计观察,其临床表现类似甲型肝炎,不发展成慢性,但病情多数较重,病死率2.5%,明显高于甲型肝炎(0.1%)和乙型肝炎(0.9%)。    我国学者对6名戊型肝炎患者发病前后收集的60份系列粪便标本,用免疫电子显微镜检测,发现在发病前1~4日,戊型肝炎病毒阳性率为100%,发病后1~3日为70%,4~6日为40%,7~9日为25%,10~12日为4%,于发病后两周未再检出戊型肝炎病毒。研究表明,本病在潜伏期末和急性期初传染性最强。【诊断】目前,HE的实验室诊断主要依靠酶链免疫法(ELISA)检测抗-HEV。一般于感染后2周阳转,3-5周达高峰,12周后阴转。 目前戊肝病毒检测方法 (1)免疫电子显微镜:用患者恢复期血清作抗体,检测急性期患者的粪便及胆汁中病毒抗原;或用已知病毒检测患者血清中相应的抗体。 (2)免疫荧光法:检测肝组织中戊肝病毒抗原。 (3)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抗-HEV。 (4)应用基因重组成肝病毒多肽作为抗原建立蛋白吸印试验(WB ):检测血清抗-HEV。 (5)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RT-PCR)和套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NRT-PCR):检测胆汁、血清和粪便中戊肝病毒核糖核酸(HEVRNA)。 【治疗】至今戊型肝炎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惟一可行的是预防。因此,戊型肝炎疫苗的研制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防制措施】因为HEV主要是通过被污染的水源扩散,所以在戊型肝炎流行地区,有效地改善水质将是控制HEV传播扩散的关键。如果在短时间内不可能很好地提高饮用水的质量,至少应该将水进行煮沸后饮用。在处理食物时,也要防止使用已经被污染的水体。在去戊型肝炎流行的地方旅行时特别要注意饮食卫生。怀孕时期要注意加强营养,不要与HEV感染病人接触。【人畜感染特点】HEV能够感染人类,同样病毒还能够感染许多其它种动物,包括非人灵长类动物,啮齿类动物和猪等家畜,但是在多数动物感染中,只表现为亚临床感染,不表现明显的肝炎症状。非人灵长类如非洲绿猴,猩猩,短尾弥猴,恒河猴及绢毛猴感染人HEV以后,常表现出与人感染HEV所出现的极为相似的典型的急性病毒性肝炎临床表现,因此经常被用于研究HEV实验感染动物模型。在全球范围内,不论是在发展中国家还是卫生和医疗条件好的发达国家,不论HEV在当地是否为地方性流行,猪群中普遍存在着血清抗HEV抗体。在鸡、牛、羊中也普遍存在着HEV的感染和传播。以人HEV实验感染山羊,结果证实羊对HEV亦易感。在大肝病的鸡中分离到的病毒与人HEV遗传上有相似性。【历史事件】1955年印度由水源污染发生了第一次戊型肝炎大暴发以来,先后在印度、尼泊尔、苏丹、苏联呈尔吉斯及我国新疆等地都有流行。1989年9月东京国际HNANB及血液传染病会议正式命名为戊型肝炎。【研究进展】由于HEV尚不能组织培养,从而阻碍了HEV灭活疫苗和减毒活疫苗的研制。目前主要是研制HEV基因重组蛋白疫苗、重组HEV样颗粒疫苗和DNA疫苗等。这些疫苗大部分处于动物实验阶段, 只有用杆状病毒表达的HEV基因重组壳蛋白(分子量为5.5×104)疫苗已在美国通过Ⅰ期临床试验,经88名美国志愿者试验证明,该疫苗安全,并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尔后,在尼泊尔又进行了Ⅰ期临床试验,将44名志愿者分为2组,于0、1和6个月时分别注射5μg或20μg疫苗,注射后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在免疫后第2个月, 44名志愿者中,有43名血清抗-HEV抗体阳转,至第7个月时,志愿者的血清抗-HEV均阳转。该疫苗将在尼泊尔进行Ⅱ和Ⅲ期临床试验。绦虫病【病原】猪肉绦虫和牛肉绦虫最为常见,这两种绦虫属带状绦虫,长得很像,体扁且长像鞋。猪肉绦虫长2~4米,牛肉绦虫可长达4~8米,全身可分三节,头节有吸附能力。猪肉绦虫顶端有一圈小钩,用小钩和吸盘吸附在肠壁上;牛肉绦虫没有小钩,但有4个吸盘,靠吸盘吸附在肠壁上。颈节能不断长出节片,每天能长7~8个节片,体节可分为未成熟节和成熟节。成熟节片有雌雄两套生殖器官,子宫内储有10多万虫卵,这些节片可随时脱落,随粪便排出体外。绦虫成虫在肠道内可存活10~20年。绦虫没有消化道,体表有许多绒毛,靠绒毛吸取肠道营养以供自身需要。【症状】因为绦虫节片能自动脱离虫体,所以患儿常有节片随大便排出,有时单个节片能从肛门爬出来,患儿可有直肠内绦虫蠕动的感觉。上中腹部疼痛是常见症状,有时疼痛很剧烈,但进食以后,疼痛多数能缓解。还有少数患儿恶心、腹泻、便秘。病初起食欲亢进,病久食欲不振,出现消瘦、无力、头昏等症状。猪肉绦虫的囊尾蚴,可以在身体的任何部位发育,引起囊虫病,其危害性远较绦虫成虫大,症状及严重度因囊虫数目和寄生部位而异。皮下组织和肌肉组织为好发部位,其次尚有脑、眼、心、肝、肺等。寄生在皮下组织,则出现皮下结节,结节坚实而有弹性,不痛不痒,患儿没有不舒适感觉,经过一段时间,结节可以钙化。寄生在肌肉内,可引起肌肉酸胀的感觉。囊虫寄生在脑内引起脑囊虫病,对患儿危害最大,患儿颅压增高,引起头痛、呕吐,和癫痫样发作,严重的可引起死亡。牛肉绦虫的囊尾蚴不在人体寄生,所以牛肉绦虫感染,不会引起囊虫病。 【病理】绦虫病偶有因头节固着肠壁而致局部损伤者,少数穿破肠壁或引起肠梗阻。囊尾蚴病:1.皮下及肌肉囊尾蚴病时囊尾蚴位于皮下或粘膜下,肌肉中,形成结节。2.脑囊尾蚴病时可对组织造成机械性压迫。3.眼囊尾蚴病时可眼底异常、视神经乳头水肿、视神经萎缩等。囊尾蚴一旦死亡可造成眼内组织变化,玻璃体混浊、视网膜脱离、视神经萎缩,并发白内障,继发青光眼等终致眼球萎缩而失明。【流行病学】猪带绦虫在全世界分布很广,主要流行于欧洲,中、美一些国家及印度等。患者以青壮年为主,农村多于城市。该病的发病与流行均与其当地的生活习惯及卫生条件有直接关系。【诊断】1、鉴别诊断将检获的头节或孕节夹在两载玻片之间轻压后,观察头节上的吸盘和顶突小钩或孕节的子宫分支情况及数目即可确诊,并与牛带绦虫相鉴别。2、猪带绦虫病的诊断: 询问上述吃肉习惯对发现病人有一定意义。由于该虫孕节蠕动能力较弱,检获孕节和虫卵的机会较少,对可疑的患者应连续数天粪便检查,必要时还可试验性驱虫。将检获的头节或孕节夹在两载玻片之间轻压后,观察头节上的吸盘和顶突小钩或孕节的子宫分支情况及数目即可确诊。3、囊尾蚴病的诊断 一般比较困难,询问病史有一定意义,但主要根据发现皮下囊尾蚴结节,手术摘除结节后检查。眼囊尾蚴病用眼病镜检查易于发现;对于脑和深部组织的囊尾蚴可用X线、B超、CT等影像仪器检查并可结合其它临床症状如癫痫、颅压增高和精神症状等确定。近年采用核磁共振可进一步提高诊断率。免疫学试验具有辅助诊断价值,尤其是对无明显临床体症的脑型患者更具重要参考意义。4、目前经实验证明有效的免疫学方法有:①间接红细胞凝集试验(IHA),阳性检出率为73%~88%,为临床上常规应用;②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敏感性和特异性均好,阳性检出率为88.4%;③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Dot-ELISA),特异性和敏感性更好,且简便易行,适于基层使用,阳性检出率为95%以上。其它还酶标记抗原对流免疫电泳(ELACIE)和单克隆抗体检测患者循环抗原如McAb(4F4)、抑制性ELISA等。【治疗】要抓好“驱、管、检”的综合防治措施。治疗囊尾蚴病习用的方法是以手术摘除囊尾蚴。眼囊尾蚴病唯一合理的治疗法是手术摘取虫体,如待虫体死亡,引起剧烈的炎症反应,最近不得不摘除整个眼球。但在特殊部位或较深处的囊尾蚴往往不易施行手术,而仅能给予对症治疗。如脑囊尾蚴病时给抗癫痫药物等。国内有用中药和针灸治疗囊尾蚴病取得疗效的报导。近年证明吡喹酮、丙硫咪唑和甲苯咪唑可使囊尾蚴变性和死亡,特别是前者具有疗效高、药量小,给药方便等优点,但均有不同程度的头痛、呕吐、发热、头晕、皮疹等毒副作用。【防治措施】1.治疗病人 在普查的基础上及时为患者驱虫治疗。2.管理厕所猪圈 发动群众管好厕所、建圈养猪,控制人畜互相感染。3.注意个人卫生 必须大力宣传本病的危害性,革除不良习惯,不吃生肉,饭前便后洗手,以防误食虫卵。烹调务必将肉煮熟。肉中的囊尾蚴在54℃经5分钟即可被杀死,切生熟肉刀和砧板要分开。4.加强肉类检查 搞好城乡肉品的卫生检查,尤其要加强农贸市场上个体商贩出售的肉类检验,在供应市场前,肉类必须经过严格的检查和处理。猪肉在-12~-13℃环境中,经12小时,其中囊尾蚴可全部被杀死。在防治中要加强领导,农、牧、卫生、商业部门密切配合,狠抓综合性措施的落实,切实做到防治见效。【人畜感染特点】人为牛肉绦虫、 猪肉绦虫、 短膜壳绦虫的终宿主,虫卵从粪便中排出。牛肉绦虫卵与猪肉绦虫卵形态相似,不能区别,虫卵呈球形。深黄色,内含大钩蚴,分别被中间宿主牛、 猪摄入后,六钩蚴在小肠中从虫卵孵出,钻人肠壁,随血循环散播至全身。主要在牛与猪的骨胳肌内发育成牛囊尾蚴。猪囊尾蚴,其囊腔内含清澈囊液与一个白色头节,人因摄食含囊尾蚴的生或不熟牛肉,生或不熟猪肉而感染。囊尾蚴在人的小肠内受胆汁的刺激作用,头节外伸,吸附在肠壁上,逐渐发育为成虫。从囊尾蚴摄入至成虫发育成熟产卵为2--3个月,人体感染多数只有一条,但在流行区有报告半数以上患者为多虫感染。 短膜壳绦虫不需中间宿主,虫卵从粪便排出即有感染性,经污染的食物或手指直接经口感染,故可造成人和人之间传播,从虫卵孵出的六钩蚴侵入小肠绒毛中发育为似囊尾蚴,以后似囊尾蚴穿破肠绒毛,进入肠腔,发育为成虫。一般感染虫数很多,另外,短膜壳绦虫卵通过肠逆蠕动可反流入胃后,回到小肠中孵出六钩蚴,也可造成内源性自体感染。自吞入虫卵至虫体发育成熟仅需 2--4周。 【研究进展】由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开发的一种新的猪用疫苗,每年可使贫穷国家中的5万人避免死于可怕的猪肉绦虫病。初期试验证明,它几乎完全有效。 研究小组没有解释该疫苗为何不能同样应用于人体。不过安全问题将使得开发人体疫苗变得更加昂贵,而且Gauci认为没有必要开发人体疫苗。Gauci说,“以现有的药物减少绦虫的数量和通过给猪注射疫苗来避免它们对人类的二次感染,将会是一个保护人类的有效控制手段。” screen.width-333)this.width=screen.width-333" width=400 height=330 title="Click to view full shenghuoshi.gif (400 X 330)" border=0 align=absmiddle>环孢子虫病【病原学】环孢子虫(C. cayetanensis)卵囊在宿主排出的新鲜粪便湿涂片(未染色)中于光镜下观察结构清晰,呈圆形、内含成团的包在膜内的小球体,卵囊的大小较稳定,直径为8-10μm。在波长365nm紫外光照射下呈现强烈的环状或致密的蓝色自发荧光,而波长450-490nm时呈绿色自发荧光。除个别卵囊外,绝大多数卵囊仍未孢子化。卵囊壁由内外两层组成,厚度约113nm;外壁厚约63nm,较粗糙; 内壁厚约50nm,较平滑。具极体和卵囊余体。孢子囊呈卵圆形,大小为4.0×6.3μm,子孢子大小为1.2×9.0μm。Eberhard等[3]试图建立一个C. cayetanensis的实验动物模型,他们首先从美国、尼泊尔、秘鲁等国家环孢子虫病患者的腹泻物中,收集到该虫的卵囊,并将其保存在重铬酸钾溶液中,使之完成孢子化。然后选择多种实验动物通过管饲法进行接种, 其中包括小鼠、大鼠、沙鸡、鸭、兔、白鼬、猪、狗等,同时灵长类动物恒河猴、猕猴通过在其食物中加入C. cayetanensis卵囊接种。所有动物均在出现感染特别是腹泻症状时,解剖做病理切片观察,并对其粪便标本进行检查。实验结果表明,所有被接种的动物没有一种最终表现出明显的感染征兆,据此认为被选择的实验动物对于C. cayetanensis均不易感,而人类则有可能是C. cayetanensis完整生活史的唯一必需宿主。与国外研究有所不同的是,戈建军等[4]采用氢化可的松与环磷酰胺注射大白鼠,分别于6天、28天灌胃接种C. cayetanensis卵囊,成功建立了环孢子虫动物感染模型。【生活史】环孢子虫(C. cayetanensis)的生活史类似其他孢子虫。卵囊在小肠(特别是空肠)内脱囊,释放出月牙型的子孢子并入侵肠粘膜上皮细胞。Ortega等[5]在肠上皮细胞中发现有两种裂殖体(Ⅰ型和Ⅱ型裂殖体),Ⅰ型裂殖体分裂成8-12个裂殖子并入侵相邻组织上皮细胞。Ⅱ型裂殖体形成较晚,较晚形成的Ⅱ型裂殖体也入侵相邻组织上皮细胞。与隐孢子虫一样,部分裂殖体形成大配子体,部分形成小配子体(前端带有游离鞭毛)。大小配子体受精后形成合子,合子外壁增厚,成为卵囊,卵囊从肠粘膜脱落,随粪便排出体外。刚排出体外的是未孢子化卵囊,不具感染力。卵囊孢子化所需的外界环境条件尚不是很清楚。体外培养时与其他球虫孢子化一样,常用2.5%重铬酸钾溶液。体外脱囊则先机械破碎卵囊,再置于含0.5%胰蛋白酶和1.5%牛磺胆酸钠的PBS溶液中。【分类】自从Ashford(1979)从人的粪便中分离到C. cayetanensis以来,C. cayetanensis的分类地位一直存在争议。早期认为该虫属蓝藻菌样小体(CL,直到1994年Ortega等[6]确定其为环孢子虫并命名为C. cayetanensis。迄今已报道的环孢子虫有17种(见表1)[7],主要根据所寄生的宿主不同。根据已测出的4种环孢子虫的部分序列(18S ssrDNA)进行分子分类,C. cayetanensis更接近于Eimeria球虫。因此,有人建议将它归到Eimeria球虫。表1 目前已报道的环孢子虫及其所寄生的宿主[7]环孢子虫种  宿主  18S ssrDNA序列  参考文献C. cayetanensis  Homo sapiens  Yes  Ortega et al. (1993)C. cercopitheci  Cerocopithecus aethopis (African green or vervet monkey)  Yes  Eberhard et al. (1999a)C. colobi  Colobus guereza (colobus monkey)  Yes  Eberhard et al. (1999a)C. papionis  Papio anubis (olive baboon)  Yes  Eberhard et al. (1999a)C. angimurinensis  Chaetodipus hispidus hispidus(Mammalia)  No  Ford et al. (1990)C. ashtabulensis  Parascalops breweri (Mammalia)  No  Ford and Duszynski (1989)C. babaulti  Vipera berus (Reptilia)  No  Levine (1988)C. caryolytica  Talpea europea, Talpea micrura coreana and possibly P. breweri (Mammalia)  No  Levine (1988)C. glomericola  Glomeris species (Diplopodasida)  No  Levine (1988)C. megacephali  Scalopus aquaticus (Mammalia)  No  Ford and Duszynski (1988)C. niniae  Ninia s. sebae (Reptilia)  No  Levine (1988)C. parascalopi  P. breweri (Mammalia)  No  Ford and Duszynski (1989)C. scinci  Scincus officinalis (Reptilia)  No  Levine (1988)C. talpea  Talpea europaea (Mammalia)  No  Levine (1988)C. tropidonoti  Natrix natrix and Natrix stolata (Reptilia)  No  Levine (1988)C. viperae  Vipera aspis and possibly Coluber scalaris, Coronella austraca and Natrix viperinus (Reptilia)  No  Levine (1988)C. zamenis  Coluber v. viridiflavus (Reptilia)  No  Levine (1988)【流行病学】环孢子虫病发现初期仅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呈地方性流行,并成为去这些国家旅游者腹泻的重要病因。1996年美国和加拿大食源性环孢子虫病大暴发,改变了人们上述看法。目前已知环孢子虫病在世界范围广为存在,已证实发生环孢子虫感染的有美洲大陆、加勒比海地区、英国、东欧、非洲、南亚次大陆、东南亚和澳大利亚。我国自1995年苏庆平等报告首例环孢子虫感染病例以来,许多地区已陆续报道。侯云圣等[8]调查了陕西省西安地区不明原因腹泻婴幼儿中环孢子虫感染情况,感染率为7.37%。张炳翔等[9]调查了云南省6个地(州、市)所属7个县(市、区) 378例腹泻患者, 环孢子虫的感染率为3.97%。邢文鸾等[10]调查结果显示环孢子虫在温州地区腹泻人群中感染率为4.9%,其中超过60岁的老年腹泻人群感染率更高,约为11.6%,可能与年龄大,抵抗力相对较差有关。病例大多来自温州市郊县,农村患者环孢子虫感染率明显高于城市。王克霞等[11]对安徽省部分地区不同人群中环孢子虫感染的初步调查发现感染率为2.30%。尽管目前对环孢子虫的传播途径仍不是很清楚,但有不少研究报告认为环孢子虫是经水源或食源性传播的。环孢子虫感染者的粪便中含有大量卵囊,因而粪便为该病的传染源。但因为随粪便排出的卵囊须在适宜的环境中数天至数周孢子化后才具有传染性,所以人与人之间不能直接传播。食源性环孢子虫病有明显的季节性,春、夏季节为易发季节,这可能与卵囊孢子化需要一定的温度条件有关。目前还不能肯定家畜、家禽能否作为环孢子虫的储存宿主。Sherchand等[12]报道,狗、大白鼠、鸡和猴等动物的粪便中可检出环孢子虫卵囊。【实验室检查】病原学检查 目前诊断环孢子虫感染主要依靠镜检粪便查验环孢子虫卵囊,多采用新鲜粪便直接涂片镜检。用sheathers蔗糖漂浮法或福尔马林-乙醚沉淀法均可提高检出率。浓集后的标本直接涂片可在紫外光照射下观察到特征性的自发蓝色荧光,也可干燥后经改良抗酸染色后镜检,经该种方法染色应注意与隐孢子虫相区别: 隐孢子虫卵囊小,仅4-6μm,经改良抗酸染色后多为玫瑰红色或深红色,较为恒定。内部结构清晰,常可见1-4个梭形或新月型子孢子。环孢子虫染色后色调变化较大, 颜色从粉红色到深紫红色不等,内部结构不太清晰。环孢子虫经金胺-O荧光素染色后只能见到极微弱的荧光,与隐孢子虫及贝氏等孢子虫的强而持久的荧光有明显的不同,可资鉴别。PCR技术 目前,常用保守的18S ssrRNA基因为靶基因设计引物建立环孢子虫的PCR检测技术。Relman等[13]建立了巢式PCR检测环孢子虫,首先以18S ssrRNA基因为目的片段基因进行扩增、克隆、测序,并与其它球虫的18S ssrRNA基因片段序列进行比较,找到环孢子虫特异性诊断引物。检测时先裂解环孢子虫卵囊,纯化DNA,再用巢式PCR扩增,产物用琼脂糖凝胶染色检测。由于该巢式PCR检测方法同时也可能扩增出Eimeria属的其他种而导致假阳性,Jinneman等[14]在食物环孢子虫检测时采用限制酶Mnl I对巢式PCR产物进行限制性长度酶切分析(RFLP),从而提高了检测灵敏度,最低可以检到25个卵囊。Varma等[15]首次将实时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技术应用于环孢子虫的检测。根据18S ssrRNA基因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和双重荧光标志的C. cayetanensis杂交探针,用于实时定量PCR,敏感性高达1个卵囊/5μl反应体系。1999年,美国疾病控制中心的Eberhard等[16]从灵长类分离到3种新的环孢子虫,序列分析表明这3个环孢子虫新种和人环孢子虫(C. cayetanensis)在18S ssrDNA区域高度同源,故而限制酶Mnl I消化不能用于环孢子虫种间鉴定。以rDNA的ITS区域为靶基因片段的PCR技术常用于虫种种间鉴定。Olivier等[17]对5个不同地区来源的24株人环孢子虫(C. cayetanensis)以及4株从狒狒分离的C. papionis的ITS1进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C.cayetanensis和C.papionis有着不同的 ITS-1序列,但5.8S rDNA序列一致。而不同地域株间ITS-1序列没有差异,据此序列他们建立了特异性PCR,用于C. cayetanensis的检测,其敏感性高达1-10个卵囊。【治疗】通过对环孢子虫病患者的大量研究,目前认为治疗环孢子虫病的首选药物是复方新诺明或甲氧苄氨嘧啶(TMP)和磺胺甲基异恶唑(SMZ)联合用药。Hoge等[18]用每次160mg TMP和800mg SMZ,2次/d,连用7d一个疗程治疗患者,结果没有1例复发。对于免疫抑制或免疫缺陷者,Guerrant等[19]推荐也可使用上述剂量,但疗程要增加到10天。对磺胺类药物过敏的患者,可以单独使用TMP[20]或环丙沙星(ciprofloxacin)治疗。Verdier等[21]对42例HIV阳性环孢子虫患者分组用TMP+SMZ和环丙沙星对照治疗7天后,TMP+SMZ联合用药组转阴率为95%(18/19),环丙沙星组转阴率为87%(20/23)。虽然环丙沙星效果不如TMP+SMZ联合用药,但对磺胺类药物过敏患者是比较好的代替药物。上述实验是在HIV阳性患者进行的,对于免疫正常的患者环丙沙星是否有相同的疗效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展望】尽管环孢子虫与顶复门的其他种如Eimeria球虫和隐孢子虫有很多相似之处,但环孢子虫作为一种新的病原,很多方面如生态学方面仍然知之甚少。大多数原虫都能孢子化以抵抗外界环境。Thomas等[22]研究发现,3种Eimeria球虫经过6个月的干燥脱水,日照以及冻融后仍保持活力。环孢子虫是否也具有这样对恶劣环境顽强的抵抗力或是否能感染其他的宿主,仍需要大量的研究。与其他新病原一样,确定环孢子虫的分类地位需建立一些鉴定标准。以传统的形态学分类标准还是以测序基因序列分析为标准呢?序列分析以rDNA的18S ssrRNA基因序列为标准是不是最恰当?还是有其他更好确定分类的基因?鉴定的17种环孢子虫只有4种测了部分序列使得分子分类较为困难。目前环孢子虫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医学与环境卫生方面,而兽医界研究较少。建立环孢子虫动物感染模型是获得足够卵囊的重要途径。国外未见成功建立动物感染模型的报道,国内戈建军等成功建立了小白鼠感染模型,对环孢子虫的研究有重要意义,但也说明环孢子虫有可能感染其它动物。附PDF文件 环孢子虫病研究概况.pdf (184.45k)绝对【原创】埃博拉毒(Ebola)【病原】埃博拉病毒是一种不分节段的单股负链RNA病毒,属丝状病毒科(filoviridae)丝状病毒属(filovirus),它具有四个亚种,分别为科特迪瓦埃博拉病毒,Reston埃博拉病毒,苏丹埃博拉病毒,扎伊尔埃博拉病毒。它是一种能引起人类和灵长类动物产生埃博拉出血热的烈性传染病病毒,有很高的死亡率。埃博拉病毒的名称出自非洲中部的“埃博拉河”。【症状】“埃博拉”病毒症状十分恐怖,感染者最初的症状是感到胸闷、憋气,一般人都会以为是感冒或流感;几个小时后,患者会突然大量出汗、发烧,看上去像疟疾;几天之内,患者开始感到头部和全身肌肉极度疼痛、难以忍受,随后患者开始呕吐、腹泻并出现肾功能障碍,最后患者身体的各个器官都开始出血,血液从身体的各个孔冒出来,体内的心肝脏内部器官开始糜烂成半液体的块状,最后患者眼睛、嘴、鼻子和肛门大量出血,全身皮肤毛孔浸满污血而死。【病理】埃博拉病毒的病理不详,有美国科学家报道埃博拉病毒可能是借助组织蛋白酶B和组织蛋白酶L,入侵细胞。在埃博拉病毒黏附到细胞表面之后,依靠这两种酶来“溶解”自己的蛋白质外壳,然后病毒将其携带的遗传物质注入细胞内部,并在被感染的细胞内开始大量复制。 【流行病学】急性病人是主要传染源,埃博拉病毒极易通过患者的血液、精液、尿液和汗液传播,一般潜伏期为三周,感染者的死亡率高达90%!发病初期的症状极具迷惑性,容易被医生误认为是普通的发烧或者麻疹。【诊断】目前未见有更先进的诊断方法,但对埃博拉病毒感染的诊断须同时符合下列要求:1)实验室检查证实埃博拉病毒的存在;2)从发病开始有超过30天的进行性感染症状。但国外有实验室报道一种新型的免疫诊断技术已经开发出来,可参考后附的外文文献4。【治疗】未见有较好的治疗方法,国外有报道需要在短时间内阻止埃博拉病毒复制,才希望治疗感染者,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资助下的埃博拉病毒疫苗的研制,已经进入了临床实验阶段。 【防制措施】要做好预防工作,进行实地监控,加强有关埃博拉病的发病机理和防治方面的研究工作。同时,应加强对广大居民的宣传,传授有关预防埃博拉病的知识,尤其是告戒他们不要猎食猴子、大猩猩和黑猩猩等野生动物,并改变对死者洗浴等习俗。 【人畜感染特点】埃博拉病毒是一种能引起人类和灵长类动物产生埃博拉出血热的烈性传染病病毒,有很高的死亡率。最初(1967年)在德国马尔堡首次证实了人类被用于试验中的非洲猿猴所携带埃博拉病毒所感染。并且传染力极强,可以快速的在人类群和灵长类动物之间进行交叉传播,十分的凶险 。【历史事件】1.1967年8月,当一个实验室里的工作人员突然发生高热,腹泻,呕吐,大出血,休克和循环系统衰竭时,这个小镇的宁静从此就被打破了。当地的病毒学家快速调查原因——此种症状同样出现在法兰克福和贝尔格莱德(南斯拉夫首都)——这三个实验室都曾经用过来自乌干达的猴子,用于脊髓灰质炎疫苗等研究。一共有37人,包括实验室工人,医务人员,和他们的亲戚都感染上了这种莫名的疾病,其中有1/4的人死去。3个月后德国专家才找到罪魁祸首:一种危险的新病毒,形状如蛇行棒状,是猴类传染给人类的。 2.1976年Nhoy Mushola记载的在扎伊尔的Yambuku和苏丹西部的Nzara第一次爆发的地方。在这次爆发中,共有602个感染案例,有397人死亡。其中扎伊尔284例感染,有151例死亡;苏丹有284例感染,151例死亡。3.2004年5月,致命的埃博拉病毒在苏丹南部爆发,造成多人死亡。【研究进展】深人地研究埃博拉病毒的致病机制对于埃博拉出血热的预防和控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埃博拉病毒的结构蛋白在其致病机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国的孙玉兰等人对埃博拉病毒结构蛋白研究方面曾做过相应的综述报道,近来美国科学家研制的埃博拉病毒疫苗首次进入临床试验,对猴子的埃博拉病毒免疫达到了100%,相信不久的将来,埃博拉病毒这种恐怖杀手的疫苗会很快上市的。相关的文献报道,太多了仅举几个外文的文章:1.An Introduction to Ebola: The Virus and the Disease2.Ebola Hemorrhagic Fever in Kikwit, Democratic Republic of the Congo: Clinical Observations in 103 Patients 3.Treatment of Ebola Hemorrhagic Fever with Blood Transfusions from Convalescent Patients 4.A Novel Immunohistochemical Assay for the Detection of Ebola Virus in Skin: Implications for Diagnosis, Spread, and Surveillance of Ebola Hemorrhagic Fever5.Ebola (Subtype Reston) Virus among Quarantined Nonhuman Primates Recently Imported from the Philippines to the United States 6.A Search for Ebola Virus in Animals in the Democratic Republic of the Congo and Cameroon: Ecologic, Virologic, and Serologic Surveys, 1979-1980 7.Long-Term Disease Surveillance in Bandundu Region, Democratic Republic of the Congo: A Model for Early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bola Hemorrhagic Fever 8.埃博拉病毒蛋白研究进展 我把第一篇和第八篇分别上传给大家,希望大家看看,挺有意思的。 ntroduction to Ebola-The Virus and the Disease.pdf (162.03k)发几张图片看看:像不像中国的玉如意啊 ,越是凶险的东西越是漂亮 screen.width-333)this.width=screen.width-333" width=139 height=96 title="Click to view full 埃博拉病毒图片-2.jpg (139 X 96)" border=0 align=absmiddle>再来一张吧: screen.width-333)this.width=screen.width-333" width=140 height=108 title="Click to view full 埃博拉病毒图片-4.jpg (140 X 108)" border=0 align=absmiddle>谢谢热心站友的支持,前面的发贴有部分总结的不错,但并不是严格意义的人畜共患病,考虑到大家的辛苦付出还是给了分。另外,打算将此贴打造成本版的精品,因此前面的发贴有些还不够完善的,大家可以总结补充完整,再PM我,我会为大家再把分加上!埃博拉出血热(EBHF)是由埃博拉病毒(EBV)引起的人的严重出血性热病。EBV有极高的传染性,试验操作要求在P4级的高度安全实验室中进行。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列为潜在的生物战剂之一。   本病1976年曾在非洲的苏丹西赤道省和扎伊尔北部暴发流行,600多人被感染,死亡430余人,病死率71.67%。从这2个国家病人体内分离到病毒。该病毒因始发现于扎伊尔北部的埃博拉河流域,故命名为埃博拉病毒。此后,在扎伊尔、苏丹、肯尼亚、加蓬、科特迪瓦等地均有散发病例,或小范围暴发流行。1989年从菲律宾进口到美国的猕猴携带EBV,有4人受感染。1995年1月起,扎伊尔基奎特发病316例,死亡245例,病死率77.53%。1996年2月5~6日加蓬伊温多河流域,离马科库150公里的一个偏僻的周围人烟稀少的农村,共150个居民,开始出现19例病人,因高热、便血和严重眼红被收入马科库省医院,平均年龄18岁,其中10人死亡。该地区2~4月共发生32例,死亡21例,病死率65.63%。1996年7月13日至1997年1月18日在加蓬发生60例,死亡45例,病死率75.00%。   EBV在60℃1小时可大部分被灭活。紫外线、γ射线、甲醛、次氯酸、酚类消毒剂和脂溶剂均可灭活病毒。EBV在人、猴、豚鼠等哺乳类动物细胞中增殖。不同亚型EBV的毒力不同,扎伊尔亚型毒力最强,引起人类疾病及病死率最高,苏丹亚型次之,莱斯顿亚型仅在非人灵长类中引起发病和死亡,对人感染未见对人致病的报告。科特迪瓦亚型对黑猩猩感染为致死性的,但发生2例病人均恢复,似乎毒力较弱,有待进一步证实。   EBV自然宿主尚未确定。在自然条件下,人和猴都能发生感染和死亡。在实验室条件下,豚鼠、仓鼠、乳鼠可感染发病和死亡。与EBHF有关的丝状病毒已从猕猴中分离出来。此猕猴是1989年从菲律宾运往美国的,有100只猕猴感染EBV,突然发病,死亡60余只。未死的猴出现体重减轻、精神抑郁、发育不良等。4名饲养员受感染,无1人发病。调查认为是经空气传播。1994年在科特迪瓦爆发流行中,发现野生黑猩猩的自然感染。1996年2月5~6日在加蓬一个农村爆发的EBHF,最初传染源是1月26日人与黑猩猩接触有关。在13名死者中有12名已肯定与死黑猩猩血液有过直接接触。死者中有1名是6个月的婴儿,另1个儿童也因发热住院,其父母都是最早的患者。   通过深入细致的研究,未发现可能将病毒传入植物或由植物传给家养动物或节肢动物的媒介。   EBHF几个世纪前即流行于中非热带雨林地区和东南非洲热带大草原,目前在非洲大陆的许多国家报道了本病。EBHF疫源地主要在非洲大陆,美国、泰国、英国、加拿大也有本病流行的血清学证据口蹄疫(FMD)【病原】病原体是口蹄疫病毒,口蹄疫的病原是属于小核糖核酸科、鼻病毒属中的一种病毒。这种病毒已知有A、O、C、南非1、2、3型和亚洲1型共7个主型,每一主型又有若干亚型,目前总计已有65个亚型之多,各型不能互相免疫,病畜水泡中及淋巴液中病毒含量最多。【症状】口蹄疫感染动物的临床表现,取决于多种因素,如动物的易感性和病毒的致病性等等。易感性又取决于动物的种属、品种、性别、年龄和生理状态等;病毒的致病性又与它的遗传学和表型特性有关。尽管动物是易感性有较大的差别和流动毒株特性不一致,但是多样性的临床表现可以分为一些特征类型的综合病症状。   典型口蹄疫的症状是发热和在口腔粘膜和乳房以及蹄部皮肤上出现水泡。典型口蹄疫又可呈良性、恶性或并发症性经过。对新生幼畜的特征是无鹅口疮性的急性和最急性心股炎经过,通常以死亡结局。同样,还可能见到亚临床感染经过。  口蹄疫特征表现为急性经过阶段。分为潜伏期、前驱期和临床期,最终康复或死亡。病毒侵入机体至早期症状出现前,为潜伏期,通常为2-3日,有时可达7日,特殊病例可短至12-14小时或延长至14-21日。潜伏期是口蹄疫病毒 在侵入部位及动物机体内扩增期。  前驱期的特征是食欲降低、沉郁,不甚明显地体温升高和奶产量减少。但有时缺乏上述症状或不易被发现。  充分发展的临床特征是出现典型的水泡。经过12-36小时水泡破溃,局部呈鲜红色的糜烂面。此时体温升高、浓郁、步态紧凑或者跛行,脉搏和呼吸次数剧增,奶量下降和动物体质降低。  恶性口蹄疫最重要的是心脏活动遭受破坏,往往最后心肌衰竭,迅速死亡。也有随着临床症状的发展,个别牲畜延至5-7日的病例。  新生幼畜的特征是病毒引起的心肌炎,通常迅即死亡。  口蹄疫的并发症常是在患部组织上出现细菌性的化脓-坏死过程。有时表现为多层状的化脓性皮炎或部分角质壳的剥离,腱鞘炎,乳腺炎和胃肠炎等。病期延长者可出现心脏病、内分泌病(胰腺、肾上腺等疾患)和不育症。一般这类动物最终由于生产能力低下而被淘汰。  根据本病的特性和临床表现的延续性可分为急性和亚急性经过。急性经过持续一至数日,出现典型的临床症状。亚急性经过可持续2-3周,出现特征的临床症状,但往往不甚严重,如果动物很快康复,就认为是良性经过。在个别情况下,取决于外界环境不良因素(气压低,高温)以及机体抵抗力弱和病毒毒力强,可呈现恶性口蹄疫经过,以高度的死亡率为特征。【病理】除口腔、蹄部有明显水泡、糜烂病理变化外,反刍动物的喉头、气管、食道、前胃等有时也可看到水泡、糜烂。幼龄动物急性死亡时,可见心肌变性和出血;慢性经过而死亡的动物,心肌有灰白至灰黄色条纹状病变,呈虎斑心外观。【流行病学】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流行过口蹄疫,但目前本病仅在亚洲部分国家和地区、非洲、中东和南美呈地方性流行或零星散发。已消灭口蹄疫的国家和地区常有重新暴发本病的例证。  偶蹄动物,包括牛科动物(牛、瘤牛、家养水牛、牦牛)、绵羊、山羊、猪及所有野生反刍和猪科动物易感,驼科动物(骆驼、单峰骆驼、美洲驼、美洲骆马)易感性较低。  本病的主要传染源为潜伏期感染及临床发病动物。感染畜呼出物、唾液、粪便及尿液,乳及精液(临床症状出现前4天的),pH6.0以上的肉及副产品均可带病毒。康复期动物及活疫苗免疫动物也可带毒(病毒在牛口咽处可达30个月,水牛则更长,绵羊为9个月)。非洲岬水牛(Cape buffalo)是南非血清型的主要贮藏宿主。  易感动物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生殖道和伤口感染病毒,牛易通过呼吸道,猪易通过消化道感染。通常以直接或间接接触(飞沫)方式传播,或通过人或犬、蝇、蜱、鸟等动物媒介,或经车辆、器具等被污染物传播。如果环境气候适宜,病毒可随风远距离传播。  本病呈烈性传播,对畜牧业危害相当严重。成年动物死亡率低于5%,但幼畜因心肌炎可导致死亡率高达50%以上。长期存在本病的地区其流行常表现周期性,每隔1~2年或3~5年暴发一次。发生季节随地区而异,牧区常表现为秋末开始,冬季加剧,春季减轻,夏季平息。而农区季节性不明显。【诊断】l、本病呈急性经过,流行性传播,主要侵害偶蹄兽,一般灰为良性转归。  2、临诊症状表现在口腔粘膜(如牙龈、舌)、蹄部皮肤、乳房、乳头、鼻端、鼻孔形成水疱和溃疡。  3、实验室诊断  由于口蹄疫的临诊特征与水疱性口炎、猪水疱病、猪水疱疹极为相似,为此不能作为确诊的依据,必须采取水疱液或水疱皮进行以下几方面的实验室诊断。  (1)小鼠接种试验  将病料用青、链霉素处理后分别接种成年、2日龄和7一9日龄小鼠,如2日龄和7一9日龄乳鼠都发病死亡,可诊断为口蹄疫,如仅2日龄乳鼠发病死亡则为猪水疱病。  (2)血清保护试验 通常采用乳鼠作血清保护试验。可用已知血清鉴定未知病素,也可用已知病毒鉴定未知血清。  (3)血清中和试验  可用于鉴定康复猪的抗体和病毒。采用乳鼠中和试验或细饱中和试验均可。此外,也可应用对流免疫电泳、反向间接血凝抑制试验、补体结合试验检测病毒或抗体,从而作出诊断。  (4)抗酸性(pH5.0)试验 依据口蹄疫病毒对pH5.0敏感,而猪水疱病病能抗pH5.0的特性,可以鉴别这两种病毒。【治疗】  病初,即口腔出现水泡前,用血清或耐过的病畜血液治疗。对病畜要加强饲养管理及护理工作,每天要用盐水、硼酸溶液等洗涤口腔及蹄部。要喂以软草、软料或麸皮粥等。  口腔有溃疡时,用碘甘油合剂(1:豆)每天涂搽3~4天,用大酱或10%食盐水也可。  蹄部病变,可用消毒液洗净,涂甲紫溶液(紫药水)或碘甘油,并用绷带包裹,不可接触湿地。 【防制措施】 1、应严格执行检疫、消毒等预防措施,发生口蹄疫时应采取扑灭措施。  2、由于口蹄疫病毒血清型复杂,尚无一种很好的疫苗用于预防接种。  3、家畜发生口蹄疫后,可适当采取一些治疗措施l)加强护理和饲养管理;(2)口腔可用清水、食醋或0.1%高锰酸钾冲洗,糜烂面上可涂以1%-2%明矾或碘酊甘油(碘7g,碘化钾5g,酒精l00ml,溶解后加入甘油100ml)。也可用冰硼散撒布(冰片15g,硼砂15g,芒硝18g,研成细末);(3)蹄部可用3%臭药水或来苏儿洗涤,擦干后涂松馏油或鱼石脂软膏或氧化锌鱼肝油软膏,再用绷带包扎,也可将煅石膏与锅底灰各半,研成粉末,加少量食盐粉涂在蹄部的患部;(4)乳房可用肥皂水或2%-3%硼酸水清洗,然后涂以青霉素软膏或其它刺激性小的防腐软膏。定期将奶挤出以防乳房炎。此外也可用一些中药治疗。【人畜感染特点】本病可通过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传播,病畜的分泌物和排泄物经消化道及受损伤的皮肤粘膜而引起动物传染;被病毒污染的空气经呼吸道也可传播给其它动物。人类主要是通过直接或间接与病畜接触而受到感染,人与人之间很少发生感染.【历史事件】口蹄疫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是世界范围内造成危害和经济损失最大的动物疫病之一。口蹄疫的流行特点是:传染性强,流行快,发病率高,幼畜死亡率高达50%~100%。一旦发生,如果得不到及时控制和扑灭,会由原发的一个疫点蔓延到几个乡(村)、县、省,甚至几个国家。一群牛、猪中,只要有一头或一栏发病,全群都难幸免,一般在3~5天内全部感染发病,造成的直接、间接经济损失巨大,危害极为严重。而且,病毒在一个地区一旦扎根,几年之内不得安宁,周而复始,时时威胁人畜安全。例如,1951~1952年,欧洲口蹄疫大流行,导致奶、肉减产的直接损失为1.43亿英镑,间接损失和组织防疫等的花费,比上述数字要大得多。又如,1958年3月,一个月里,比利时就发生口蹄疫27起,原西德139起,法国523起,意大利1 092起。1967年,英国爆发口蹄疫,捕杀、销毁病畜和同群畜44万头。1997年3月10日,我国台湾爆发猪口蹄疫,4月25日,统计的病猪场就达4 700多个,病猪100多万头。5月2日,该病传遍全岛,无一县市幸免。台湾当局下令动员军队协助养猪户扑杀病猪及同群猪。3 000多个农场扑杀了300多万头猪。扑杀行动至少支付费用30亿元(新台币,下同)。猪肉价格由原来50元/公斤下降到35~25元/公斤。10万从业人员、70万相关人员受到冲击,或生计受到影响。同年3月21日,日本、新加坡等国这一年全面停止从台湾进口偶蹄动物及其产品。台湾经济总损失至少超过136亿元。2001年,英国再次爆发口蹄疫,蔓延速度之快,传播范围之广,令人始料不及,给英国的***和经济带来严重负面影响。据英国经济和商业研究中心的一份调查报告估计,当年爆发的口蹄疫,使英国蒙受损失至少90亿英镑。【研究进展】我国专家在口蹄疫基因工程研究领域获取重大突破,研制成功的“抗猪O型口蹄疫基因工程疫苗”,不带任何感染性病毒,无副作用。动物接受免疫后可保护四至五个月。疫苗在摄氏八度下可保存一年,已达到高质量的畜用疫苗标准。

栏目分类



Powered by saffron.finance 中文站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365站群 © 2013-2024